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3)
微积分这玩意儿,徐以烜他们几个别说会做,连题目都看不懂。
张若霭盯着那些曲里拐弯的符号看了半响,艰难问道:“六阿哥,这是术数?”
弘书回道:“是,这是罗马人莱布尼兹和英吉利人牛顿,于大概四十年前提出的一种术数运算方式。
你们看到的这些符号,大多是英文字母。
”
罗马就是德国的前身,这个时候它还叫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一般简称罗马帝国。
徐以烜道:“那它是用来算什么的?”
这个问题还真有点不好回答,弘书想了想,用最简单的说法给他们解释:“如果你买了一个长棍,可以用微积分来计算你能不能把它拿进家门?”
????
四脸问号让弘书想笑。
阿桂挠头:“我拎着它不就进去了?不然,从墙上扔进去也行啊。
”
“问题的本质不在于这个。
”弘书就知道会这样,“算了,这个不是你们目前能理解的,或者先说说,你们术数最近在学什么?”
“最近在学梅文鼎先生的《方程论》。
”徐以烜回道。
张若霭:“我在学《勾股举隅》。
”
阿桂又挠头:“我还在学《九章算术》。
”
鄂容安:“《方圆幂积》。
”
弘书点头表示了解,时下学子基本都要学习术数,因为乡试时就会考经史时务策论,里面就有涉及计算的部分,不过一般都不难,大多都是考考四则运算和平面几何什么的。
在这个时候的清朝来看,鄂容安他们学的内容已经算是有难度的了。
镇住场子后,弘书才与他们聊了聊经书史籍等方面的内容,基本上全方位展示了自己的神童之处,令这几位新任手下在短时间内对他心悦诚服。
最后又给他们排了轮值的班,才将人送走。
徐以烜回到家,就看到父亲在门口亲自等他。
徐以烜的父亲叫徐本,他带着儿子进入书房后,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如何?”
“儿子明天一早就要去入值上书房!”徐以烜颇为激动道。
徐本吊着的那口气终于松开,竟有些站立不稳,险些摔倒。
徐以烜连忙扶住他,徐本拍着儿子的肩膀道:“好,你一定要好好表现,咱们家就指望你了。
”
徐以烜点头,郑重答应:“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
徐本这样说并不是不想承担支撑门庭的责任,或者想要儿子博从龙之功什么的,他家的目的比较特殊。
前头说过,徐以烜的祖父徐潮曾官至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在康熙四十九年致仕、五十四年去世,按常例来说,像徐潮这个级别,去世后家里都会给朝廷上折子,请赐谥号,甚至请入贤良祠。
徐本也是如此做的,但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折子送上去后,迎来的却只有例行的官员祭葬,别说贤良祠了,连个谥号都没有。
按规定该有却没有,为什么?什么人朝廷才会不赐谥号?生前有枉法之事之人,或者被帝王厌恶之人!
这两种不管哪个原因,对他们徐家来说,都不是好事。
在徐潮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徐家在当地根本抬不起头来,这种情况直到徐本考中进士后才好转些许。
徐本考中进士就被选进翰林院做庶吉士,通过选馆考试后又被改授编修,瞧着好像顺利的很,但徐本却能够感觉到,因为他父亲的关系,翰林院的长官们在提拔人时都会下意识略过他。
这样下去,他什么时候才能走到皇上面前,给自己父亲求一个谥号,洗刷徐家的耻辱?
在徐本有些绝望的时候,忽然天降喜讯,皇上身前的御前太监竟来传话,选中了他的长子做六阿哥的伴读!
