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杂工(3/3)
背,看上去卑微又可怜。
王老板斜着眼睛看向小毛,颇有点居高临下的姿态:“从你工资里扣十块。
”
小毛眼睛一亮:“好。
”
王老板嘴角勾出一道笑,笑容看着有几分阴森:“想躲懒?”
小毛慌忙摇头:“不不不,碗洗完了,厨房也收拾干净了。
”
王老板抬腿踢了他一脚:“滚回去!”
小毛抱着狗飞快地进了餐馆。
整个过程非常短暂,只有几分钟。
可是,一股说不出来的熟悉感,将姜凌的脚步钉牢在地面。
王老板那张脸,还有那个沉默不语的瘦小身影,组合在一起,给了姜凌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他们是谁?
混乱的记忆碎片在她脑中飞速翻滚。
重生回来之后,姜凌深知记忆里那些罪犯档案不可能跟自己一辈子,更多在磨砺犯罪心理学画像理论的应用,降低前世记忆的依赖度。
可是今天,这种莫名的熟悉感让姜凌警惕。
因为这代表,可能有新的案件发生。
好不容易结束一个难缠的案子,可以稍微休息一下,没想到又冒出这种感觉。
姜凌叹了一口气,在脑海里快速搜索着。
是受害人?
没有找到相关图片记录。
是杀人犯?
没有找到相符的罪犯照片。
那到底是什么?
姜凌沉思之际,梁九善开口说话了:“这个老板下手真狠,不是个好人。
”
梁七巧犹豫了一下:“可是,他同意收养那条狗。
”
梁九善扫了一眼餐馆旁边小巷里停着的那辆三轮板车,悄声道:“看见那辆板车没?那个铁笼子应该是装狗的,这个老板收狗、杀狗、卖狗肉。
”
姜凌神情一凛。
收狗、杀狗、卖狗肉?
这几个词,触动了姜凌的记忆。
前世的确有一个案子,与虐狗有关。
那是一个始于1996年、终于2008年,历经十二年的连环杀人案。
死者下手黑,手段残忍。
反侦察能力极强,从未查明真实身份。
用麻绳勒死目标,并在死者嘴里塞一根剔干了血肉的骨头。
凶手因此得了个令人不寒而栗的代号——黑骨。
真实姓名?未知。
户籍?未知。
社会关系?几乎为零。
死者全是些臭名昭著的虐狗、偷狗、卖狗肉的人。
第一个案子发生在1996年4月,一个因残忍杀狗方式在小圈子里出名的偷狗贼,被发现勒死在偏僻河边或荒废工地,脖子上缠绕着麻绳,绳索深深勒进皮肉。
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再然后,死者范围开始扩大,发展到那些因为吃狗肉而闹出过争执纠纷、或者被举报过虐狗行为的小贩、摊主……受害者越来越多,手段也从最初的勒毙,渐渐发展出更多的花样,越来越残忍,越来越显示出对“虐狗者”的极端憎恨和报复性发泄。
警方曾投入巨大警力,但“黑骨”如同真正的幽灵,没有固定居所,没有稳定职业,没有可靠的目击者,甚至没有清晰的画像。
他总是在一个地方犯案后就彻底消失,利用的往往是当时户籍管理和社会监控的空白地带。
关于他的唯一比较清晰的推测信息,是早期一个外围接触者提供的:非常年轻时就出来混迹,可能在餐馆、屠宰场之类的地方打过工。
最后,黑骨在某次试图抓捕时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他点燃了藏身的窝棚引发大火,最终葬身火海。
由于现场烧得几乎没剩下什么,加上他本就是个身份不明的黑户,DNA检测在那时还远未普及,这个令人胆寒的连环杀手,最终成了一份带着悬案标记的、残缺的的罪犯档案。
姜凌记得自己当时在整理这份档案时内心涌起的复杂情绪。
死者劣迹斑斑,但临死前都经受过虐待与折磨,黑骨以正义者自居,警方无能为力,最终凶手身份成迷,结局令人唏嘘。
不过,现在是1994年,黑骨还没开始杀人。
也许,是自己过于敏感了?
姜凌眼前再次浮现出那个短褂男子的眼神。
店老板踢狗时,他第一时间冲出来,显见是个爱狗的。
他是谁?是顺来餐馆的杂工吗?
他很年轻,很沉默,也很老实。
如果王老板的店里卖狗肉,那小毛收养这条野狗,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想到这里,姜凌再次看了一眼招牌,顺来餐馆,距离商业中心银泰广场只有两、三百米距离。
梁九善在市局“实习”过一段时间,看到姜凌这个表情,整个人都警觉了起来,凑到姜凌身旁问:“凌姐,怎么了?这个老板有问题?”
姜凌摇了摇头:“没事。
”
姜凌带着他们继续往前走,脚步恢复了之前的节奏。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心思已经完全不在吃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