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对照组(2/3)
深处挖掘:“不是斗篷,是有扣子的。
对,前面好像有一排扣子,颜色很深,黑乎乎的。
帽子?帽子很大,把他头都包住了,帽檐压得低低的,就露了个下巴尖。
材质?好像不是特别亮,有点厚,风吹起来哗啦哗啦响,不是那种软塌塌的塑料布。
”
她越说越投入,当天晚上的细节也在述说中渐渐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苏心婉快速记录,同时嘴里也复述着,以便洛云琛更为精准地把握人物特点:“有扣子的分体式雨衣,材质较厚,风吹有声。
大帽子,帽檐压得很低,露出下巴。
”
洛云琛在画纸上勾了几笔,继续提问:“对了,下巴是圆的还是尖的?肤色白不白?有没有留胡须?”
王桂香努力回想:“下巴?说不好是尖还是圆,应该是比较平吧,皮肤颜色不黑也不白,没有胡子,刮得挺干净的。
”
洛云琛迅速在背影的轮廓上添加细节。
他用炭笔侧锋快速扫出雨衣厚重、略显硬挺的质感,在肩背处画出被风吹鼓起的褶皱。
接下来,他用精准的几笔勾勒出覆盖整个头部的硕大雨帽轮廓,只露出一方窄窄的下巴。
帽檐压下的角度处理得极其微妙,营造出一种强烈的隐匿感。
“王大姐,”洛云琛指了指画中雨衣的腰部位置,“您刚才说他推车时手臂绷直,用力很大。
那,雨衣的袖子是不是被带起来一些?在雨衣的袖口里面,或者他弯腰推车时,雨衣下摆被风吹开一点的时候,您有没有看到他里面穿的衣服?”
这个问题问得很巧妙。
它没有预设答案,却精准地指向了物证,死者指甲里藏着的蓝色纤维。
王大姐皱紧眉头,眼睛死死盯着洛云琛画中那个背影的袖口和下摆区域,仿佛要穿透时光和雨幕。
“里面穿的衣服?”她喃喃自语,“雨太大了,黑乎乎的袖口,袖口……”
她突然眼睛一亮,“啊,袖口,我想起来了!他推车那一下,胳膊抬起来使劲,那雨衣袖子往上蹿了一截。
”
“里面露出来一截袖子。
”王大姐语气肯定起来,“是蓝色的,就是那种工厂里常见的、洗得有点发白、但还是很厚实的工装布的蓝色。
对哦,就是工装,我厂里那些男工都穿的那种。
”
她越说越清晰,这个被深埋的视觉碎片终于被唤醒。
“深蓝色工装布的袖子,在雨衣袖口下露出一截。
”苏心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迅速而准确地记录下这个细节。
洛云琛手中的炭笔没有丝毫停顿,立刻拿起一支蓝色水彩笔,在画中人物推车绷紧的右手臂的袖口处,用精准而克制的笔触,添上了一小段从黑色雨衣袖口滑落出来的、厚实的、深蓝色的工装衣袖口。
这抹蓝色在整体压抑的黑色雨衣背影中,显得异常刺眼。
“自行车。
”
洛云琛将话题转向关键物品,“您还记得那自行车的样子吗?二八大杠还是二六女式?车把是直的还是弯的?车后座有东西吗?比如货架、工具箱、或者绑着什么东西?”
“二八大杠!肯定是男的骑的那种大车。
”王桂香这次回答得很肯定。
“车把么,是弯把的,就是那种老式弯把。
后座……后座好像垫了点什么,看着挺厚实的。
”
王桂香突然拍了下大腿,“对对对!好像就是我们家属院里不少家长送孩子,怕后座硌得屁股疼,专门在上面铺了海绵垫子,还缠上棉布。
”
“二八大杠,弯把,后座有厚垫子。
”苏心婉一边记录,一边看向洛云琛,眼中闪着光。
这个细节太重要了!
