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2/3)
当然,我们温州商人就是讲信用的!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
“这厨师的背景你查过吗?”王雪娇问道。
她不在乎阿惠那样的逃家千金,反正宗族势力又没法把手伸到她这里来,她比较担心厨师的精神状态。
比如,会不会先谈好了工资,干了几天嫌累嫌工资低,他就要求提工资,不答应他的要求,表面上似乎情绪稳定了,背地里,偷偷摸摸往饭菜里放点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调查过,绝对没问题,还是共产党员呢,你可能没什么概念,这个身份,就是肯定没问题。
”温州老板一口保证。
王雪娇怔了怔:“啊???这么讲究的吗?当厨子都要有政治面貌了?”
“他原来是干嘛的,怎么会有这重身份?”
“他……”温州老板的眼神有些飘忽,“他原来是一家国企的厨师,外派过来的,最近他们单位说巴尔干这边有战争风险,就把大部分员工撤走了,就留他在这里。
”
王雪娇关心的事情更多一点:“呃,可是,他要是走了,那个单位的留守员工怎么办?”
温州老板:“好办,他把他在那个公司里的工资,还有每个月的伙食费都直接折算成钱,给留守员工,让他们自己吃……本来嘛,他们背井离乡就是为了赚钱,能多赚一点是一点,那些员工也不是不会做饭……”
听起来很有道理。
王雪娇皱着眉头:“这会不会涉及到违反他们单位的财务制度?”
根据她多年的心得,别说分钱,就连分团建费都是死罪,同事的嘴是根本管不住的,就算当时分到了钱,也难保将来不会有闹翻的时候,翻旧账出来说事。
温州老板头痛得要命,这个美国华侨怎么事儿这么多?还关心财务制度?
美国人要不要这么严谨?他干他的坏事,出事了被人曝光,也是他自己的事情,不会对她造成任何影响。
他还没法解释,他满世界找能做大锅饭的厨子的消息,被大使馆的赵清泉知道了,便推荐了一个厨师给他,说是给使馆里做饭的,不过最近有一些人事调动,不需要那么多厨师了。
那个厨师的工作合同还没有到期,他不想回国,想在国外多赚点钱,海外补贴比在国内赚得多多了。
赵清泉的意思是,那个厨师家里条件比较艰苦,平时跟他关系也不错,反正使馆里没有什么需要他的地方,猛虎公司开的工资又高,他就做这个人情,让那个厨师又拿基本工资,又拿猛虎公司另外付的钱,得双份。
唯一的要求就是,让温州老板不要告诉余梦雪,这个厨子是中国大使馆干过的,毕竟余梦雪是美国人,可能会因为心有芥蒂,而不要他了。
温州老板本以为不过是一个厨子,厨子要找工作,王雪娇要人,两人一拍即合,还有他从中做保,就完事了呗。
谁知道王雪娇问这么多,还关心是不是违反制度。
他有点编不出来了。
最后他心一横:“不用担心,他们单位无所谓,根本就不管,有好几个搞技术的人出国以后就不回去了,也没事。
”
这类事情在九十年代特别常见,王雪娇接受了他的说词。
等厨师来了,她又亲自问了一遍,背后又从中国大使馆里打听了一下那个公司,那家公司确实存在,是某家大国企的下属单位,最近由于巴尔干半岛的局势紧张,公司业务也受到巨大的影响,一时又找不到转型的方向,便先把人撤走了。
那家公司一向管理松散,约束不严,厨师跑出来接私活太正常了。
信息来源是大使馆,王雪娇觉得,这些内容应该十分权威了,不可能是假的。
到了晚上,试菜结果也让她非常满意,出菜快、卖相也好,王雪娇告诉他那几个人的口味习惯,他也知道怎么在大锅菜里找到调整的方法。
那几位技术人员吃了都说好。
人品没问题、出菜没问题、单位没问题,他对工资也没什么问题,王雪娇便放心地录用他了。
很快,厨师邓劲中就跟着猛虎建筑工程队前往萨拉热窝的Trebevic山区,他非常活跃,很快就与工程队里的人打成一片,看着猛虎帮众们把王雪娇的画像挂在墙上,每天早晚对着她的画像唱着奇怪的歌“大地母神行走在地上的使者,倾听灵魂深处的声音……”
他只有一个想法:“老赵说得没错!这个女人就是个神棍,她跟白莲教有什么区别!重用这种人的美帝为什么还没有倒闭?美国人不是应该最讲科学理性的吗?”
