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3/3)
不适合播种。
说实话我对节气并不清楚,只是这里没有化肥,也就一年一季而已,我并不在乎早几天晚几天。
不像前世,一块田一年轮两三次收了这个种那个,总是在抢种抢收。
而且我的田都在溪边,不用担心灌溉,也不必等雨天。
先是补了屋顶,又修了放置杂物的小屋。
又砍了一棵树,比照着窗子打了几扇可以往外推的窗,我不喜欢以前那种支起来的格子窗,打不进光,房间里黑乎乎的。
多余的木材打了两把椅子一张桌子,淘汰了屋子里那两把摇摇晃晃的凳子。
又用下脚料打了一张小矮桌和四个配套的小椅子摆在院子里。
我的手工很粗糙,当然我比不了父亲那种专业的水平。
我只是不太认真的学了几年,做不到精致,只是尽可能的把所有东西打磨圆润光滑。
等我把房子收拾的差不多的时候气温也回暖了。
花了几天的时间播种,小米,黄米,高粱,玉米,一样一样都料理妥当。
又开了一块地,细细耕了,修好田埂,种了一畦韭菜,一畦菠菜,一畦油菜,一畦香菜,几垄小葱,半亩萝卜,两亩黄豆,剩下的地方留着种土豆和地瓜。
田种多了,问题也出来了。
种的时候没什么,也就累点,一边担水一边种,但种完以后也面临着浇水问题。
总计六七亩地,虽说就在溪边,但老是担水也会把人累死。
正在犯愁,还好下了一场雨,不大,淅淅沥沥下了一天,足够把地浇透。
雨后上了山。
呵,我发现有两个词真的不错:雨后蘑菇,雨后春笋。
转悠了半天,收获颇丰。
几只山鸡,几只野兔,一只狍子,还有两只火红的狐狸。
看来我做陷阱的功夫颇有长进。
山鸡、野兔和狍子拿麻绳捆了塞进袋子里,再加上采来的半袋蘑菇和挖的半袋春笋塞了满满一背筐,两只狐狸关进笼子提在手上,第三次去葫芦镇赶集。
野味仍是卖给餐馆,得了五吊钱。
两只狐狸卖给了一个过路的商人,得了三十两银子。
我知道那两只狐狸很值钱,那么漂亮完好的皮毛,但是无所谓了,这些钱足够我用了。
好不容易买齐了需要的材料,又一次来到粮店,买了半袋花生米和一包四季豆的种子。
我喜欢吃花生。
前世的时候父亲特意把家中最好的半亩地留出来种花生,种出来的花生一个也不卖全部留给我吃,而每次都是母亲或者哥哥亲手给我炒熟。
提着花生口袋,心里一阵阵抽紧。
水车。
前世见过很多,当时村里的水车还是父亲亲手打造的。
实验了很多次,花了很多天,凭我半吊子的水平终于做成了一个小小的水车。
装在溪边,修了水渠,引了水就可以自动浇灌了,总算不用再挑水挑到肩膀发麻。
在炕头暖着的土豆苗和地瓜苗培育的不错,随时可以栽种。
先种了一畦四季豆,再种土豆和地瓜,后又开了一亩地种花生。
告一段落之后甩甩手,看着多日来的劳动成果心满意足。
终于得闲,掖了砍刀上山打柴。
这几日没时间来设陷阱,也没什么收获,一连走了几个都是空空的。
重新设了陷阱,又采了一些蘑菇才背着干柴回家。
小米捞饭,炒蘑菇。
吃饱喝足,睡过午觉去除草。
玉米才三寸多高,嫩生生的,很是喜人。
而一个湿淋淋的人形物体正趴在一片玉米苗上,看地上的水迹应该是从小溪那边爬过来的,此时正昏迷不醒。
“喂!你没事吧?”蹲下身想伸手拍一拍那人肩膀,还没碰到就被一只手扣住了喉咙。
只是扣住,那只手并无力收紧。
“敢让第三个人知道我的存在,要你的命!”那人回头,威胁的话还未说完就再次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