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3/3)
那个未成年姑娘,眉头微皱:“我陪你去吧,她会不会有什么别的企图。
”
“犯事的都在里面,除非小黄他们审问水平有问题,把真正的首脑给错放了。
”
张英山还是很担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找人陪你去吧,悄悄地跟着。
”
嗯,小心点也没问题,王雪娇临时找了市局里的一个同事,请他在暗中盯着,要是金花是真正的幕后大BOSS,安排了一群枪手,把王雪娇打成筛子,好歹有人知道是什么情况。
快接近印刷厂的时候,王雪娇小心观察了一圈,周围的人都很正常,这里没有什么高楼,狙击手也不太容易隐藏。
她深吸一口气,怕什么,反正我是穿越来的,已经算比别人多活了一回,赚了!
王雪娇快步走向印刷厂,一转过弯,就看到小金花站在门口,瑟缩着身子,一会儿跺脚,一会儿搓手,不时往手上呵呵气,不时向左右张望。
见到王雪娇,她快步跑过来:“姐姐!”
王雪娇看着她冻得通红的脸:“你怎么不去店里等呀,还暖和一点。
”
“我怕你找不到我,就走了。
”
“走,我们找个地方坐着等。
”
王雪娇带着金花去前方的百货商场里,外侧能吹着风的地方,有一排木头长条椅,上面坐了好几个人。
往里走,有一个避风的凹口,椅子是加了软垫的靠背椅,还配有小茶桌,空无一人。
小金花心里纳闷:“这里看起来更舒服,怎么一个人都没有?”
“那不正好?”王雪娇大步往里走,挑了一个靠墙的桌子。
很快,空无一人的原因就出现了,一个服务员站在他们面前:“这边要消费才能坐。
外面的不要钱。
”
王雪娇伸手要来菜单,上面没什么东西:
茶:五角
牛奶:一块
果珍:三块
咖啡:五块
王雪娇指着咖啡:“是现磨的吗?”
服务员骄傲的说:“我们这的是外国进口的!”
“什么牌子?”
不出所料,高贵的雀巢三合一。
王雪娇多年不喝植脂末了,问道:“有不是三合一的吗?黑咖啡有吗。
”
服务员摇头:“就这个。
”
王雪娇点点头,把菜单递给小金花:“你要喝什么,姐姐请你。
”
“我有钱,我请你。
”小金花难得硬气起来,看了一眼菜单上的价格,又颓了:“怎么这么贵呀。
”
在她的概念里,茶,就是那种大叶片散茶,装大大的搪瓷杯子里,浓浓的一大杯,干活口渴了喝一口,路过的行人渴了,也能敲门讨一口的免费货。
怎么会要五毛这么贵?
她怯怯地问:“有白开水吗?”
“有,一毛五一杯。
”服务员面无表情地报出价格。
什么?白开水也要钱?!
还一杯?不能喝到饱吗?
商场里的物价把小金花给吓坏了,如果不是王雪娇在这,她看到菜单价格,立马就得落荒而逃。
王雪娇笑道:“还是我请你吧,你先想想要喝什么,我要一杯咖啡。
”
小金花下意识地想点最便宜的白开水,但是又很好奇“果珍”和咖啡的味道,王雪娇看出她的眼神在果珍和咖啡之间游移,招呼服务员:“两杯咖啡,一杯果珍。
”
“好。
”服务员转身就走。
小金花大惊,想拉住服务员,被王雪娇反手拉回来,她急急道:“一杯就行啦,太贵啦”
“偶尔尝尝么,省得你回去都在想果珍咖啡是什么味儿。
”
三杯饮料都是开水冲冲三秒钟的东西,很快就端了上来,然后服务员就回到高高的服务台后面,继续趴着打瞌睡。
小金花小心翼翼地捧起橙色的果珍,抿了一小口,顿时,小脸皱了起来:“好酸!”
王雪娇伸手摸了一下:“烫,放凉了就没那么酸了。
”
“哦。
”
小金花又端起咖啡抿了一小口,表情也不怎么愉悦:“苦”
三合一的苦味对王雪娇来说,等同于无。
小金花轻声问:“这也是放凉了就不苦了吗?”
“放凉了会酸。
”
“……”
小金花以为她说的“酸”,是像热果珍那么酸,在酸和苦之间,她决定咬牙吃苦。
她拿出了喝中药的气势,打算一气灌掉它,就看到王雪娇冲着柜台喊了一声:“服务员,有没有糖?加点糖。
”
“我们这只有方糖,一毛一块。
”
“加。
”
小金花睁大眼睛,她从来没见过方方正正的白色糖块,她在家里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一些花花绿绿的水果糖。
“先不要扔进去”小金花怯怯地说。
服务员给她把方糖放到垫着杯子的小盘子里就走了。
她拿起方糖,观察了许久,又小心的舔了舔,大失所望,进而怀疑起自己的味觉:“怎么跟做菜的糖一个味?”
