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2/3)
”
老太太满脸失望,“老大,你是要把我们全家害死才甘心啊。
”
贩卖私盐是大罪,一经查到,别说她们,族人们也会受牵连,老太太吸了下发酸的鼻子,“罢了,不说了,先把钱拿出来吧。
”
赵广昌垂下头,“娘,谁与你说的?”
“隔壁邻居。
”老太太早就找好了背锅侠,“你们出城那天,三娘请隔壁一家人来店里帮忙时说的。
”
“不可能。
”赵广昌迅速思考着,他从来没有在粮铺见过那些人,隔壁不可能知道?而且真要知道,早就去衙门告发他领奖赏去了。
“这事三娘亲耳听到的还有假?”老太太不悦,“赶紧把钱给我!”
赵广昌脑子乱得很,老太太这般笃定,怕是连他挣了多少钱也清楚的,他若不给,传出去让族人知道了,绝对会戳着他脊梁骨骂。
可要给了,他这些年的担惊受怕就白受了。
“银钱没在身上...”赵广昌想拖一拖,试探老太太知道多少,“待会我就去拿。
”
他摇醒睡觉的梨花,“三娘,隔壁婶子怎么同你说的?”
梨花惺忪的睁开眼,揉眼睛道,“哪个婶子啊?”
“粮铺隔壁的婶子。
”赵广昌摸不准她是忘了还是装的,“她怎么知道大伯卖盐挣了钱的?”
梨花摇头晃脑,半晌,似是终于想起来了,低哑着声道,“婶子看我们人多,感慨幸好大伯你卖私盐挣了几百两银子养得起大家,换成别人,大家都得饿肚子。
”
“她从哪儿知道的?”赵广昌关心的是这个。
梨花摇头,“婶子没说。
”
“她说大伯挣了多少?”
“五百两。
”
五百两,刚好是他这几年攒的数,隔壁怕不是在他屋里放了只眼睛,否则怎么可能知道这么私密的事儿?毕竟,连长子都不清楚他有多少钱。
“老大,你行啊,五百两,你爹辛苦几十年都没你几年挣得多!”搁前两月知道这事,老太太恐怕会吓得寝食难安,担心被衙门的人抓去砍头,如今不会了,衙门连杀人都不管,又怎么会贩卖私盐这事?
所以,她才有心情讽刺儿子。
赵广昌做错了事,不敢反驳,一会儿后,乖乖的把银票拿来。
老太太接银票时,一股子脚臭味挥之不去,她捏捏鼻子,“你搁鞋里的啊这么臭?”
“嗯。
”
“......”老太太松手,任由银票落在车板上,摆手道,“你先回去,让我静静。
”
银票好是好,耐不住没地用,而且还这么臭,老太太找扇子扇了扇,试图扇走那股味道,“也不知你大伯几日没洗脚了,这银票会不会被汗水浸湿不能用了吧?”
赵广昌为人心细,银票是大钱庄全国通用的银票,梨花展开看了看,“能用。
”
“奎星县的钱庄连招牌都不剩了,去哪儿兑啊?”
“京城。
”
“......”老太太没有老糊涂,银子兑换成银票必须自己去钱庄办理,这五张银票若是要去京城的钱庄才能兑换,岂不说赵广昌去过京城?
梨花给她指银票左下角的印章,“这个印章京城的钱庄有。
”
“你怎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