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1/3)
谁说外国人不走关系。
全世界都在走。
能进联合国,还参与他国事务的土耳其人,在美国人那里也许屁都不是,但他在本国一定不是无名小卒。
十亿美元的保证金本来就是没事找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飞翔的维京人”号现在还是乌克兰的产权,根据两国之间的约定,它通过普斯布鲁斯海峡就不应该给一毛钱。
但是之前的两国协议里面没有提过如果是外国人租了该国的船只,应该怎么算,属于法律和规定之外的内容。
在合同里,就是最后一条“如有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空白部分,他们说要加就加,不加也不是不行。
那位坐在黑鹰上的土耳其官员,出身世家,祖父早年跟着凯末尔干革命,之后他们家族就一直坐在高位没有下去过。
王雪娇告诉他:“我的人不是意外在那里的,是真神得知了将要发生的事故,告诉我,我可以帮你,因为你也可以帮我。
”
“我需要怎么做?”
·
·
王雪娇不仅只对着土耳其人用劲,也没放过五角大楼。
施恩不望报?
开什么玩笑!
翻开中国的史书,孔子说了,子路受牛才是正确操作,子贡赎人不求回报会让做好事变成全靠个人道德素质的不可持续行为。
本来猛虎帮的人还在想要怎么样才能直接找到五角大楼的高官,让他们为伟大帮主的计划开绿灯,把“飞翔的维京人”号免费放过去。
五角大楼来调查事故原因的人托马斯先找上了他们。
首先,因为他们是第一目击者,能够详细地描述当时天空的情况。
第二,也是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想起来要对着黑鹰放火箭筒的。
正常人都干不出来这种事,连黑鹰的飞行员都承认,当时他们看到蹿上来的炮弹第一反应是对着地面开火。
这是极度冒险的行为,猛虎帮的人很有可能被他们救的人打死了。
猛虎帮巴基斯坦小队的队长清了清嗓子,深吸一口气:
“我们尊敬的帮主、大地母神、湄公河之女、金新月的战争女神、拉梅斯沃勒姆的解放者、大红花的燃烧之神、百草枯亲王、咖啡与茶叶的庇护者、三季稻的女王、灶台守护者、清泉赐予者、净手使者、避疫者、春之君主、向风女神、黑鹰守护神、地下矿藏的领主……不用记,一会儿我给你发一份纸质版的……”
一边负责记录的小助理如蒙大赦,十分感激地看了他一眼。
队长继续进行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她一直教导我们,只要是坚持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为此付出什么样的牺牲都在所不惜。
她说,我们猛虎公司与五角大楼一向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友谊,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发射火箭炮,一定会让我们被误会,但是,被误会又算什么呢?只要能阻止惨剧发生,这都是值得的!”
队长慷慨激昂,托马斯十分感动。
如果他知道事情的真相,就不会这么感动了。
警察鸣枪示警是对着天放枪,在金三角的帮派份子中,操作正好相反,如果想要喝住某个人不准再向前走,用嘴说,这个人是不会听的,都是掏枪对着这个人的脚边来一发。
这次也只不过是把枪换成了口径更大一点的火箭筒而已。
托马斯又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们没有来得及阻止,事情发生了,你们打算怎么办?”
队长连一个磕巴都没打:“救人啊,同时封锁现场,任何人都不得进来和离开,确保新闻里绝对不会出现任何不应该出现的照片和报导!”
托马斯更加肃然起敬,他们是经过了多么严格的黑手套训练啊!
一个中央情报局编外的野路子,居然能想到这么标准的政客想法,不愧是过亿美金砸出来的最强外部人员,比起在中南美洲养的那一堆XX解放阵线、XX独立旅之类的弱智土匪强太多。
托马斯又问他们会出现在这里的原因,他们只说是中央情报局的任务,不方便透露。
“哦。
”托马斯了然。
中央情报局么,偷偷摸摸见不得人的事多呢,各部门之间不互相打听。
队长的眼神忽然变得神叨叨:“但是,有一点可以说,本来我们早就要走了,有个成员把帮主亲手授予的祝福项链弄丢了,这才会留下来找,刚好赶上帮忙。
”
接下来,他从衣领里掏出自己的项链坠,对调查员和负责记录的小助理大说特说:“我们帮主有大神通,随手赐予的一块铁皮就能挡子弹!这一点中央情报局的恽先生可以作证!只要有帮主的祝福在,不管什么任务都能完成,不管有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托马斯连连点头,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能有这样的意志,且是站在自己这一点的,就是好人!
