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筹建(1/3)
弄丢了超市的钱,张春华被暂时停职,整个人像游魂一样,见人就扯着诉说着自己的委屈与痛苦。
她想不通啊,当了二十多年财务,她一直谨慎小心、爱岗敬业,怎么就被停职了呢?单位的钱,明明是银行弄丢的,怎么最后受苦的、承担责任的却是她呢?
接到到市局□□接待室电话,通知她案件已经侦破,钱被追回时,张春华的腿还是软的。
当姜凌将一个装着五千元现金的牛皮纸信封轻轻推到她面前时,她根本就不敢接,憔悴的脸上写着难以置信的惊喜。
“张大姐,”姜凌的声音温和而亲切,“您存在银行的钱已经追回来了,这里是五千元,您点点。
”
“追……追回来了?”张春华缓缓伸出手,指尖颤抖着,紧紧攥着那个装钱的信封,仿佛只要一松手,那钱又会消失不见。
忽然,她似乎想到了什么,猛地抬头,一把揪住跟着一起过来的超市经理的胳膊:“经理,你看到了吧?钱不是我保管不利,是银行弄丢的,现在警察帮忙找回来了!不是我的错,不是我的错!”
胖胖的超市经理也很高兴,并没有介意张春华的态度,笑着说:“是是是,我看到了。
这件事不是你的错,你可以回来继续上班。
”
张春华转过头看向姜凌,眼神里依旧带着惶恐:“姜警官,钱是回来了,可、可往后呢?以后这钱,还能还能存银行吗?”
这朴素的疑问,直指案件背后更深层的社会信任危机。
这不仅仅是张春华一个人的疑问,更是千千万万普通储户在听闻此案后,心底无法驱散的阴霾。
姜凌伸出手,轻轻盖在张春华冰冷颤抖的手背上:“能存。
银行,依然是存钱最安全的地方。
这次,是银行让坏人钻了空子。
但这个空子,已经被堵上了。
”
看着张春华迟疑不定的眼睛,姜凌放缓了语速,字字清晰:“银行已经在彻查整改,加强守卫。
我们警察,也会死死盯着,绝不让第二个罪犯得逞!您放心,钱稳稳地存在银行里,谁也偷不走。
”
“真……真的?”张春华的声音依旧颤抖,但内心的恐惧终于被姜凌话语中的力量抚平,多了一丝希望与信任。
“真的!”姜凌用力点头,眼神不容置疑。
张春华定定地看着姜凌,看了许久,仿佛要从这年轻女警官的脸上找出最终的答案。
终于,她长长地、带着巨大疲惫和一丝释然般吐出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起了那个牛皮纸信封,紧紧捂在胸口。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仿佛要把这些天来所受的委屈都宣泄出来:“终于把钱找回来了!姜警官,您不知道,钱弄丢了,我被超市停职了,走在路上都能感觉到有人在我背后指指点点,我,我冤枉啊!”
姜凌看向超市经理,态度恳切:“这钱,是银行内部系统出了漏洞,并不是张大姐的问题。
请你们做好后续安抚工作,不要寒了老员工的心。
”
经理有些愧疚,连连点头:“是是是,这次是我们超市误会了张姐,回去之后我会和老板商量安抚事宜。
请警察同志放心,也很感谢你们,回头我们就来送锦旗,谢谢,谢谢你们!”
送走千恩万谢的张春华和超市经理,姜凌站在走廊的窗边,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久久无言。
追回赃款只是第一步,重建被银行漏洞毁掉的信任,还需要各方努力。
银行在梁九善的帮助下很快堵上了银行漏洞,梁九善的星盾科技公司也在晏市打响了名号。
不少金融机构慕名而来,帮助维护、检修现有系统。
赃款一部分被追加,另一部分被魏高利用掉了,银行主动承担起责任,所有储户的钱一分不少地回到各自账户。
市局发布公告,主动说明案情,并通过新闻、报纸等媒体,安抚广大市民的心。
一桩金融盗窃案引发的社会危机,顺利解除。
市局小礼堂被临时布置成了庆功会的场地。
红底黄字的横幅透着喜庆,桌上摆着茶水和瓜子、花生、苹果,参与“7.16”系列金融盗窃案侦破的干警们济济一堂,脸上都带着破获要案的振奋。
钟局红光满面,声音洪亮地做了开场,高度赞扬了全体参战干警的辛勤付出和卓越智慧,尤其点名表扬了姜凌带领的心理画像小组和临危受命的编外技术顾问梁九善。
“……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型犯罪,我们的同志没有退缩,没有墨守成规!特别是姜凌同志,敏锐洞察,精准画像,大胆引入技术外援,为我们打开了侦破此类案件的新思路。
还有我们的小梁同学,后生可畏啊,用过硬的技术本领,硬是从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子海洋里,把那个‘鬼’给揪了出来!这充分说明,我们公安队伍,是能打硬仗、敢打新仗、善打胜仗的队伍!”
掌声热烈响起。
坐在后排的梁九善被点名,有些不好意思地微微低下头,耳根泛红,但脊背却挺得笔直。
姜凌坐在前排,神色平静,只在目光扫过梁九善时,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
轮到姜凌做详细汇报。
她没有过多渲染过程的艰辛,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案件本身带来的深刻启示上。
“各位领导,同志们,7.16案的成功告破,固然值得庆贺,但它更是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我们未来将长期面临的严峻挑战。
”
姜凌的声音清晰有力,瞬间让会场安静下来。
“魏高利,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劫匪或小偷。
他利用的,是银行系统本身的漏洞。
这些漏洞,在传统犯罪分子眼中或许毫无价值,但在魏高利这样的技术型罪犯眼里,就是银行不小心遗漏的、标明了房间号的钥匙!”
“这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犯罪模式正在兴起。
它隐蔽性强,犯罪成本低,影响范围广,破坏的是整个金融系统的信任根基,它的威胁远超传统犯罪。
”
姜凌的目光扫过全场。
“面对这种犯罪,我们的行为画像技术,必须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