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自食恶果 敏锐如他,听完于行……(1/3)
敏锐如他,听完于行的讲述,他抓住了非常重要的一点,“你说工部侍郎李大人的孙子带你斗蟋蟀的?”
见于行点头称是,皇上的脸色就阴沉起来。
能指挥动二品工部侍郎,背后那人之人可不容小觑。
想养废一国太孙,图谋可不小。
他立刻让人将引着太孙不学无术的宫人都抓起来严加审讯。
看到手下递上了的密报,皇上气笑了。
查来查去这些人就咬死了主使是皇后的景仁宫里的一位姓冯的公公,此人好赌成性,水平又极高,在宫人中名号极响,人送外号牌局诸葛亮。
后头太孙杀出重围,被人送外号“牌局小诸葛”还是呼应了冯公公的名号。
在宫中的时间漫长又难捱,宫人们多多少少都赌一点,一来打发打发时间,二来给生活找点乐子,水平不好的就总来找冯公公这取经。
这冯公公别看好赌,为人却极好,对来求指点的宫人也不藏私,因而他的徒子徒孙众多。
而冯公公正是太孙身边福延公公的干爹。
那冯公公好巧不巧,昨儿已经吞药自杀了。
至于他自杀还多少跟太孙有些牵扯。
因为昨儿他让自己干儿子福延牵线,跟太孙对赌了一局,结果竟被比自己小了足足两个甲子的小儿打败了,虽然只是棋差一招,但是败就是败了。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想不开,回去就吞了药,等发现时大罗神仙也救不活了,线索就这样中断了。
这一看就是那人放出的迷魂阵。
用屁股想一想皇后怎么会害了她的亲孙儿。
皇后什么人,皇上比谁都清楚,失了儿子疼得都快失心疯了,对这失而复得的孙子简直奉若珍宝,怎会图谋不轨?授意冯公公的一定另有其人。
这样一想也是,既然对方敢将爪牙伸过来,一定是做了万全之策,明面上这些宫人不过是虚晃一枪,实际上布下这一切的早已经藏起狐狸尾巴来了。
显然这条路可走不通。
不过这可难不倒皇上,他也是积年的老狐狸,深谙尔虞我诈,既然此路不通,他就换一条路走,来个引蛇出洞。
于是转天他直接撤了李大人孙子伴读的名额。
这在皇上这许是随口一句话的事儿,可对李大人来说就是赤裸裸的打脸。
落在群臣眼里,就是李大人失了圣心,被皇上厌弃了。
都说人走茶凉,被皇上这样打脸,李家门庭立刻冷落下来。
往日里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门房忙得都要跳脚。
这下好了,一天下来,门前连个车辙的痕迹都没有,真是应了那句:门前冷落车马稀。
这种从云端跌到谷底的感觉着实不好,李大人接着就大病一场。
皇上做的这么明显,他焉能不知是因何恼怒了皇上。
一定是孙儿引着太孙斗蟋蟀惹来皇上不喜,如今孙儿被撵回来就是证明。
说实话这事儿他本不想干,更何况还要将自己亲孙子搅进来,可贤妃娘娘不依啊。
她手握着他贪赃枉法的证据,他只能听命于她。
这还是多年前他一时昏了头,见钱眼开,在负责建桥时中饱私囊了一部分钱款。
没想到被贤妃的走狗揪住了,这把柄就落到了她手里,不过这些年来一直相安无事,她也没让自己做什么。
可突然有一天她派人找上自己,竟是知道自己孙儿跟着太孙当伴读,要他孙儿引着太孙斗蟋蟀。
为官多年,他也不是傻子,知道贤妃这是想让太孙不思上进,耽于玩乐。
可这是贤妃的命令,由不得他说个“不”字,不然惹恼了贤妃,岂会有好果子吃。
他可以推说说自己孙儿贪玩,但是绝不能被人知道自己贪墨。
贤妃也一定深谙这一点,知道他两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