第173章(2/3)
只是从前战事的重要性排在前面,就搁置到现在了。
“置于宫内还是宫外?”嬴政先问地点。
“阿父觉得呢?”李世民把选择权交给他。
“就放立极殿如何?省得你整日往宫外跑。
”
“都听阿父的。
”他做乖巧状。
“可有人选?”嬴政耐心地问。
“我想要韩非李斯姜启萧何……”
“你想要谁?”嬴政侧目,脱口而出,“你怎么不要商君?”
“那也得要得着才行。
”李世民被他逗乐了,眉飞色舞道,“不过我最近确实梦到商君来着,他在一个全是竹简的屋子里,手里还拿着一卷,一条一条地和我详谈律令。
这条是来自商还是周,是沿用了先例还是修改过的,为何要修改……”
嬴政沉静地聆听着,等他叽里呱啦说完,才不免好奇道:“你梦里的商君同意你修律?”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他同意。
”
嬴政竟微微笑了:“我信。
”
李世民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他。
“三川郡守的奏里道,‘赏百户’的政令下达后,不过两日,就已经超出百户人家主动配合郡县行事,甚至帮忙传达政令和历法,殷殷切切,堪比官吏。
如今刚过一个月,不少启蒙的孩童都开始学小篆了。
”
三川郡离得近,经贸繁荣,反馈得也最快。
“那可有点难学。
”
“别打岔。
”嬴政的好心情不想被打断。
“他们是想要郡学、太学和举官的名额。
”
“自然。
”嬴政颔首。
不是所有人都能靠军功一路升上去,尤其现在不再是乱世了。
那么,当官的机会就这么赤裸裸地摆在眼前,县学优者进郡学,郡学的俊杰推荐入太学,或者直接举荐入咸阳参与官员选拔考试。
这个上升通道向全天下读书人放开,只要家世清白知识渊博,都可以试试。
不论出身,不论背景,管你原本是哪国的,现在都是秦国人,都有这个资格。
——前提是积极响应秦国的政令,不要违法乱纪,并会使用小篆,因为所有的考试都得写小篆。
多亏太学铺垫了十年,很多饱学之士早就会写了。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谁能禁得住考公的诱惑呢?
嬴政神清气爽,很乐于看到他的宏伟蓝图稳步推进,便有了多余的闲心,道:“你去玩吧,我都忙完了,不需你再帮忙。
”
“既如此,阿父与我一起吧?”李世民过来拉他的手,“一直待宫里多闷,偶尔出去透透气,看看你治下的人间,也算体察民情了。
”
嬴政下意识想拒绝:“今日便算了。
”
“你还有事要忙?”
嬴政想了想,颇有些迟疑。
他其实没有事要处理了,只是本来可以安静待着的时间,要被太子拉出去玩,就扰乱了他的计划了。
“那就一起去吧,好不好?”李世民再接再厉。
他这次没怎么用力,但嬴政顺着他的手就起身了,不情不愿却又半推半就的。
“你跟王家走得是不是有点近了?”
这话要是换一对父子讲,太子估计得跪下请罪了,但李世民非常随意而淡定道:“那过两天去蒙家转转?蒙武也是很久不见了,好难得,大家都在。
”
嬴政也觉得很难得,尤其他在出宫后,路上还遇到了杨端和。
好生奇妙,这些年仿佛只存在于军报奏疏上的将军们,居然也有这样平平常常擦身而过的时候。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