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紫虚证道诰(1/3)
开篇
混沌初开,鸿蒙肇始,天地未分,如鸡子般浑沦。
清阳之气上浮为天,浊阴之气下凝为地,阴阳交感,万物化生。
道家修行,旨在逆天地之流,夺造化之机,以达超凡入圣、与道合真之境。
《玉清紫虚证道诰》,集道家千年修行智慧之大成,以玄奥口诀为引,开启通往玉清紫虚妙境之途,蕴含无上大道,为修真者之无上法门。
第一篇:澄心观性诰
人心繁杂,如乱麻交织,妄念纷飞,遮蔽真性。
欲入修真之门,先当澄心。
寻一静处,跏趺而坐,闭目敛神,摒弃外界诸般纷扰。
心中念起,不嗔不迎,以旁观者之态观之,如观飞花落叶,自然而然。
心清则性显,性明则道基可筑。
“心若止水,念似飘萍。
澄心观性,真性自呈。
”
此诀旨在使修真者明悟心为万法之源,唯有澄清内心,方能窥见本性之光。
如同浑浊之水,静置沉淀,清水自现。
修真者需于日常行止中,时刻警觉,守护此心,不令其为外境所染,如此,真性方可渐渐彰显,为后续修行奠定根基。
第二篇:抱朴守真诰
朴者,先天之质朴;真者,本初之真性。
修真之士,当抱朴守真,摒弃后天之伪饰与繁杂。
以纯真之心,体悟天地自然之道。
心守一处,不为外物所诱,如婴儿之未孩,天真无邪,与道相亲。
“抱朴守真,心无杂尘。
归真返璞,道气长存。
”
抱朴守真,乃回归生命初始之纯净状态。
在纷繁尘世中,修真者应保持内心之质朴,不被世俗之欲念所左右。
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坚守真性,使道气常驻心间,滋养身心,为修行注入纯粹之力。
第三篇:吐纳灵息诰
天地之间,灵气充盈,吐纳之法,可采天地灵气,养自身浩然正气。
于清晨日出之时,面向东方,吸清气入体,使清气沿督脉上行,至百会,再下行至丹田;呼浊气外出,浊气自口中吐出,如云雾消散。
一呼一吸,绵绵若存,调和阴阳,滋养脏腑。
“吐纳灵息,气贯乾坤。
吸清呼浊,身健神存。
”
通过吐纳灵息,修真者与天地之气相呼应,吸纳天地间之精华,排出体内之浊气与病气。
如同天地之新陈代谢,使自身气机顺畅,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精神饱满之效,为深入修行打下坚实之体魄基础。
第四篇:周天循行诰
人身小宇宙,自有周天循环。
任督二脉,如环无端,为气血运行之要道。
修真者以神为导,以气为引,使气沿督脉上行,过尾闾、夹脊、玉枕三关,至泥丸宫;再沿任脉下行,归于丹田,周而复始,循环无端。
“周天循行,气走龙蛇。
打通任督,超凡入阶。
”
周天循行,是修真者激发自身潜能之关键。
当气在任督二脉间顺畅循环,如同江河贯通,气血畅行无阻,身体机能得以极大提升。
此过程需修真者以坚定之意志与敏锐之感知,引导气之运行,逐渐打通周身经络,为进一步修炼奠定经络基础,是迈入更高修真境界之重要阶梯。
第五篇:炼精化炁诰
精者,生命之基,炁者,先天之灵。
修真者节欲保精,以意导精,使精化为炁。
精满则炁足,炁足则神旺。
通过特定之功法,使精在体内转化为炁,充盈于经络脏腑之间,滋养身心。
“炼精化炁,固精为基。
精炁互化,神焕光辉。
”
炼精化炁,是对生命能量之升华。
修真者深知精之宝贵,通过节制欲望,固精养元,而后以意念引导,使精转化为更为精微之炁。
此炁充满生机与活力,能焕发出精神之光辉,提升修真者之生命层次与精神境界。
第六篇:炼炁化神诰
炁聚则神生,炼炁化神,为修真进阶之关键。
修真者以炁滋养元神,使元神日益清明。
于静定之中,观照内景,以炁为桥梁,沟通元神与天地。
神炁合一,光明内照,元神渐显神通。
“炼炁化神,炁神交融。
光明内耀,元神焕荣。
”
炼炁化神,是将先天之炁与元神相融合,使元神得到滋养与壮大。
在静定之境中,修真者以炁为媒介,连接自身与天地之能量,使元神沐浴在光明之中,逐渐焕发出强大之神通与智慧,为迈向更高修行境界做好准备。
第七篇:炼神还虚诰
神者,灵明之体,炼神还虚,使神回归虚无之境。
破尽虚空,与道合一,无我无物,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此时,修真者超越时空之限制,遨游于太虚,体悟大道之真谛。
“炼神还虚,虚空粉碎。
与道合真,超凡绝类。
”
炼神还虚,是修真者突破自身局限,与道合一之至高境界。
在这一境界中,修真者打破虚空之束缚,消除自我与外界之分别,融入大道之洪流。
此时,其生命形态与精神境界发生质之飞跃,超凡脱俗,成为与道同存之永恒存在。
第八篇:明心见性诰
心为万法之宗,性乃先天之体。
修真至深处,需明心见性。
以智慧之剑,斩断烦恼之丝,洞察本心,见自本性。
本性如明珠,虽为尘垢所覆,然一经擦拭,光芒自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明心见性,慧剑斩缠。
洞察本心,真性昭然。
”
明心见性,是修真者对自我本质之深刻洞察。
通过不断修炼,提升智慧,以智慧之力斩断烦恼之根源,从而明了本心,见到先天之真性。
此真性乃修真者之根本,知晓真性,方能在修行路上不迷方向,直抵大道本源。
第九篇:阴阳调和诰
天地之道,阴阳而已。
人身亦有阴阳,阴阳平衡,则生机盎然;阴阳失调,则百病丛生。
修真者以阳补阴,以阴济阳,使阴阳交感,水火既济。
“阴阳调和,水火既济。
平衡身心,长生可期。
”
阴阳调和,是道家修行之重要理念。
在人体中,阴阳体现在诸多方面,如脏腑、气血、经络等。
修真者通过修炼功法,调整体内阴阳之气,使其相互协调,达到身心平衡之状态。
身心平衡,则生命力旺盛,为追求长生久视奠定基础。
第十篇:五行生克诰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相生相克,构成万物之循环。
修真者明五行生克之理,以五行之理调和自身脏腑。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金克木,木克土,土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