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3)
楚天青很信任况志豪,她曾经给他讲解过自己的模型,他确实很聪明,也明白了她的改进方法,但她从没告诉过任何人她在参数设计上的巧思,因此,她直接提出这个问题,也断定他答不上来。
会议室一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讲台。
况志豪依旧平静:“楚天青的问题非常好,她提出的问题,是我们这次模型优化中最具挑战的部分之一。
”
他看向楚天青,眼神不再温和,带着一点疏远的距离:“我们知道,每一项参数优化都不是某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它建立在大量实验记录、算法改进、调试接口的基础之上。
”
他的英语口语非常流利:“楚天青在调参过程中做出的努力,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像是特意给她一个台阶。
他继续解释:“所以,这一次技术突破,是我们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它确实是在我们的合作中完成的……”
他说得温和而体面,不描述具体细节,只用团队合作的名义掩盖他和楚天青之间的纠纷。
气氛变得更加微妙了。
导师是巴西人,只听得懂英语和葡萄牙语,其他几位老师、同学和研究员也来自不同国家,表达习惯也是因人而异。
楚天青心里暗想,如果她只会埋头做实验,却不懂得在必要的时候开口,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成果,那她还真就只能吃这个哑巴亏。
她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放在桌上的笔记本,脑海里闪现了这几天整理过的代码。
她花了那么多时间,从最初的模型搭建到后续的一次次优化,全是自己独立完成。
每一个变量的调整,每一次误差的修正,每一行程序代码的改进,都是她亲手写出来的。
她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功劳被别人抢走。
她也没忘记,过去这一周,她和纪明川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工作。
白天做实验,晚上回到宿舍以后,还要整理实验数据,为明天的工作做好准备。
她和纪明川都很辛苦,况志豪不该抹杀这一切。
况志豪很聪明,他不会和她讨论技术问题,只会把话题转移到科研协作上。
这样一来,她的疑问,就像是一次不懂分寸的试探。
况志豪想做一个体面人,但她已经不想继续体面下去了。
楚天青站直身体,再次开口:“这不是你说的团队合作,这个项目,从构思到实现,整个过程都是我独立完成的。
我负责调试设备和编写代码,纪明川负责整理和分析数据,我们两个人合力协作,才取得了重大进展。
”
她语气平稳:“我感谢实验室在资源上的的支持,但我也必须说明,为了方便整理资料和记录进度,从项目开始的第二天起,我每天都会写邮件,把当天的模型思路、调参过程和问题总结发送给我的导师方怡雯。
”
她从包里拿出手机,点开屏幕,展示给前排的助教:“所有邮件都保存在官方邮箱系统里,附带完整的附件。
”
会议室内有几位同学低声议论了起来。
楚天青的语调没有任何波动:“所以,况志豪,我希望我们能尊重各自的成果。
”
纪明川也在这时开口说:“我可以作证。
我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