“拥有祝福之链的人,学东西快!升职快!我家以前还住在破房子里,现在,看我都能戴得起劳力士了!这次也是因为项链,才会刚好解决这件事,一个人要成功,不仅要看实力,更要看历史的进程,以及运气,我们帮主一直致力于把好运洒向人间,想要与她建立链接,只需要一条项链,就可以得到她的庇佑。
今天我们相逢就是有缘,原价九百九十九美元,现在只要一百九十九美元,另外赠送纯真丝擦拭软布、水晶防尘袋、纯天然古木制成的架托、另外还送一支开运笔,这支笔也得到了帮主的祝福,用这支笔写的计划都能实现、总结都能让你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周围的调查组成员都笑起来:“哪有这么灵的东西。
”
托马斯也摇摇头:“不用了,谢谢,我们还要对现场进行实地勘测,先不打扰了。
”
下午,调查组的人都离开了。
队长冲着一个人招招手:“怎么样?”
“都买了!还有人买了五套,说要送人。
一共卖出去二十二套。
一个个鬼鬼祟祟地,都不想让别人知道,嘿嘿。
”
“你怎么跟他们说的?”
“我告诉他们,你的同事已经买了,他们就全掏钱了。
”
帮众赚一笔小小的零花钱只是顺带,王雪娇的目标是因吉利克空军基地,那里是美军空军在土耳其的驻军,说话还是相当好使的。
这次的F15和黑鹰都是空军名下的成员,王雪娇让空军免于丢大脸,空军知恩图报,向土耳其政府施压,让他们放弃了对十亿美元押金和三千万美元的手续费。
眼看着到手的肥羊飞了,土耳其人心中不甘,为了表示他们并不是毫无原则,一承压就立马放弃的没出息人士,他们与猛虎公司签了一个补充协议,意思是出去就不收你们钱了,回来的时候不知道你们会带什么东西回来,我们需要检查。
涉及的检查人员工资、设备折旧等等,都需要由猛虎帮支付,共计两百万美元。
从三千万降到两百万,已经是土耳其做的最大让步。
谈了几回,王雪娇才勉强签了。
土耳其人很高兴:好啦,两百万是稳了!
他们拿着合同的开心模样,如同193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下飞机时,兴奋地挥舞着《慕尼黑协定》,声称:“我从德国带回了尊严与和平。
”
王雪娇微笑看站他们。
她比落榜美术生厚道多了。
那个考不上奥地利美术学院的渣渣在第二年就撕毁了协定。
她不一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她是会遵守的。
如果船回来的话,她会支付两百万。
船不回来,不就不用付了么~这又不能怪她。
·
·
货船搞定了、航路搞定了,专家们连轴转加班,把雷达的全部图纸都看完了,不仅看完了,还都偷偷拍了照片。
专家向王雪娇汇报验货结果:“从参数来看,是真的。
”
王雪娇半认真半开玩笑:“如果要你们现在照着造一台,能造出来吗?”
专家们一愣,心里突然紧张起来,担心王雪娇是不是看出了什么。
还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专家见多识广,她马上反应过来打着哈哈:“哪有这么容易。
”
另一个男专家马上打配合,接碴道:“很难的啦!”
