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祁开(2/3)
加澄水的12000,30000多瓶了。
”将定金入完账,庄启祥算了下。
看起来好像不多,但这都是稳定的客户,只要不出问题,除澄水的几个镇后续都可能会继续扩大生产。
而且去年还是他们到处打电话,想尽办法才拉来两笔订单,今年已经有人会主动来参观了。
庄启祥算着,总觉得这创办一个新单位就跟养孩子一样,一点点拉扯大,每一点成长都让人感到欣慰。
就是孩子大了,惦记的人也多了,没几天他家里就一连迎来两位客人。
早上他来上班,路上又碰见一个,弄得他进单位的时候脸都是板着的,比平时还要严肃。
严雪那边其实也有人找,只是没庄启祥这边多,毕竟她在中心只是个副经理。
但有些事去年还好挡,今年恐怕就没那么好挡了,她还是找上了庄启祥,“中心明年得招人了。
”
“人手不够?”庄启祥其实也在担心这件事,毕竟明年的订单比今年多了一半还多。
果然严雪点头,“多10000多个罐头瓶得清洗、消毒、装培养基,至少三月里和四月里得雇两次临时工。
”
“这个好办,跟局里的家属队说一声就行。
”县林业局也是有家属队专接各厂和参地的临时工的。
不好办的是另一件,严雪说:“长期工也得招两个,今年我还打算继续研究用锯末子种植,郭长安也想试试木耳菌种能不能杂交。
”
“木耳菌种杂交?”严雪还想继续研究锯末子种植庄启祥不意外,让他意外的是后面这一句。
“对。
”严雪给了他肯定的答复,“他说水稻都可以杂交,想试试木耳可不可以。
”
水稻的优秀品种就是通过和野稻杂交得来的,而刚好,木耳也分二代菌种和野生菌种。
培育中心搬到县里后,严雪和郭长安甚至专门上过山,收集当地的野生木耳提取孢子,发现跟金川那边的也是有细微不同的。
而培育中心既然专做菌种培养,就是要反复试验,培育出最优质的菌种用于推广和售卖。
只不过要做研究和试验,工作就多了,现有的人手肯定不够,最少要再招两个长期工负责一些杂事。
就是招人的口子一旦开了,有些事就不那么好拦了,庄启祥沉凝了面色,“你想招两个啥样儿的?””最少有一个高中毕业读过书。
“严雪说,“我还想再带个技术员出来,明年咱们就要同时负责四个镇的基地了。
”
高带娣虽然什么都会干,也干得很好,但她没法教别人,要下林场,还是得再带个人出来。
而相比于年龄偏大又读书不多的,年轻且受到了系统教育的人往往学习能力更强,更容易上手。
这个庄启祥也知道,但越是要读过书的,就越绕不开那些来找他的人,他总不好去林业局外面招工。
那样就要惹众怒了,林业局那么多职工家属的就业问题还没解决呢,竟然去解决局外人的。
他望着严雪沉吟片刻,“你也知道有人一直想往中心塞人,这事儿你怎么看?”
“看人吧。
”严雪说,“虽说能往咱们这塞的家里都有点门路,但也不是所有家里有门路的人都不愿意做事。
”
最主要的还是县里跟林场不同,知识青年是一个外流的状态,他们也没有办法想招谁就招谁。
但到底谁愿意做事,庄启祥并不了解那些人,也无从分辨,闻言不禁又皱起了眉。
倒是严雪看着笑了,“庄经理您也不用为难,到时候都叫过来,一起参加个面试不就得了?”
“面试?”这个词对庄启祥来说显然太过新鲜,他并不是很能理解。
“就是当面测试。
”严雪解释给他听,“人怎么样,能不能做事,总得我们看看,比较比较,再挑个最合适的。
”
虽说面试也不能避免所有问题,但一个人是真想来上班,还是只想来混日子,还是可以看出来的。
这么说庄启祥就懂了,“确实是个好主意,怎么也不能招个不做事的进来。
”
他们本就缺人,再招个大爷在那摆着,人使不动,活还得自己干,那何苦来哉。
庄启祥忍不住看了严雪一眼,“到时候你多费费心。
”他发现这姑娘脑子是真好使,而且有急智。
严雪点头应下,想一想,神色又多了几分郑重,“庄经理,我还有件事想和您商量。
”
“你说。
”庄启祥已经习惯认真面对严雪给出的想法,闻言甚至不觉坐直了些。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是说如果有可能,不管是长期工还是临时工,能不能给有缺陷的人一点机会?”
严雪眼神写满真诚,“比起那些想走门路进来的人,或许他们才更需要这份工作。
”
这让庄启祥想起了郭长安,想起了高带娣,想起两人不输任何人的技术和能干,想起两人不依不靠靠双手吃饭。
他神色不禁肃穆起来,沉吟半晌,才给出严雪一个答案,“我会尽量跟局里争取。
”
这种做事一板一眼的人一般不会轻易许诺,一旦许了,就一定会想办法做到。
严雪也是看他没有对郭长安和高带娣表现出异样,才跟他提,闻言笑意从眼睛里漾开,“谢谢。
”
很快那几个想塞人的就收到了消息,一听说还得面试,都有些懵,搞不懂面试是什么东西。
庄启祥已经从严雪这里领悟到了新话术,“来找我的人太多了,推了哪个都不好,干脆一起测试下,挑个最合适的。
”
严雪这边也是,再有人过来问,就说想来的人太多了,等过几天一起搞个面试。
郎月娥在旁边看她笑盈盈将人应付走,问了句:“这主意是你想的吧?”
他们庄经理做事行,但缺乏变通,哪像严雪,一肚子鬼点子。
严雪只是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路上滑,真不用我送你回去?”
结婚三个月郎月娥就有了,消息确定时她眼圈都红了,她妈也急吼吼从澄水跑了过来。
嘴上说着没了也好,可当初被康培胜打掉那个孩子还是成了郎月娥的遗憾,郎妈千叮咛万嘱咐,就怕闺女再伤一次心。
还好这次她并未所托非人,郭长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