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1/3)
王雪娇对霍乱的印象在很久以前的电影里,就是日本鬼子做试验和搞细菌战的那些。
霍乱的问题是死得快,但它是有特效药的,在王雪娇的印象里,它甚至不如埃博拉吓人。
国内偶尔出那么几例,很快就无声无息的消失了,完全没有引起广泛关注。
不过,这里是海地,物资匮乏,人也不像中国人那么老实,还有一堆不知死活的帮派份子。
对于应对紧急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王雪娇有着丰富的被人管理经验,要说管别人,也就是曾经当过志愿者,在楼里发过物资,叫人下楼做核酸。
别说那么大一个国家,就连管一个小区的经验都没有,只看过。
现在她只知道,首先,得把已经得病的跟还没得病的分开,然后,一边治人,一边找出感染源。
除了防止疫病蔓延,还得防止谣言蔓延,得病还能抢救一下,心态崩了,那就真的什么都崩了。
也不知道看来的经验够不够用,反正凑合着用吧……能不能行,就看命了。
王雪娇很惆怅:“大地母神的运气可真不好。
”
中世纪文艺复兴,能复兴起来,就是因为神父牧师修女,也一个接一个的死亡,上帝并没有特别庇佑他们,才让人对神产生了怀疑。
也行吧……要是经过这件事,他们能相信科学,不再跟着宗教走,也是一件好事。
八位大臣只有三个在政府大楼里,另外五个,自己也倒下了。
他们三个很紧张,海地一向脏乱差,可是却从来没有过霍乱,这种喷溅得满街都是的病状,他们从来没见过。
政府大楼里有雇员刚刚发作,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开始剧烈呕吐,以及腹泻。
好在大楼里的卫生条件不错,厕所管够,办公桌下的垃圾桶也正好做为呕吐袋,没有让整栋楼也变成垃圾横流的地方。
霍乱做为一种消化道疾病,不会在空气里传播,幸好不是呼吸道疾病,不然就惨了。
这里就连正经医院里的口罩都不足,有些医生和护士自己平时都不戴,闻到难闻的气味儿才会想起来戴一下。
细菌?病毒?那是什么东西。
王雪娇让人把政府大楼里已经倒下的人都放在同一个楼层,在药来之前,先上补液。
补液的配方很简单,只需要盐、糖和干净的水。
盐和糖是有的,干净的水有点艰难,这边很多人都喝生水。
从井里和自来水管里出来的水,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是干净无比。
在那些地方打水,是要给看守水源的帮派钱的。
再穷的人,就是指望天上下雨,一场大雨过后,泥巴坑里积多少水,那就是他们的水源,直到下一场大雨来临。
·
·
杀灭霍乱弧菌需要把水煮到一百度,听起来特别简单,在海地做起来略有难度:没燃料。
海地的燃料在账面上有不少,要不是王雪娇这几天亲自到处走一走,就信了账本上的鬼话。
事实上,就连全国唯一的一家火电厂的燃料也是不足的,它还得用来保障公共电力,不能把医院的电给停了啊。
树,已经被砍得差不多了。
草,烧不了几天。
没有天然气。
天上倒是阳光明媚,然而……没有太阳能灶。
煤、石油及其副产品,做什么梦呢……那是少数有钱人才有的东西。
王雪娇苦恼地抓了抓头发,在小本子上记下来:干净的水源。
她还在电厂燃料库,就接到张英山的电话,他说在医疗物资的船里,有一些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这些都是治疗霍乱的特效药。
有三个最大的医院已经派人去仓库拿了。
王雪娇微微松了一口气:“那就好。
”
她从发电厂直接去了医院,发现医院的人还是像无头苍蝇一样的慌乱,好像世界要毁灭了一下。
王雪娇很不理解:“不是有药吗?你们慌什么?”
院长和医生都困惑地看着她:“药?没看到啊?”