从接到消息到现在,徐本就没睡过觉,甚至都没能安稳的坐一会儿,心中始终担心儿子表现不好,被宫里退回来。
如今大锤落定,徐本缓过气之后,才有心思关心儿子即将侍奉的六阿哥如何。
“六阿哥十分平易近人,且相当早慧,行事说话皆不像五岁孩童,倒是与我等差不多。
”徐以烜说起弘书,目露钦佩。
“学问也好,目前已经在学《周易》,术数更是天才,研究的微积分我和其他几人连题目都看不懂。
其他天文历法、地理音韵都很有涉猎,且涉猎颇深,反正儿子在交谈中,完全探不到这位六阿哥的底。
”
徐本欣慰的点头:“好,六阿哥如此优秀,皇上定然关注甚多,你能入皇上眼的机会就更多了。
”
“咱们家,终于瞧见一点希望了。
”徐本说着竟落下几滴清泪,这几年他们家不是没有四处奔走、请托过,但父亲生前为官不说是能力干臣,却也从未做过违法之事。
许多被请托的人就有顾虑,怀疑父亲是不是卷入废太子事件,所以才被先帝厌恶,因此都不敢帮他们上折陈情。
徐以烜父子情况特殊,所以显得格外激动。
其他三人回到家里,家人虽然也高兴,却没有表现的太过,甚至对他们耳提命面,在宫中要谨言慎行。
多了陪读的日子并没有多大改变,书还是要自己背,课业也还是要自己写。
天气一日热过一日,上书房和毓庆宫不缺冰,在这两个地方待着不算难受,但每日上下学的这段路就让弘书有些煎熬。
回到毓庆宫,一身汗的弘书立刻进浴房冲澡,朱意远一边伺候他冲洗,一边低声禀报道:“主子,贵妃娘娘今儿下午发动了。
”
“啊?”弘书都差点忘了年氏还怀着孩子,反应过来哦了一声,也没问有没有备好贺礼。
他对年氏这一胎并不看好,才怀就遇上康熙去世,折腾了两个月好容易卧床养回来一些,偏又碰上太后去世,听说上个月年氏胎像就不大好,是被太医院的妇科圣手下针强行保住的,撑到现在,恐怕也是撑不住了。
都说七活八不活,这孩子恐怕难以养住。
就是阿玛,唉,不知道说什么,大概这两年是他的水逆吧。
等弘书再次起床的时候,翊坤宫早已尘埃落定。
“贵妃娘娘于子时诞下小阿哥,不久小阿哥便殁了。
”朱意远这一晚上都没睡,一直等着消息。
不出所料,弘书叹了口气,也没什么可说的。
下学之后,弘书想了想,还是决定去养心殿看看。
胤禛还是一如既往地忙碌,看不出他有没有为那个出生即亡的孩子难过。
“这个时候过来做什么?”胤禛只瞟了他一眼,就继续忙自己的。
弘书蹭过去,看了看屋内侍立的太监,然后用只有胤禛一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我想您了~”胤禛手一抖,一个红点落在正在批阅的奏折上。
运了运气,胤禛放下笔,虎着脸看向就比桌子高了一个头的儿子:“又看什么闲书了?”
弘书回想了一下:“最近看的有《初刻拍案惊奇》、《三国演义》……”
胤禛打断道:“朕是问你这个?”
弘书装天真:“嗯~那您是问什么呢。
”
胤禛瞪了他一眼道:“好好说话,少和朕耍花腔。
”
弘书摊手:“好吧,就三个字嘛,还用看书学?”
胤禛重新提笔:“又想要什么东西。
”
弘书叫屈:“我没想要东西。
”
“真没想?”
弘书听他那意思是可以想,转了转眼珠子,想起什么,道:“以前您说有机会给我看看宫里的幻灯机的,现在有机会了不?还有鸟枪,我想拿回毓庆宫。
”
“鸟枪想都别想。
”胤禛叫苏培盛,“带六阿哥去东库,看看里面那些洋人进献的玩意儿。
”
对弘书:“要什么就拿。
”
这话真帅,怪不得女孩子喜欢听,他也喜欢!弘书快乐地跟着苏培盛走了。
胤禛无奈的摇摇头,提笔在方才落下的污迹处写到:【朕安。
此朕之六阿哥顽皮不慎所污,恐汝恐惧,特谕!】[注1]东库不算大,里面放的都是康熙留存下来的、而胤禛暂时不用的东西,因此有些落灰。
苏培盛对这里面不熟悉,叫了负责打扫库房的小太监柴玉来。
柴玉没一会儿就将东西在弘书面前摆了一排。
幻灯机、地球仪、望远镜、天球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显微镜、钟摆、初代计算器、钟摆、水温计等,一堆西洋乐器里还有一架古早钢琴。
弘书看着这些熟悉的东西,有些感慨。
然后小手一挥。
“我都要了!”
空手而来,满载而归。
听到儿子差点把库房搬空的胤禛:……
果然还是为了要东西吧。
继续批折子,看到允祉的折子,说已修整好府邸,请接荣太妃出宫。
胤禛想了想,落笔写下一个‘准’字,然后吩咐道:“将恒亲王、淳郡王等人的折子找出来。
”
翻出来一看,果然不是允祉一个上书,允祺、允祐、允禩、允祹等够资格的都上折请接各自生母或养母出宫。
这是早就定好的事,胤禛也一一写下准字。
批完这些,胤禛又想到自己的亲亲十三弟,十三弟可怜啊,别人都高高兴兴地接自己额娘回家,他额娘却早早没了,做了亲王又如何呢。
脑补允祥眼巴巴看着兄弟们热闹的胤禛大笔一挥,追封皇考敏妃为皇考皇贵妃。
然后才满意的吩咐:“去跟皇后说,准备送太妃们出宫。
”
皇后对此早有准备,在钦天监定了吉日后,便有条不紊的将能出宫的太妃们一个个送走。
太妃们离开时走的是神武门,声响按说传不到上书房来,允禧却像是被噪音吵到一般,整个早上都在走神,集中不了注意力。
弘书当然要关心叔叔:“禧叔,怎么了,昨晚没睡好?”
“不是。
”允禧看着他,欲言又止。
弘书挑眉:“您有话就说。
”
允禧犹豫了一下,还是摇摇头。
因为天热,下午的骑射课就只练射箭,拉弓两轮后,弘书到阴凉处休息。
允禧走过来,蹲在弘书身边。
弘书无奈:“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