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举世闻名第五天(3/3)
丽卡……校园之中,学生们在教学楼旁的草坪上,迫不及待地讨论着最近轰动全球的热点话题。
“天啊,昨天的新闻你们看了吗?我非常喜欢猫猫头农场的荔枝,以后超市都买不到了,太悲伤了!”
“我的上帝,现在应该关注的是这个吗?难道不是应该关注对生态有害的冰草?”
“那个又不关我什么事……”
“而且新闻上的冰草对生态真的有危害吗?我总觉得不像。
”
欧洲……某公司午休时,员工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小声说着话,其中几人正在讨论今天的新闻。
“阿美丽卡发布的制裁令你们知道吗?”
“切,我才不信阿美丽卡政府的发言。
类似的事以前也不是没有出现过,轻描淡写就过去了,哪像现在那么大动干戈,里面肯定有内情。
”
“哈哈,英雄所见略同。
一个治理盐碱地的冰草而已,哪儿算得上威胁国家安全。
担心的话,不引进就好,根本用不着封杀。
听说,他们还把农场老板都抓了。
”
“你们说的都好有道理,那到底是什么原因?”
周围其他员工也被这场讨论吸引凑过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可能就是给华国一个下马威!”
“或者猫猫头农场得罪了国际那几个农业巨头。
”
“又或许这个农业科技公司掌握了颠覆世界的农作物或者新技术!”
“听起来太酷了——”
……
任务倒计时:15天,远在医院病房的楚芃麦继找到改造钥匙的方法后,又在小红、妖皇和系统的辅助下找到了蒙蔽植物眼睛方法。
他使用维塔碱基编辑技术,让根瘤菌与妖皇的分身油瓜成功共生。
就这样,楚芃麦完成了自己厚得可以订成好几本书的论文初稿,里面记录了全部的实验记录,有部分他犯过的错误,也有他找到的正确答案。
时间太仓促,他也来不及整理,就拜托系统通通送回国内,交给他最信赖的导师——刘院士。
盐碱地研究中心。
实验室里的刘院士看着新闻,对自己的学生楚芃麦止不住地揪心。
早知道当初就把对方留下来写论文了,去什么国外,有什么好去的?
唉……人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会追忆当初的美丽。
他现在看楚芃麦的论文都觉得没那么面目可憎了。
楚芃麦的论文……咦,怎么多了一份文件?
刘院士盯着电脑里多出来的没有名字的文档,打开一看,里面第一句话便是:亲爱的导师,这是我从阿美丽卡秘密发回来的文件哦~
文档继续往下拉,刘院士地铁老人看手机脸,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他的学生梦游写了几本书吗?真是又臭又长。
但继续往下看,他的表情越来越严肃,拿起旁边的实验设备就开始检验书上所说的内容。
熬夜通宵看小半本书,他第一时间拨打国家安全局的电话,将论文上交。
这个东西太重要了,留在他这里不安全。
他们中心前段时间才抓出个暴露楚芃麦的内鬼,谁知道还有没有另一个内鬼……
这一天晚上,华国农学界和生物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和顶级科学家被紧急召集在一起,研读这份乱七八糟的论文。
伴随着书页翻动的声音,有的人止不住地皱眉:“这不可能!固氮作用,尤其是与禾本科作物的共生,是植物科学领域的圣杯。
无数顶尖实验室投入巨资研究数十年,依然进展缓慢,怎么突然就被这么个籍籍无名的人拿下了?”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附和:“没错,全世界研究了那么久,连让大豆固氮效率稳定提升都难以做到,他怎么可能让所有作物都实现?”
有人开玩笑说:“除非他是一株植物,自己研究自己。
依我看这份乱七八糟的论文肯定是伪造的。
”
主持研讨会的国家安全局负责人,轻声打断众人的质疑:“并非籍籍无名,楚先生是海盐二号冰草,以及腾龙一号高蛋白玉米的核心研发者。
”
这两者都以高蛋白闻名……众人脸上不由多了几分认真,低头看起这份堪称“异想天开”的论文,质疑逐渐专业化。
“他是如何解决根瘤菌与非豆科作物细胞间的识别和信号交流难题的?”
熬夜后有些憔悴的刘院士:“第78页是识别,第85页是信号交流,第111页是建立通道……”
“结瘤后的固氮效率呢?XX实验室也实现了让烟草与根瘤菌结合,但固氮效率极低。
”
正在看论文的范院长抢先一步说:“第135页,小楚还没有找到最佳比例,特别是不同作物的最佳比例可能不同。
他试验过30%,40%,50%甚至更高的固氮效率,发现固氮过高会消耗大量光合产物导致减产。
”
……
随着研讨会时间的推进,质疑声渐渐消失,转变为赞叹之声。
有的人跃跃欲试:“有实验室吗?我想亲自验证固氮酶活性。
”
有的人自愧不如:“不得不服老,看看,人家才二十五岁,少年英才啊。
”
有的人兴奋:“这份论文给了我灵感,我好像找到现行研究的突破口了。
”
有的人苦笑:“这篇论文整理后发表的话,多少人的研究成了一纸空文。
”
有的人担忧:“这简直是在抢夺神灵的权柄!它会不会彻底扰乱全球氮循环……”
有的人感慨:“没想到,我们会是第一批见证历史的人……”
有的人欢呼:“世界农业的大变革就要来了,我可太期待了,哈哈哈哈!”
散会之前,国家安全局负责人十分郑重地问:“各位专家,你们说的我也不太懂。
我只想确定一件事,这份论文的真实性如何?”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给了一个保守的答案:“如果能看到那株实验油瓜,它的真实性就毫无疑问了。
”
没看到,真实性显然要打一些折扣。
熟知国人中庸脾性,负责人双手合十,眼神锋利如刀:“我明白了。
”
……
在楚芃麦被捕后,华国迅速成立了由国家科技部牵头,外交部、商务部、司法部、国家安全局参与其中的营救行动小组。
他们最初制定的方针是避免事态升级,以保障楚芃麦的人身安全为首要目的,尽可能通过常规途径平安将对方带回来。
一开始也确实如他们所愿,但不知道为什么,阿美利卡政府最近突然发了疯,莫名其妙将事态升级,搞得他们一头雾水。
直到他们收到通知,经专家组鉴定,楚先生已成功攻克根瘤菌异源重构技术……
众人:!!!!!!
阿美丽卡政府肯定了解到楚先生的研究出的技术,索求无果,双方甚至起了争执,事态才会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
单纯的高蛋白玉米和能应用在所有作物上的固氮技术,完全是两个概念。
若是后者,阿美丽卡方铁了心要把人留下来,那么一切常规手段都徒劳无功。
小组负责人国家科技部的大佬想起几十年前在国外被扣押的科学家,眼中寒光闪过:“他们以为我们还是当年贫弱的华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