王雪娇眉头陡然皱起,派人去查,得知:药在出了仓库的半路就被抢走了。
那是曾经与王雪娇开过会的帮派之一,他们帮派里也有人得病了,他们知道前不久有一批药到岸,看到有车去仓库拿药,猜想那辆车运的一定是特效药,于是,他们想来个“零元购”。
他们的抢劫方式过于原始,就是在路上设路障,卡车司机急着把药送到医院,速度开得飞快,看到路障,已经来不及了,整辆货车飞了出去,重重砸在地上,发动机燃油起火,引发爆燃,一整辆车的药品都被烧了个干干净净。
“靠!”王雪娇骂骂咧咧。
这事对王雪娇来说,并不稀奇,她见过德国抢了瑞士和意大利的口罩,抢了美国的口罩和防护服,然后肯尼亚抢了德国的口罩……
没有强力压制,是不行的。
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网上有人盛传只有中国军人救灾的时候不带枪,其实,那是事情还没到要用枪的地步。
唐山大地震的时候,进去救灾的队伍,是有枪的。
并不是所有人在遇到大灾的时候,都能生出人类共同体的大爱。
看到死人,总有一些人在短暂的害怕之后,眼睛就瞄中了尸体上的手表和钱包。
以及,并不是所有躺下的人都是死透了的,总有一些没死的。
扒尸体身上的财物的时候,突然发现“尸体”动了,睁眼了,会说话了,怎么办?
特别是当时地震是晚上,能遇到的尸体都是自己的邻居,大家互相都认识,以后再见面多不好意思。
旁边就有石头,给他脑袋来一下,让他彻底变成尸体,不就可以心安理得的继续拿东西了么。
如果不制止这种行为,只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效仿。
当时的部队进去,当即颁布了不允许拿尸体上任何东西的法令,违令者当即军法处置。
不管性别、不管年龄,无一例外,否则根本镇不住混乱。
有此经验在前,所以,王雪娇的第二个电话就是把自己能调集的人手都叫来。
猛虎帮三千人,救灾队两万人。
王雪娇分出一部分人,看守医院仓库。
分出一部分人把剩下的药品押送到医院。
再分出一部分人去把已经得病和没得病的人区分开。
还得再派出一部分人去近郊,看看郊区的情况,来决定是不是要把太子港封闭起来。
两万三千人,看起来很多,往城市里一撒,就不见了,这还只是太子港,海地还有其他地方呢,那些地方穷得连电话都没有,她还得派出医疗小队到各地去看一看。
王雪娇果断再次召来二十六个帮派的老大。
王雪娇开门见山:“现在城里有很严重的传染病,要是不管好,大家都得死。
你们不是喜欢地盘么?抢了这么多地盘,现在是你们对地盘负责的时候了。
”
其实不用她说,各位老大也希望自家的地盘好好的,不然,人都死光了,他们还能打劫谁?
不过,受限于知识和药品的匮乏,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办,只知道把得了病的人赶出去,现在已经赶了几十个人,让他们去别人地盘上自生自灭了。
这么说,还有一群病人,躺在不知道什么地方等死?然后,他们的尸体还会成为新的污染源。
要不是现在真的缺人手,王雪娇真的想把他们都“突突”了。
王雪娇忍着怒气,平静地对他们说:“其实呢,本来我有意让你们能够合法的,堂堂正正做个辖区里的行政长官。
不过,其它人反对,认为还是把你们都剿灭了比较好。
现在反对的人,都已经被我杀光了。
希望你们也能拿出自己的实力来,让我看看,你们能管好你们的地盘。
霍乱不难治,也不难防,我会派人过来帮助你们,不过,你们要听指挥,否则,我很难说服其他人,给你们一个职位。
”
没有帮派不想转正的,当年的东北响马都很乐意接受“旅长”“司令”“警察厅长”之类的职务。
何况王雪娇下手极重,既然逆她者亡,顺她者有官当,有正大光明的身份,那么应该怎么选择,就很明显了。
二十六个老大一致同意,接受来自政府大楼的统一安排调度。
从医院里传来消息,那些药品暂时够,但是霍乱有潜伏期,能到三四天,不确定后面会不会有大量的病患出现。
代表团的人发病早,刚开始,他们自行诊断肠胃炎,后面人数太多,随团医生向国内汇报情况,国内的医院通过他的描述,判断团员们得的是霍乱,徐劲立刻就折回医院,拿到了治疗霍乱的抗生素。
要不是徐劲反应快,也跑得快,只怕代表团里现在已经交待几个了。
