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1/3)
同学们翻查课程表,忽然发现,寒假前一天的下午要连上四节英语课,按照英语老师的说法,如果十七班的英语均分能考到年级第一,全班同学岂不是能看整整一下午的电影?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不少同学激动得发疯了,笑闹声、喊叫声此起彼伏。
赵亦然又把讲桌拍响了:“安静!丑话说在前头,你们要是能考到第一,我就给你们放电影,要是掉出了年级前三,那天正常上课,寒假作业也要翻三倍,听懂了吗?”
同学们连忙回应:“听懂了!”
楚天青心里暗想,翻三倍,这也太可怕了?她小声说:“赵老师真严格啊。
”
宋远舟笑着调侃道:“严师出高徒。
”
楚天青点了点头。
她拿起笔,把英语复习计划写在了笔记本上。
为了争取在学校看电影的机会,高三(17)班的同学们卯足了劲,开始狂学英语。
接下来的这些天里,许多同学课间都在背英语,跑操时也不肯松懈,手里还握着单词本。
这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悄悄感染了每一个人。
楚天青也接到了同学们的委托,大家希望她能考一个满分,把平均分再往上提一提。
其实,英语不是楚天青的强项。
十一月的那次月考,她能拿满分是因为题目难度不高,作文也恰巧是她熟悉的题型。
这一次,楚天青不敢靠运气。
她把辅导书翻了好几遍,认真复习高考英语的语法,又把英语字典拿出来,一页一页地记诵,碰到语感不顺的句子,她就反覆默读,直到读起来顺口为止。
这天早晨,冯康捧着英语练习册,走到楚天青座位旁边:“青神,您看,这道阅读题怎么写?我看了半个多小时了,还没看懂这道题为什么选C?”
楚天青接过练习册,扫了一眼题目,几秒钟后,她指向一段原文:“答案在这里,这句话就是关键。
”
冯康连连点头:“哦,是啊,哎?我怎么就没找到呢?还得是青神,您火眼金睛啊,谢谢啊,青神辛苦了。
”
冯康的态度如此客气,楚天青的兴致更好了:“要不这样吧,我再教你几个英语考试小技巧?我要是告诉你了,估计全班很快就知道了。
”
冯康双手搓着衣袖,表情还有些扭捏:“哎,我哪儿有你说得那么夸张啊?我嘴巴又不大,只不过平时和同学们讲点八卦……在我们班上,谁不讲八卦啊?”
楚天青忍不住笑了:“是吗?”
冯康嘴上没再多说,手上却动了起来。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支圆珠笔,又找同学借来一张草稿纸。
走到楚天青左侧那张空桌前,把纸铺平,弯腰开始写字:“青神,您开始讲课吧,刚才说到了英语考试小技巧,我都记着呢。
”
楚天青看见冯康写了个标题《青神的英语考试秘籍》。
楚天青微微一笑,把自己的考试技巧传授给了冯康:“第一,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不要从头到尾慢慢读文章,那样时间会很紧张。
你先看题干,再去找线索,尤其是定位题和细节题,先划关键词,再看文章对应段落,解题速度会快很多。
”
冯康一边写字,一边叹气:“这一招啊,我早就知道了,不过青神说的话,我还是要记下来。
”
坐在前排的纪明川转过身来,撂下一句话:“青神也是一片好意,她讲得很清楚,你认真听就行,别这么挑三拣四。
”
“哎呦,明神,”冯康停下了笔,“你也太护着青神了吧?至于么?”
楚天青轻轻咳嗽一声,冯康立即转过头来:“青神,您继续说。
”
楚天青的指尖敲了敲桌面:“第二,写作文之前,先看清题型,再把你背过的内容快速写在草稿纸上,你要提前准备好两类万能句式,第一类是重点句型,比如虚拟语气、倒装句、强调句;第二类是表示让步、转折、因果的复杂句式……”
楚天青停顿了片刻,纪明川也插了一句:“你可以看看往年的作文题,把它们分门别类,比如‘成长’、‘科技’、‘文化’这些常见主题,再给每个主题准备一篇例文,背下来,适当套用在考场作文里,加上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就不会显得生硬了。
”
冯康飞快记录着楚天青和纪明川的应试技巧:“哎呦,谢谢,你们两个人真是……”
他原本想说“配合默契”,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怕楚天青笑话他嘴巴大,他赶紧改口道:“真是各有各的能力啊,当然,青神略胜一筹。
”
他记完了,拿起草稿纸走远了。
当天下午,纸上内容已在全班传开,就连一向不爱交际的陈曼都听说了这件事。
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备考,纪明川感到欣慰,同时也有些担心,有人会乱传他和楚天青的谣言。
然而,这一回,似乎是他多虑了。
现在纪明川和楚天青一起并排走在教室里,同学们也只是瞥了他们一眼,连调侃的兴致都没了,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懒得起哄了。
纪明川和楚天青走到了第四大组,刚坐下不久,纪明川低声说:“怎么回事?我和你刚刚一起从办公室走回来,竟然没人起哄了。
”
“好像是的?”楚天青接话,“他们都好安静啊。
”
宋远舟笑了:“你们两个还在想这件事?说实话,大家都看习惯了……”
纪明川翻开笔记本,语气依旧平静:“不是习惯了,是成熟了。
自从陆子昂退学以后,我们班上正常人的比例越来越高了。
”
楚天青忽然冒出一句:“还有不到五个月,我们班就要解散了,同学们都要各奔东西了。
”
话音刚落,纪明川转身看着她:“没事,以后还有同学聚会。
我爸妈毕业二十多年了,偶尔还会和老同学聚一聚。
”
楚天青又问:“你爸妈以前是同学吗?”
