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豆角焖面(3/3)
谁天天吃的,我爸又不是天天做面,他昨天早上做的蟹黄汤包,前天做的鸡蛋饼,再前天……”
胡一齐:“别说了,我感觉你在凡尔赛。
”
打闹过后,楚瑾钰还是挺有东道主的风范,知道他们都没吃饱,将家里零食和水果都翻出来放到茶几上。
“吃啊,刚刚跟我抢成那样,现在假客气什么。
”楚瑾钰指着零食说。
“不吃,我要留着肚子等中午的好吃的。
”胡一齐说完才想起来问,“叔叔人呢?”
“估计买菜去了。
”楚瑾钰猜测。
四个人把早餐吃的碗盘丢进洗碗机里后也没其他事干,于是坐在沙发上一起开黑打游戏。
等到楚易文回来时,刚开门就听见家里热闹得不行,他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就见胡一齐丢下手机冲过来。
“叔叔我来帮你提!”
楚瑾钰见胡一齐游戏都不打了就跑过去接他爸手里的菜,觉得这家伙也太狗腿子了。
“不用,你们玩去吧。
”
都已经到家里,几步路的功夫楚易文还不至于需要人帮忙拎东西。
“叔叔,你早上做的面太好吃了,特别香,好吃到我差点咬到舌头。
”
胡一齐见他不让帮忙,重新拿起手机打游戏的同时嘴巴也没闲着。
他不提早餐还好,一提楚瑾钰立刻开口告状:“爸你是不知道,他们几个抢我早餐吃!”
“不知道你们会来那么早,不然我就多做点早餐。
”楚易文以为昨天干了体力活,几个孩子会像自家儿子一样睡懒觉。
“叔叔你别听楚瑾钰瞎说,我们没抢,就是尝了点他的早餐。
”胡一齐睁着眼睛说瞎话。
楚瑾钰:“一尝尝走大半盘那种吗?”
两个人拌嘴时,手里这局游戏结束,四人很有默契地没有再开游戏,而是走到厨房里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楚易文想到平常做饭时,他家儿子很少会想到进来帮忙,见几个孩子都挺积极,便将剥笋皮剥蒜的活交给他们。
今天这顿饭主要是为了品尝昨天大家挖的冬笋,因此腌笃鲜肯定少不了,另外他准备再做个文思豆腐、冬笋炒五花肉。
带冬笋的菜就这三个,另外再来道红烧鱼、蜜汁鸡翅、孜然牛肉、手撕包菜、辣椒炒蛋,以及他儿子爱吃的薯粉团。
叶其林他们忙着剥笋剥蒜时,楚易文已经开始处理买回来的咸肉、腊肉以及昨天钓的那几条鱼。
时间差不多时,他先将鲜肉焯水去腥,再将泡在水里的咸肉捞出来进行焯水,两种肉全部焯好水就可以加姜片葱结一起放入砂锅中先炖上。
砂锅里的肉得小火炖一个小时左右,这个时间楚易文没闲着,将几个孩子剥出来的冬笋一部分切滚刀块,一部分切片,还有一部分切细丝。
“哇——”
在看到楚易文将冬笋切成和头发丝差不多的细丝时,胡一齐下意识屏住呼吸,直到他切完才敢发出惊呼。
叶其林也被他这手刀工给震惊道:“叔叔你太厉害了!”
“感觉五星级大厨都不一定有叔叔你这个刀工。
”商时贸真心夸赞。
别说他们,就连楚瑾钰都有些震惊,没想到他爸刀工竟然这么厉害。
几个孩子那敬佩的眼神让楚易文很是受用,忍不住炫起技来。
当然,炫技这种事成功了面上有光,要是翻车了就很尴尬,因此他注意力很是集中。
在看到他开始切豆腐时,前面叶其林他们还没多想,在感觉有些不对时,胡一齐最先举起手机开始拍。
横切八十八刀,竖切一百八十八刀,整体还算完美地将豆腐切完,楚易文暗暗吐出口气,将切好的豆腐先放入沸水中加盐焯十秒去腥,再捞出来放入凉水中备用。
“哇!好细的豆腐丝!”
在凑近看到凉水盆中细如发丝,根根分明的豆腐时,胡一齐觉得这简直是艺术。
“叔叔,你是不是要做文思豆腐?”商时贸看着那细得能穿进针里的豆腐,想起一道菜。
楚易文点头:“对,你吃过文思豆腐?”
“没,我只吃过根据文思豆腐改版的菊花豆腐,不过没叔叔你切得那么细。
”商时贸说着说着心里已经期待起来。
胡一齐这个吃货听到自己没吃过的菜,立刻好奇起来:“菊花豆腐好吃吗?是什么味道?”
“还可以,就是把豆腐切成菊花的形状,再配上高汤,主要就是吃个高汤的鲜和豆腐的嫩……”
商时贸在跟好朋友们描述菊花豆腐时,旁边楚易文已经掀开砂锅,将滚刀块的冬笋和百叶结下去汤中,没多久肉鲜味混着笋特有的清香,以及百叶结的豆香伴随热气从砂锅的排气孔里源源不断飘出,简直能馋死个人。
这还不算完,随着楚易文在旁边的灶台开始煎鱼做红烧鱼时,厨房里又多出浓郁的鱼鲜味。
“好香啊!我口水都快下来了……”胡一齐闻着厨房里诱人的香气,不夸张地说,感觉嘴巴要是多张开一会,口水真能顺着嘴角流出来。
叶其林和商时贸比他稍微好一点,但视线也都落在砂锅上,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想品尝。
腌笃鲜菜如其名,随着笃的时间越长,鲜味更加浓郁,别说他们三,就连楚瑾钰这个天天在家吃他爸做饭的人都有些受不了。
四个孩子明明被馋得不行,偏偏还舍不得从厨房离开,看得楚易文有些好笑。
等到红烧鱼出锅时,他特意拿碗夹了点出来,让他们尝尝味,顺便解解馋。
“叔叔你烧的鱼真好吃,我就喜欢这种表皮焦焦的,里面鱼肉又嫩又入味的鱼。
”
胡一齐话落,商时贸接着道:“叔叔你做的鱼一点都不腥,不像学校食堂的鱼,有时候连鱼鳞都没刮干净,吃起来腥味根本压不住。
”
楚易文想到自家儿子之前也说过食堂难吃,现在听到他说鱼鳞都没刮干净,觉得怪不得孩子们都不爱吃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