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结案(3/3)
得扭曲力量的纵火者,变回了一个被巨大愧疚淹没的孩子。
他嚎啕大哭,身体剧烈地抽搐着,用头一下下撞着审讯椅的扶手。
“范师傅他给我饺子吃,他给我饺子吃啊!”他哭喊着,声音破碎不堪,“我不是人!我不是人!”
他猛地抬起头,涕泪糊满了瘦小的脸,绝望地看着姜凌,眼神里充满了哀求和无尽的悔恨:“火起来的时候,我看到烟从那窗户往里灌。
我,我闻到了烧焦的味道。
好像还听到,听到了咳嗽声。
我害怕,我想去喊,想去救的。
可是,可是火太大了,烟太浓了,我不敢,我跑了!”
他再次把头深深埋下去,哭声变成了压抑的、濒死般的呜咽,“呜……是我害死了范师傅!是他给我饺子吃,他给我饺子吃啊……”
姜凌和刘浩然沉默着,审讯室里只剩下孙小海撕心裂肺的痛哭和沉重的喘息。
刘浩然的笔停在记录本上,照片里那个烧焦的饭盒,此刻显得如此刺眼。
姜凌的眼中也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痛色。
真相残酷地摆在面前:一个承受了太多冰冷的灵魂,在寻求“被看见”的疯狂中,亲手烧毁了曾经给予过他一丝温暖的人,也彻底毁了自己。
刘浩然在记录本上沉重地写下:供认纵火动机及过程。
确认对范师傅死亡非直接故意,但存在放任。
打开审讯室大门,面对几双探寻的眼睛,姜凌简要汇报:“孙小海承认了纵火。
动机是长期被欺凌、被忽视后,寻求扭曲的力量感和存在感。
范师傅的死是意外,他没想到火势蔓延那么快,浓烟会直接灌进去。
”
姜凌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案发前,范师傅曾在他被责骂后心情低落时,将自己的饺子分给他吃。
他想救人,但被火势和自身懦弱吓退,最终逃离。
他彻底崩溃了,对范师傅的死……悔恨至极。
”
短暂的沉默笼罩着团队。
没有欢呼,只有沉重的叹息和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画像精准地锁定了目标,空间地理完美印证了推断,审讯策略成功击穿了心理防线——这无疑是团队专业能力的胜利。
然而,胜利的滋味却如此苦涩。
刘浩然看着孙小海被带走的、那瘦小佝偻的背影,又想起审讯时他那绝望的哭喊,胸口堵得难受。
他想起了陈安平。
同样是压抑的灵魂,一个被及时拉了回来,在烟火气里找到了新生;另一个,却在绝望中点燃了大火,也毁掉了曾经给予自己温暖的无辜生命。
刘浩然的声音有些低沉,“孙小海和陈安平太像了。
如果我们,如果我们能早一点……”
姜凌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扫过每一个团队成员——李振良眼中的沉重与思考,周伟紧锁的眉头,郑瑜难得的沉默,以及范威那老刑警的复杂感慨。
“是啊,太像了。
”姜凌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力量,“这就是我们心理画像的意义。
不仅仅是破案,更是要去理解案件背后的原因。
我们不仅要抓住罪犯,更要知道他为什么会犯罪。
陈安平是幸运的,我们及时伸出了手。
孙小海……是我们迟到了。
”
姜凌看向孙小海消失的方向:“但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
我们的工作,不仅要打击犯罪,还应该在犯罪发生之前及时发现、及时制止!”
她转身面向团队,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沉稳:“结案报告,不仅要写清事实,更要写透孙小海的动机和心理轨迹。
”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声音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李振良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杆:“组长,报告里关于心理动因和社会背景的部分,我和浩然一起负责,一定写透、写深。
”
“好。
”姜凌点头,“周伟,空间地理分析部分,尤其是3号起火点的行动难度与孙小海体型的必然关联,是你的强项,务必严谨清晰。
”
“是!”周伟重重点头。
刘浩然:“我会整理好孙小海供述中关于范国平给他饺子、点火时看到灯光、闻到烟味想救人却退缩的心理,特别是他崩溃时的悔恨。
”
范威看着这群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沉声道:“抓紧时间,尽快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和报告。
给死者家属,也给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
众人散去,各自投入工作,办公室的灯一直亮到深夜。
窗外又开始渐渐沥沥地下起了秋雨。
姜凌坐在桌前,翻开应璇玑教授主编的《犯罪心理学》,开始认真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