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3)
刚刚推开门,就看见一个方脸的姑娘穿着羊皮夹袄,正在收拾东西,旁边还有她爸妈在帮她铺床。
两位老人看动作也就是四五十岁,但皮肤黝黑,脸上的沟壑不少,手指粗大,一看就是经常劳作的人。
她看见林颖热情的打了招呼:“你好,俺叫王培芳,培土的那个培,芳就是芬芳的芳,旁边这是俺爸俺妈。
”
林颖能听出来王培芳的陕西口音,也能看出这个姑娘挺开朗的。
林颖先是和王培芳的父母打了声招呼,然后自我介绍道:“叔叔阿姨好,我叫林颖,双木林,新颖的颖,我也被分到了这个宿舍。
”
王培芳的父母带着些来自黄土地淳朴,他们看着穿着熨帖白衬衫,黑色麻瓜毛衣,外头还罩着黑色呢子外套的林颖讪讪的笑了:
“好好,都好,你是芳儿的舍友吧,都是大学生啊,看起来真精神,以后你们俩可要好好相处啊。
”
“当然,我们是舍友嘛。
”林颖寒暄道。
随后,对面王培芳看到了邵明远,神态中有些好奇。
林颖开口介绍:“这是我丈夫,邵明远。
”
王培芳一点惊讶都没有,只是说:“你结婚了啊,那还能考上,真不容易,当时和我一起考的朋友,就是因为结婚了,她婆家硬是不让她出去,最后没考成。
”
这时候王培芳的父亲忽然拉下了脸:“说什么呢,人家家里的事情,是你能说的吗?以后少跟外人说这些。
”
王培芳无所谓的笑笑,不再提了,问起了林颖的专业:“我是数学力学系的,你呢?”
林颖:“我也是,所以是一个专业的在一个宿舍吗?”
“不知道啊,宿舍里也没写。
”王培芳说。
邵明远将东西放下,道:“一般情况下是,但人不够的话,也会混宿舍的。
”
林颖看邵明远默默给她选了个不靠近门,也不靠近暖气管道,早上还有阳光照到的上铺,挺满意的走了过去。
这架子床看上去是新的,就连床板也都像是刚刚从厂子里送出来的一样,林颖和邵明远和合力将被子和褥子拿了上来,然后一个人在上头,一个人在下头合力开始铺床单,套被套。
铺床不难,林颖很快就搞定了,邵明远坐在宿舍里的凳子上,开始帮林颖拿东西出来。
“现在用的衣服我就放你柜子里了,稍微薄一点的,就还放在箱子里,你到时候要用的话拿出来就行。
”邵明远道。
林颖坐在上铺,开始观察整个宿舍,不是上床下桌,整个宿舍呈长方形,门口有一张大桌子,应该是供大家学习的,靠墙摆着一个两个大柜子,一共六个格子,用来放衣物什么的。
再往后,就是三张架子床,上下铺都住人,再往外,没有阳台,只有一扇窗户,能看见窗外的湖水和现在还光秃秃的树。
说实话,景色是很不错的,林颖感觉自己这个位置真的是个赏景的好位置。
没一会儿,宿舍里又有人推门进来,是新室友。
进来的姑娘梳着双麻花,个子不高,看上去只有一米五几,脸圆圆的,看上去也就不到二十岁的样子,但她手里还抱着一个孩子。
这孩子不大,看上去也就是不到一岁的样子,大概跟苏贝贝那个孩子差不多大,再看一下进来的这个姑娘,可能还比苏贝贝小。
她脸颊有两坨高原红,身后还跟着一个剃着小平头的青年,大概一米七几这样子,手上却已经满是茧,有点类似于王培芳的爸妈。
“你们好,我叫赵萍,后头是我爱人赵强。
我们是从西北戈壁滩来的,火车都坐了好久,还以为要迟到呢,没想到赶上了。
”
林颖和王培芳一起跟赵萍打了招呼。
王培芳有些好奇的看着赵萍怀里的孩子问:“这是你儿子吗?”
赵萍笑了一下回答道:“对,是我儿子去年六月份出生的,叫大宝,赵大宝。
”
林颖看着赵萍问:“你也是数学力学系的吗?”