这说明凶手自行车后座经常载人。
洛云琛精神一振,迅速在画中自行车的后座位置,用肯定的线条添加了几笔,让它看起来更柔软些。
“最后,雨鞋。
”洛云琛将灯光稍微调亮,聚焦在画纸下方,“您说看到他穿雨鞋,是那种高筒的黑色胶鞋吗?鞋面有没有什么特征?比如说,反光、泥渍?”
王桂香感觉自己脑子里沉睡的记忆被唤醒了,说话声音不由自主地大了起来,带着种兴奋:“对,是黑色高筒的胶雨鞋,鞋帮挺高的,快到小腿肚了。
那天晚上到处都是泥,他鞋上肯定沾了泥,不过雨大,路灯又暗,看不太清。
”
说到这里,王桂香停了停,抬起头努力思考:“反光?好像,好像鞋头那里走路时偶尔会有点反光?可能是水吧?也可能鞋头有块胶皮特别亮?这个我不能确认。
”
“高筒黑色胶雨鞋,鞋头或特定部位可能有反光。
”苏心婉在笔录本记下这些话。
洛云琛在画中人物的脚部,用简洁的笔触画出高筒雨鞋的轮廓,并在鞋尖位置用炭笔轻轻擦出一小片模糊的高光,暗示可能的反光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工作室里只有炭笔的沙沙声、苏心婉轻柔的询问与记录声。
姜凌与李振良他们屏住呼吸,一丝声音都不敢发出。
眼前的一切让他们看得有些目眩神迷。
这就是技术的魅力。
洛云琛平时看着没个正形,没想到工作起来这么专业。
他不断添加细节刺激证人的记忆,又快速将这些细节表现在画像上,聚精会神的模样还挺是那么回事。
很快,一幅极具信息量的画像逐渐成型。
最终呈现在素描纸上的,并非一张清晰的面孔,而是一个在凄风冷雨中踽踽独行的背影。
一件厚重、扣紧、被风鼓荡的黑色雨衣,包裹住全身。
雨衣下摆、袖口处有一抹亮眼的蓝色。
一个硕大、帽檐深压的雨帽,彻底遮蔽了头部和面容,只留下一方下巴、一个充满隐匿意味的轮廓。
紧绷的手臂用力推着一辆老旧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车把弯曲。
自行车后座的铁架上,是一个厚厚的海绵厚布垫。
他的脚下蹬着一双沾满泥泞的高筒黑色胶雨鞋,鞋尖在昏暗的光线下似乎反射着一点微光。
人像的整个姿态传递出一种压抑、匆忙、目的明确且极力隐藏自身的气息,完美融入了那个罪恶的雨夜背景。
洛云琛放下炭笔,轻轻吹去纸上的浮屑。
他凝视着这幅没有面孔却充满张力和信息的雨夜独行图,满意地笑了。
他站起身,将刚完成的画像从绘图板上取下,放到王桂香面前,微笑道:“王大姐,谢谢您!您提供的细节非常关键。
根据您说的,我画了一幅人像,您看看,还有什么要改的?”
王桂香低头细看,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嘴里发出夸张的惊叹:“唉哟,画得可太好了!太像了,太像了,那天晚上我看到的那个人,就是这样。
”
苏心婉将记录得密密麻麻、条理清晰的笔录本整理好之后,这才侧过头看向画像,轻声道:“洛老师,这个背影,虽然没有脸,但感觉比很多有脸的画像更有压迫感,信息量也一点不少。
”
洛云琛走到窗边,看着被雨水洗刷过的街道,脑子里闪过师父林卫东说过的话。
——有时候,一个人极力想隐藏的东西,恰恰会通过他无法完全控制的姿态、动作和他随身携带的物品暴露出来。
想到这里,洛云琛转过头来,看着一直沉默不语,现在专注盯着画像看的姜凌,展颜一笑:“师妹,你觉得怎么样?有我师父几分功底?”
姜凌觉得,洛云琛还是专注工作的时候比较可爱。
一回到现实,就不讨人喜欢了。
看到姜凌不说话,洛云琛自鸣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果然师父说得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