“就是白砂糖压成这个形状。
”
小金花的脑海里,再次升起“城里人太黑心了”的想法。
王雪娇笑道:“我说得没错吧,在城里赚钱的机会就是多,一斤白糖八毛,能压出一百块方糖,那就是十块钱。
”
看见小金花眼里仿佛瞬间光芒四射,王雪娇又补了一句:“不过方糖买的人不多,能赚到钱的,是少数有销路的人。
赚钱不仅要看花出去多少钱,赚回来多少钱,还要看人家赚这个钱的原因还有什么,不然生意这么好做,人人都做了。
”
小金花连连点头。
王雪娇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我还以为你已经回家了,是又找到新的工作了吗?”
“简姐姐和娟娟算从南方批发衣服,到这边来卖,我想跟她们一起干。
”
此时南方是内地与世界对接的窗口,时尚水平领先内地二十年,仿佛不用挑选,随便批发几百件到内地来卖,就能发大财,只要付出一些辛苦就行了。
“她们懂服装吗?”
小金花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问:“衣服天天穿,还有什么不懂的?”
王雪娇对服装生意略有认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看似一样的衣服,其实穿在身上可能天差地别,自以为眼光独到拿了特别的衣服,可能顾客不买账,一件都卖不出去。
新手很容易踩坑。
听起来,简燕跟李娟两人就是那种“这么容易就能挣钱,我上我也行”的想法。
不过,万一这两人真的极具天赋,在美学上眼光独到呢?
王雪娇也没多劝,对小金花说:“其实,我的建议是,好歹先去服装店工作一下,收集一下顾客的想法和意见,看看她们看中的衣服,跟顾客的想法是不是一样。
”
“嗯”
王雪娇:“你也喜欢卖衣服?”
“不喜欢,就是看到能赚钱,所以,我就想跟她们一起试试。
”
“我倒觉得,你还不如摆摊卖面食,你做的很好吃,我可以教你怎么调味。
”
“真的啊!!!”小金花觉得自己在服装上实在没有什么天赋,做面食,那她有绝对的自信。
“不过,摆摊要本钱的,你有吗?”
“有有有,我就是因为这个才来找你的。
我买到你说的股票了。
”
小金花小小声的说,解开棉袄,掀开毛衣,层层叠叠,最后露出一个用布缝成的腰包。
“你怎么买到的?”王雪娇很惊讶,她在报纸看到了,说那天在最大证券营业部排队的人起码有四万多人,小金花那边没有四万,起码也有一万多,都绕了好几圈了。
虽然她站在第七个,但是,排在她后面的人,都是膀大腰圆的壮汉,小金花这个小身板,不可能撞得过他们。
按王雪娇的设想,应该是小金花被挤出去,啥也买不着,然后被同事们带回局里,她来认领回她的一千块。
后面小金花那么快被放出来,有点出乎她的意料,不过她习惯了自己时代的物价,对一千块钱的离去,没有过于悲痛欲绝。
这次小金花回来,就当是捡了一千块。
小金花拿出腰包里的纸,不是股票,而是“股票认购证”。
王雪娇顿悟,为什么小金花能力压群雄,买到它们了。
股票认购证上有一行奇怪的字,说销售收入将全部捐献给社会公益事业。
听起来不像是赚大钱,而是慈善捐款,所以压根没人买。
这东西在真实的历史里,是1992年1月19日发行的。
在这篇男频文里,被作者提前到了1991年12月,以便男主能买到,攒到第一桶金。
股票认购证是有资格买股票的凭证,而不是股票本身。
1号到10号,随机抽奖,抽到几号,就能买该号码对应的股票。
现在三十块一张,转手倒卖,最高的时候,能到五千块一张。
一百张认购证,每次开奖,必有十张中奖。
如果自己身上有足够的本钱,亲自用这张认购证去买股票,能带来六十万到八十万的收益。
于是,1992年,五千块一张的认购证,被抢疯了,不少人一百张一百张的买。
小金花给了王雪娇三十三张认购证,还有一张十块钱。
王雪娇将认购证收起,又将十块钱给小金花,笑道:“这是给你的代购费,你的认购证也要收收好,不要弄丢了。
”
还有三个月,三十块钱一张的认购证,就是八百块一张了。
小金花眨巴眨巴眼睛:“我已经卖掉了。
”
“啊?”王雪娇震惊。
小金花买完认购证出来,就有人用四十一张的价格买走了。
王雪娇内心的小人还没有来得及替小金花捶胸顿足,就被小金花下面的话按回去了:
“幸好卖掉了,公安员把我带回去的时候,问我走的时候,郁叔诚哥给过我什么东西,我说给了我一千块钱,他们说那个是赃款。
我就给他们了。
现在我还剩330块钱。
”
330块钱,摆个小面摊,从头开始是够了。
如果没有这笔钱,小金花可能已经回到老家,开始过着同村女孩早嫁人早生仔的人生。
从某种角度来说,小金花也是有点运势在身上的。
王雪娇替小金花庆幸的同时,转念一想:不对啊,这会儿应该还没有人认识到认购证的价值,就算买,也没必要从小金花手上买,除非是大规模扫货,只有消息灵通人士才这么干
看来,从小金花手里买证的人,不是本书的男主,就是本书的终极大反派。
王雪娇深为遗憾:真可惜,这个世界还没有摄像头,不然高低得看看,从小金花手里买认购证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