赵萍摇了摇头:“不是啊,我是会计系的。
”
“哎,你们老家都是哪儿的呀?”赵萍问。
王培芳用带着口音的方言说:“就安西的,刚我还想着你说你从西北来的,咱俩都是一个地儿的,但感觉你好像比我要更偏西北一点。
”
“我是本地的。
”林颖回答。
赵萍将孩子递给身后的丈夫,开口道:“我本来是去那那边插队的,我老家其实在南边儿一个小县城,估计你们也没听说过,叫曲水。
后来就嫁在西北了,去年听说要高考之后,我赶紧就报名了,谁知道就这么考上了。
”
林颖听完之后还蛮佩服赵萍的,苏贝贝是知道马上要高考,提前准备了,所以才能在怀孕坐月子之后考上大学,但赵萍看样子是完全没有准备过,身边也没有什么复习资料,居然能够在那样子荒芜的地方,复习短短一个多月,然后参加高考,考上最好的大学,这是真学霸。
赵萍说这些的时候,后面的赵强有些不太高兴。
他把孩子抱起来递给赵萍问:“你看孩子是不是不开心?”
赵萍仔细一闻就知道不对:“孩子尿了,该换尿布了,你从那个袋子里把尿布拿出来,我给他换。
”
宿舍里的味道开始变得有些不太好闻。
宿舍挤了这么些人,再加上外头冷,窗户也没打开,稍微来一点异味就很明显。
一时之间宿舍里的人都有些沉默,刚刚还热热闹闹正在寒暄的宿舍变的安静,只剩下孩子哇哇的哭声。
赵萍也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马上就好,马上就好。
”
王培芳不怕得罪人问赵萍:“你要在宿舍里养孩子吗?”
她问这话意图很明显,就是不乐意,都是年轻姑娘,王培芳不在意舍友结婚,甚至可以不在意舍友有孩子,但她介意舍友把孩子带到宿舍里来。
在她的认知里,大学就是学习的地方,不是养孩子的地方,她实在是想象不到自己在学习的时候身边还有一个孩子需要喂奶。
赵萍听出了王培芳的言外之意,摇了摇头:“当然不是,就是今天带着,过两天他就跟他爸回家了。
”
林颖皱了皱眉头:“那为什么还要把孩子带过来这一路上可不容易。
”
别说现在了,就算是高铁飞机都很发达,到处都可以打车回家的年代,带一个孩子出门都是不容易的。
大人舟车劳顿都很难熬,更何况是这么小的孩子,绿皮火车从戈壁滩坐车到北城可是很长的距离,这一路上都要小心孩子会不会出问题,甚至要警惕海拔的转变会不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如果赵萍真的对孩子好,她一开始就不应该把这么小的孩子带过来。
赵萍叹了口气:“我也不想带着,但大宝还没断奶,家里也没有奶粉这种东西,我是想着带过来看能不能买到奶粉。
”
林颖不知道是赵萍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又或者她说的是一半真一半假,但林颖能看出来,她的确是不想带着孩子的。
想想也是,她考上了最好的大学,前途一片光明,怎么会愿意带着孩子呢?
不是林颖不喜欢小孩子,纯粹是孩子在这种时候只能是拖累,赵萍要上课,最大的精力要放在学习上,带着孩子,她还怎么学习呢?
赵强一听赵萍这话开始说:“明明就有一个十八号楼是家属区,可以养孩子,我看你就把孩子带着就完了嘛,我一个大男人什么都不会,连换尿布都不熟悉,你让我怎么看这个孩子?
一个月也就是少十几块钱补贴,你再省省不就行了。
咱就不住宿舍了。
到时候我也能跟你沾光,一起在北京住着。
”
林颖听到赵强的话,就知道把孩子带过来,估计是赵强的意思。
赵萍有些冷脸:“咱能不说这事儿了吗?那十几块钱不是钱吗?养孩子需要多少钱?就那么一点点钱够吗?咱们如果住那个家属楼。
咱孩子连饭都没得吃了。
”
听赵萍的语气,这住家属楼,还要交钱的吗?