“他们是大学同学,”纪明川诚实回答,“在大学认识的。
”
宋远舟探头过来,悄悄告诉楚天青:“他爸妈都是复旦大学医学院毕业的。
”
“哇,好厉害啊,”楚天青发自内心地赞叹了一句,“怪不得纪明川这么聪明,这么优秀。
”
纪明川还没来得及笑,楚天青又自顾自地说:“只差一点就比我强了。
”
纪明川低下头,没看楚天青,只是淡淡一笑:“这次一模考试,我一定会尽全力。
”
楚天青双手握拳,充满干劲:“我也是。
”
一月中旬,一模考试如期举行。
楚天青准时抵达考场。
今日气温偏低,寒意凛冽,冬风吹过教学楼前的空地,呼啸作响。
楚天青把围巾拢紧了些,站在寒风里,使劲跺了跺脚。
她明明穿了棉鞋,双脚还是被冻得有点发麻了。
她索性蹦了几下,又做了一会儿原地热身运动,终于感觉身上热起来了,她也轻轻舒了口气。
考场大门终于打开了,楚天青跟随人群走了进去。
考试进行得十分顺利。
她没有紧张,也没有犹豫。
每一题都比她预想的更简单,她发挥得很好。
三天后,一模成绩公布。
楚天青的数理化生依旧是满分,总分位列全市第一,英语也考到了148分,是省立一中全校最高分。
高三(17)班的英语均分排名年级第一,甚至超过了竞赛班。
赵亦然在课上宣布这个消息时,全班都沸腾了,同学们兴奋地拍响了桌子,还有人喊了一声:“高三(十七)班,宇宙最强班!”
楚天青也笑了出来。
她低着头,看着自己的笔记本,心里想着,原来生活的趣味,就藏在这些细小而真实的期待里。
一模之前,大家都盼着十七班的英语均分能达到年级第一。
一模之后,班上流行的话题又变成了什么时候能看电影,寒假能去哪里玩?下学期开学之后,赵老师还会给大家放电影吗?
哪怕是在高三这样一成不变的日子里,她也不觉得沉闷枯燥。
她甚至有一个念头,如果当初,她不是在西沙县城中学读高一,而是转入了省立一中高一(十七)班,或许……她不会犯病,也不会休学两年。
寒假前的最后一个上午,教室里的气氛与往日不同,全班都在悄悄准备零食,靠窗那一排几个同学的抽屉里甚至塞满了薯片。
王老师默许了这一切发生。
她明明看见了同学们的小动作,却没有制止,甚至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同学们纷纷猜测,王老师之所以对他们如此宽容,大概是因为,十七班的一模成绩极好,总平均分位列年级第一,全校总分前三名也都在十七班。
不论是尖子生的表现,还是全班的整体水平,十七班都是全年级压倒性的第一。
据说,隔壁十八班的班长许月亭也当众承认,十七班的学生都是强者中的强者。
当天下午,距离英语课开始还有十分钟,全班都来齐了,就连平时喜欢踩着铃声进门的同学,也难得守时一次,老老实实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楚天青双手交握,也在她的座位上坐直了:“我感觉今天就像过节一样,大家都好高兴啊,我也好高兴,你们带了什么吃的?”
宋远舟拎起一个塑料袋:“我带了气泡水、威化饼干、燕麦蛋糕、鱿鱼丝、地瓜干。
”
纪明川不甘示弱地打开他的书包:“我这里有海苔、混合坚果、酸奶、牛肉干、烤面包片……还有巧克力。
”
楚天青有些不好意思。
她从抽屉里拿出一包核桃仁:“我……我只带了一包核桃……”
纪明川若有所思:“你想帮我补脑吗?”
楚天青笑出了声,又急忙解释:“不是的,这是……我上次去听讲座的时候,汤老师担心我早饭没吃饱,送了我一袋核桃仁。
我觉得这个包装挺好看的,就一直没舍得拆。
”
纪明川低头翻开了自己的书包,把一堆东西都掏出来,堆到她的桌上:“那你今天吃我的吧。
”
“吃我的,”宋远舟也把他的那些零食放在了楚天青的桌上,“我还带了三瓶气泡水。
”
纪明川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