其他人这才七嘴八舌地开口:“要是看看图就能造出来,他们还怎么卖。
”
“就是就是……”
他们不算完全在说谎,光看设计图,有些数据不确定是人为夸大,还是可以真实做出来的,只有亲自走一遍流程才知道。
中国现在的工业实力还很弱,有很多国外的好东西,中国的科研人员看着实物都造不出来。
航空工业在叹息,他们打听到美国某战斗机的推重比是105,中国这边已经努力了好久,也只做到了382,远远落后于美国。
导弹行业在叹息,听说美国正在研究的空对空导弹,能超视距打到一百六十公里之外!中国现在只能打到六十公里,连人家的一半都没有。
人家导弹用的是高端双脉冲发动机!听都没听说过。
冶金工业也在叹息,美国潜艇钢材的数据,那超强的水底耐压性,把整个冶金工业部的专家们都震撼了,院士组团带人日夜加班攻关,赶来赶去也没赶上,数据差了好多,也不知道美国的工业实力怎么能逆天成这样。
雷达也是如此,雷达专家们看着设计图,已经感觉到巨大的压力,觉得需要至少十年才能赶上。
如果能把实物拿在手里,拆开看一看就好了,比设计图更直观。
可惜安德烈波夫不敢卖给中国,靠给余梦雪当验收小组,能看到图纸,能看到真正的雷达显示出模拟的隐身目标信号,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
至少说明,这东西是人类真的可以做到的。
只要努力往前赶一赶,加班、熬夜、加人,总有能超过的那一天。
中国近代史上写满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具体表现形式,现在落后这么多,可如何是好啊!
王雪娇看着雷达专家们恋恋不舍地抚摸着雷达,笑道:“这才几天啊,都处出感情来了?”
“没有没有,哈哈哈……”
“飞翔的维京人”号里面很快就堆满了海地人民送给加纳人民的心意——一大堆深井钻探设备。
此前王雪娇向乌克兰采购打井设备的事情,在国际上人尽皆知,甚至还有土耳其钻井公司也向王雪娇推销过产品。
再加上猛虎帮出手救了贵人一命,再盯着往死里查船,就多少有点不给面子了,于是土耳其方面的检查,也就是走个过场,随便扫一眼,确定运的都是钢铁零件,不是杀伤性武器,就下去了。
船检查完了,还有一点小问题——猛虎帮的成员们没有开过航空母舰,唯一的基础就是在海事学院学到的那些技能。
此时,全中国都没有人开过航空母舰。
这会儿就算王雪娇抓住冯老疯狂摇晃,他也掉不出来会开航母的中国人。
没办法,王雪娇只得通过造船厂的关系,搞来几个指导老师——人均六十多岁的前苏联退伍海军们。
黑海航空母舰速成培训班当天开班,海上航行的特殊性注定了它必须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小社会,船长享受最大的权力,也负有最大的责任,必须在两难选择的时候拍板。
要是大家说话都算数,遇到事情吵吵闹闹,谁也不服谁,最后不是触礁就是翻船。
负责培训的老海军要王雪娇指定船长、大副、二副等等职位。
王雪娇轻描淡写地扔下一句话:“所有岗位你们都学,有本事的当船长,船长挑选二副、三副、轮机长,你们有异议吗?”
“没有!!!”五十多个猛虎帮的人当即个个像打了鸡血,双眼放光。
开航母是新项目,新项目代表着升职、加薪、以及无限的可能。
卷!都卷起来!
·
·
“光会开船,也不行啊。
据我所知,就算是在一战、二战的时候,也没有哪艘船是建了一半就直接下海的,虽然你们说动力系统和船体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不过,我还是有些担心……”
王雪娇愁眉苦脸地坐在黑海造船厂的办公室里,对着厂长、经理,以及各位高管们叹气:“这多危险啊,要是开了一半不动了,我都不知道到底是船坏了,还是缺了某样东西导致的。
”
刘传伟兢兢业业地为王雪娇翻译,他以为王雪娇这是企图再让造船厂给打个狠折。
船厂的高管们摆事实讲道理,企图告诉王雪娇:“我们的船缺的只是武器系统、鱼雷系统,还有舰载机的起飞系统,一点都不影响你把它当货船用。
”
王雪娇不听不听:“你们能保证吗?你们以前有把没造完的船就拿出来用的先例吗?没有成功案例,怎么让我相信?”
根据王雪娇的经验和心得,等付了押金,正式开启项目以后,甲方就变成弱势群体了。
就连大企业都逃不开这个命运,何况是她。
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