王雪娇在办公桌上摆着太子港的地图,不停往地图上摆着红色的小图钉,研究还有什么地方没有考虑到。
玩过战略游戏的人都知道,队伍一多,就会开始混乱,到战争结束,总有那么一支队伍似乎从来都没有动过,或者某个地方总是拿不下来,再定睛一看,发现自己派出的人早就死光了。
王雪娇现在觉得明代那个狗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大明还没倒闭,真的是靠整个内阁架构稳固,不管贪官清官,都能管点事。
海地这边完全指望不上。
他们在搞轰轰烈烈的独立运动的时候,把有脑子的白人杀的杀,赶的赶。
然后,几届总统搞骚操作,把黑人中有脑子有知识的人也逼走了。
现在剩下有脑子的人不多,且把脑子都放在怎么给自己捞钱的事情上了。
亨利和杰夫瑞这两个,已经是几位在岗大臣里面脑子比较正常的,他俩能独立负责起富人区那一块。
一开始杰夫瑞觉得自己能做得比亨利更多一点,他跟联合国观察团稍微有点私人交情,他抱着希望,找联合国观察团要资源。
不过观察团自己也没什么东西能给,他们的药品是为他们自己备着的,不可能给海地人。
他们甚至不愿意派武装力量,帮忙管一管城市里的秩序。
大家都怕死,就连一心想插手海地内政的美国人,都不想跟一堆上吐下泻的人掺合。
隔壁的多米尼加反应极快,他们……又关闭边境了,生怕有海地人跑过来,把病传染给他们。
王雪娇找到迈克:“出来,出来,出来,你们不能真的就只是光观察啊,给点药啊。
跟白宫说一声,救救,捞捞,帮帮忙。
”
迈克也很无奈:“这也太频繁了吧……都已经援助过多少次了。
”
“哎,不一样,上次给是钱,这次我要的是药品,再说,我想白宫也不想看到得病的人都逃到佛罗里达吧……”
海地隔壁就那么几个国家,多米尼加机智地关门了。
古巴也缺医少药,那可不就划着小船去佛罗里达了么?
迈克不敢向五角大楼开口,观察团的团长向联合国提出了申请,要求向海地提供医疗援助,包括药品、燃料等物资,申请需要等待批复,在救援物资到达之前,还是得自救。
王雪娇明白这个道理,救急不救穷,就连最善良的中国人也从来不救扶不起的阿斗,只有扛得够久,才有资格等到山里长出无人机、防弹衣、防弹头盔,自动步枪,火箭炮,以及没拆封的最新款手机。
·
·
晚上,王雪娇先去医院巡视,医院有电力供应,可以保障烧开水。
病人们吃的、喝的,都是绝对保证煮熟的食物,王雪娇看着那些为了杀菌而在一百度的高温下再煮五分钟的食物,唉……越发的像糊糊了,没办法,条件就是这样,凑合吃吧。
贫民窟就没这么好了,没有燃料,他们还在喝生水,哪怕已经感染了霍乱的人,也只能靠喝生水来补充流失的体液。
被王雪娇派到城郊的救灾小组成员回来了,他们的任务是寻找枯草、木头,以及甘蔗渣、水稻和小麦的杆子,以及所有能用做燃料的可燃物。
他们只带回了不好的消息:那些东西也很少,只够给本地农民自家做饭烧水用。
一直到凌晨两点,有一队去近郊的救援组成员才回来。
刚刚躺下的王雪娇听说他们有事要汇报,马上跳起来:“说说说!”
“我们去的地方,有一个沼气池,能烧水。
”
王雪娇愣了一下,海地人什么时候会这个了?
一旁的猛虎帮帮众举起手:“是我们建的。
”
他们是奉命跟着徐劲出去的那一队人,除了保护中国商贸代表团的安全之外,他们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没有电力这种现代化最强BUFF的情况下,把海地的科技水平从原始社会,稍稍提高到封建社会。
王雪娇在金三角的时候,就对他们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非常不满,要求他们把能当肥料的东西都收起来,别满地都是,看着就碍眼。
为了在汇报的时候能多说几句话,让帮主开心,猛虎帮众们自学了收集肥料,还主动去中国,学习沼气池的修建与使用。
中国沼气灶只流行了十几年,就被放弃了,味道太大、不安全、以及中国可替代的能源也多,没必要跟这个在炎热的地方才好使的东西较劲。
金三角就不一样了,一年四季的温度都适合沼气往外冒,再加上他们也缺能源,有自己能冒出来的沼气,总比天天上山砍柴强。
于是,他们把中国人不要的技术学了回来,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