当萨拉热窝旁边的山里发现可能有石油储藏的时候,赵清泉就觉得很奇怪,巴尔干半岛哪有石油资源。
不过,当年日本地质勘探队认定只有海洋沉积地层才能有大油田,因此在大庆油田上方随便挖了一千米之后,就跑了,结果大庆油田的深度在一千三百米,就差三百米,二战的结果为之改变。
赵清泉吸取了日本人的教训,不轻易下定论,他正愁不知道怎么打探猛虎公司的意图,余梦雪就托温州老板找会做大锅饭的厨子。
为大使馆做饭的是退伍转业的炊事兵,做饭好吃不说,思想觉悟和政治立场绝对没有问题。
赵清泉把自己的想法跟几位领导说了,他们也认同赵清泉的想法。
如果真的只是勘测石油,就算邓劲中出公差,赚双份工资。
如果余梦雪及其背后的美国势力是借着勘测石油的名义,想要干点别的事情,邓劲中就可以马上告诉他。
工作比较重要,吃饭的事情,就苦一苦使馆里的工作人员了,要么出去吃,要么自己做,反正在餐标之内,不会饿死人。
·
·
美国人漫山遍野找石油的事情,传遍了巴尔干,就连阿尔巴尼亚都听说了,大家都很期待。
各种媒体满怀期待,连篇累牍地用信息轰炸。
今天是专家说巴尔干半岛绝对有石油,明天是教授说从地质来看,绝对不可能有石油。
两方互相甩证据。
其实,大家都希望那里真的有石油。
美国的专家说了,巴尔干半岛的地质条件差不多,要是在山区最多的波黑都能找到石油,那么整个半岛都有石油资源的可能性非常大,就像波斯湾旁边的各位王爷家一样。
中东发现石油之前,穷得只有沙。
现在有多富,全世界都有目共睹。
要是这里也处处都有石油,最好是像沙特那样,随便在家里后园刨两下就喷石油,巴尔干半岛还不得变成第二个阿拉伯半岛?!
那可就发啦!
就连否定派,也只是不想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大家都希望能让美国人踏踏实实地把地面给勘测完了,至于测出来以后,怎么合作,怎么发展,都可以慢慢商量。
不管是有石油还是没石油;不管是一万米以下才有深层石油,还是一千米就有的浅层石油,好歹得给一个准信。
先问有没有,再说怎么分。
所以,在这座山头,包括围着萨拉热窝一圈的所有武装势力,都得到了他们上司的命令——不仅不准骚扰石油勘测队,甚至在他们遇到麻烦的时候,要尽量帮他们解决,让他们专心找石油。
就连没有政府背景的帮派份子都不敢造次。
谁敢跟石油勘测队过不去,就是跟整个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过不去!
帮派份子再牛逼,也打不过国家军队,不然他们早就自己建国了。
当初得知余梦雪是想挖一条进萨拉热窝地道的时候,工头的内心很绝望。
他知道这有多危险,要是让狙击手看出他们想干什么,他们就算运气好,一时没死掉,也得跟人开火对轰。
只能提心吊胆,偷偷摸摸干活,比抗日战争时期搞地道战好不到哪里去。
要不是看在钱的份上,他才不来!
万万没想到,余梦雪让一切都变得简单。
原来说是去跑手续,就是这种手续。
现在好了,不仅可以正大光明,没日没夜的挖,而且也不用像从萨拉热窝机场挖的那条小隧道一样,只能用最简单的工具。
噪音极大的开矿山设备都被她弄来了,还有大量火药,用来炸开地下难搞的石头。
虽然,在真实石油勘测的工作中,根本不至于搞这么大的动静。
但是,谁敢质疑?
这可是美国公司!
美国是什么?
代表着九十年代最高科技的天顶星水平!
人家这么做,必然有自己的原因,要是人人都能弄明白,那美国也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极。
工头觉得王雪娇太牛逼了,这么大的弥天大谎撒下来,居然有这么多政府机构愿意相信,那么多媒体推波助澜。
如果不是他早早知道一切,他也会相信的。
在工头的眼中,余梦雪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