也是,本来学校给学生就只划分宿舍就好了,现在要单间,原本能住六个人或者八个人的地方只能住一个人,怎么想都是不划算的。
家属区本来就是单独为已婚知青设立的,要住就要额外交钱也正常的。
赵强跟着赵萍一路过来到北城这个大城市,早就不想回去了。
家里那破地方连水都要沉淀了再喝,要不然满嘴都是沙子,根本喝不下去,就算是处理过,沉淀过,烧过,依旧有一股去不了的苦味儿和咸味儿,弄的他的舌头苦咸苦咸的,现在回想起来舌尖还萦绕这这股子味道,实在是让人恶心。
他最讨厌的就是一望无际的戈壁,什么都没有,就算是树,也都差不多的,一个个直愣愣的,像是要往天上长,但从远处望过去,却还是低矮的不行。
戈壁哪有北城这么好?那么大的车站,还有小汽车,一路上过来能见到的都是整整齐齐的楼房。
还有这学校,跟逛园子似的,多漂亮的。
哪怕是宿舍楼,楼里面也有自来水,水质比他们家好了,不知道多少。
他回去了能干啥?不还是种小麦种玉米,一年到头的劳作,也种不出来个啥。
哪有城里好?
他刚刚拉着那人,仔细问了个半天。
说是这大学生每个月都有差不多二十块钱的补贴。
就光是每个月的粮票就要三十多斤了。
一个工人一个月也就是三十来块钱的工资,二十多斤的粮票。
大学生啥都不用干,只用上课居然还能拿这么多?在家里辛苦一年,又能赚多少钱?说不定还比大学生在学校里给的补贴少呢。
赵萍真的是很无奈,她知道赵强打的是什么心思,但是她真的接受不了。
“那家属楼一个月就要十二块钱,咱哪里有这十二块钱?你是不是没打听清楚,给我们的这二十块钱里边,有十几块都是伙食费直接打到食堂里的,剩下也就是五块钱,用来买生活用品,像是牙膏书本等等。
剩下的一毛钱都没多的。
我一个人的补贴怎么可能养得了三个人?”
赵萍越说越急促,她难道不想和孩子一直待在一起?难道不想带着孩子?那不是真的不能带吗?
看着赵萍的火气出来了,那边儿的王培芳的父母开始劝和。
“哎呀,小夫妻两个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的,不要这么大的火气了,有什么事好好商量,咱们都是一样的人,忽然出了一个大学生,那是增光添彩的事儿,是祖坟冒青烟了,还要要求什么呢?”王培芳的妈妈说。
赵强最不乐意听别人念叨这些,好像他就配不上赵萍一样,尤其是在他老婆的同学父母面前,实在是丢脸。
“反正我也没有回去的车票,我就和孩子不走了。
”赵强也是个倔性子的人,从母小时候常骂他是个倔驴,恨不得给他改名叫做赵驴,现在赵强就是不愿意回去,太想着他就算是赖,也要赖在大城市。
赵萍叹了口气开始认真的说:“其实最开始你真的没有必要跟我进城的,我都说了,如果你把孩子放在家里,我会给他打生活费的,就算是这二十块我拿出去和人换,一个月只用十块钱,我也会对孩子负责任的,那是我肚子里出来的肉,我怎么可能不管呢?
“但是我真的做不到一个人养三个人,我的补贴就只有二十块钱,你要在这里住,咱就只能去住那个家属楼,一个月十二块钱,刨掉这十二块,就剩八块钱吃喝,这八块钱要怎么能保证咱们一家三口人的吃喝呢,你也不想一想?到时候咱们都得喝西北风去。
我到底要说多少遍,我不会抛下你?”
说到最后,赵萍十分无奈,她也知道赵强为什么跟过来,赵家不是什么富裕的人家,那地方也种不出多少粮食,赵家全家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
知道她考上了之后就害怕她这个知青儿媳儿回城之后和别人跑掉,所以才非要让赵强跟着她过来,知道她具体的位置,让她周围的人也知道她是已婚。
听着赵萍最后一句话,赵强才不相信呢。
要不是当时赵萍插队的时候,那边实在是没什么好人家。
赵萍又怎么会嫁给他呢?
打成赵萍偷偷报名高考开始。
他爸妈就叮嘱着一定要把赵萍看住了,这次也是为什么他们舍得出这个车费,让他陪着赵萍来北京。
他才不想好生生的媳妇跟别人跑了呢,到时候丢下他和孩子两个人,到时候他岂不是这辈子都找不到这么好,这么出息的媳妇儿了。
“你抛不抛下我,我都是要待在北城的。
这地方这么好,我才不想回去,我感觉一个月二十块钱养活咱们三个人绝对是够的,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会觉得不够?”
赵强非常执拗。
赵萍觉得真的跟他说不通这个道理。
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