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3/3)
学,或许他们的天赋不如我,但是他们对数学的热爱远远超过了我。
所以,我在想,我真正的问题,是不是缺乏动力?”
段启言根本没想到这一层,却也听懂了楚天青的意思。
楚天青不止一次地说过,她之所以参加竞赛,完全是为了赚钱。
她想通过竞赛,为家庭减轻负担。
她同时参加了数学、物理两门竞赛。
她把数学和物理放在同一个位置上,没有偏爱,也谈不上兴趣。
对她而言,它们只是两种可以被利用的工具,是同样坚硬、冰冷的敲门砖。
她能走哪条路,就走哪条。
哪条路可以更快到达终点,她就拼尽全力去奔向哪条。
可她真正热爱的方向是什么,她从没静下心来,仔仔细细思考过。
段启言顺势问了一句:“你对什么是真正感兴趣的?你将来想做什么?”
楚天青记起了自己最喜欢的书,至今还在她的书架上。
之前,获得两万元奖学金之后,她立即在网上把那本书买回来了。
她毫不犹豫地说:“量子,还有医学。
我喜欢量子计算,第一次在图书馆看到了相关研究,那种世界的构造、信息的传递方式,让我很感兴趣。
我也喜欢医学,因为我妈妈和外婆身体都不好,我自己也有情绪问题,所以我能和患者共情,这种共情不会让我痛苦,反而会让我更有力气……”
段启言还没开口,楚天青忽然明白过来了:“我适合做……量子计算与医学交叉领域?”
虽然段启言是省立一中的金牌数学竞赛老师,但他也对量子计算与医学交叉的前沿学科了解甚少。
他一时说不出来话,只是附和道:“好,很好啊……”
楚天青扶着楼梯站了起来,当她开始幻想自己的未来,自己喜欢的未来,凌乱的思绪开始归位,像一只原本倾斜的天平,慢慢恢复了重心。
她读过很多与心理学相关的书,明白一个人的脆弱,常常来源于生活中的“支点”太少。
她回忆自己走过的路,细细数来,除了家庭的牵绊,除了三餐的热饭热菜,她几乎无处安放自己真正的信念。
她喜欢吃饭,是真的喜欢,但光是“活着”,还不够。
她需要的是“为什么要活”,需要一个能让她站稳脚跟,又敢仰望星空的理由。
就在那一刻,她更加理解了自己的能力。
她适合的,从来不是单一学科的赛道,而是将量子计算和医学结合起来,能真正改变世界的交叉领域,是宏大广阔的未知世界,是前沿科学与人类命运的交汇点。
也许未必是量子计算,也许会是脑神经科学,或者大语言模型,无论最终通向哪里,只要是她能投入实践,能亲手改变现实的方向,就是她的前路。
她的逻辑,她的直觉,她的韧性,她对生命深切的关怀都可以在这个领域里找到回响。
她的未来,注定不止一条直线,而是一道光谱,展开出无数种可能,每一条光线都指向远方。
她的天赋,不该困在一块奖牌里。
她要跑向更远的地方,也要更多的自由。
失败不是终点,而是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