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新品(1/3)
之前改液压系统换下来那些配件,机械厂全交给祁放处理了,就放在祁放负责这个车间。
集材50全都要上山,没法给他做研究,局里还特地调了台RT-12过来,供他使用。
但这些东西看着多且杂,每一个东西位置在哪,祁放却都了然于胸,要是有哪里不对,一眼就能看出来。
他迅速把几个配件恢复到原位,扫一眼其中的空位,“这边缺一个液压泵。
”
接着是另一边,少了两个液压马达,还有一些管路、控制阀,加起来足有二十来个。
“这是遭贼了?”听祁放说东西被动过,严雪第一反应还以为是吴行德。
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万一丢东西只是个幌子呢?
“不清楚,还得再看。
”祁放将东西放下,又上了那台RT-12。
知道事情要紧,严雪放下小肥仔,也跟了过去,“有没有被动过?”
“看着不像。
”祁放已经将液压系统全都检查了一遍,“不过我也没留什么,每次试完,立即就拆了。
”
机械厂人多眼杂,他怎么可能留下痕迹,反正他记得住,拆了下次也能原样装回去。
这台RT-12上面就是个装到一半的液压系统,谁来也看不出来。
为了以防万一,祁放把其他地方也检查了一遍,检查完下来,“这个人还是得想办法揪出来。
”
不管是不是跟吴行德有关,随随便便就进他的车间拿东西,谁知道还动过他什么?
祁放可容不下眼皮子底下有老鼠,何况他还有研究要做,更不能放这么个人躲在暗处。
不过两口子都沉得住气,谁也没表现在脸上,带着小肥仔出去的时候,还如常跟门口的警卫打了个招呼。
晚上又去刘卫国和周文慧家吃饭,吃完还玩了会儿,才抱着犯困的小肥仔回来。
等屋里就剩下两口子,严雪泡着脚,“你要研究的东西,厂里没人知道吧?”
“应该没。
”祁放淡声说,“我只说要研究下怎么改得更好。
”
“那会不会有影响?”这事要真跟吴行德有关,以后可就更不方便了。
“再看。
”祁放神色还算平静,还帮严雪添了点热水,“我已经研究出些眉目了,就差几个零件得改。
”
之前那几个控制阀他始终觉得不好,可要换,现有的这些型号又都不合适,搞不好得想办法自己设计。
添完刚放下水壶,严雪倾过身,握了握他的手,“咱们慢慢来,不着急。
”
距离一切结束还有两年,比起原书中,他已经走得很快很稳了,甚至还在做改进。
祁放顺势也回握了她,“嗯。
”顿一顿,又过来揽住她,轻轻揉了揉她的头。
至于要怎么把人揪出来,祁放心里应该有数,严雪也就没多说。
毕竟对方行迹都露出来了,要抓也不难。
果然没几天,这事就有了结果,还闹得挺大,只是结果跟严雪和祁放预料的都不太一样。
并不是吴行德不死心,又搞了什么小动作,而是厂里两个烧锅炉的工人偷东西出去卖,偷到了祁放这。
冬天厂里要烧锅炉取暖,而烧锅炉就会产生炉灰渣,厂里专门有一辆带车斗的手推车,用来往外面倒炉灰渣。
车斗不算大,但依旧能装二三百斤。
两人偷了厂里的零件,就藏在车斗里,上面盖上炉灰渣,炉灰渣本就重也没人会注意。
而且不只是零件,因为这年代黄铜值钱,收购站三块多一斤收,连电线他们都偷,偷完割掉外面的塑料皮拿去卖。
就是没想到他们已经挺小心了,基本都是挑那换下来的废弃零件拿,拿完还把东西摆一下,尽可能看着像没少,还是被祁放发现了。
甚至是往外推炉灰渣的时候当场被抓到的,人赃并获。
事后一审,两人还没少偷,足够判刑了,在林业局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连着好几天下属各单位都在开会说这事。
人宣判游街那天,卡车还从培育中心门前经过了,两人胸前全挂着大牌子,上写“盗窃犯”。
严雪没出去看热闹,也不知道这事跟吴行德无关,到底算不算一件好事。
距离最后一次听到吴行德的消息已经有三年多,这个人就好像彻底死心了,三年里都没有再出现过。
但他跟祁放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只要祁放过好了,有能力了,第一个要倒霉的就是他。
所以只要他能做到,也一定会死死踩着祁放,不让祁放有爬上去针对他的机会。
如果有可能,严雪当然希望这个人消消停停的,直接等到一切结束一起被清算。
但人不能有侥幸心理,该做的防范还是得做。
不过因为这件事,祁放倒是又得了局里一次表彰,表彰他及时发现,为局里为国家减少了损失。
就是眼瞅着就要到年底了,各局都得往市里报先进,汤书记这几天有些犯犹豫。
要论贡献突出,严雪跟祁放都能报一个市先进个人。
一个给市里带来了新产业,一个给市里解决了大问题。
但两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年轻,都只有二十来岁,报一个还行,两个都报,就不一定能拿到了。
总有些人更有资历,总有些人更有人脉,还总有些人觉得年轻人就得多磨磨性子,先把机会让给老同志。
所以严雪再有能力,也只能是个代理经理,上面的经理空着可以,想把她提上去,阻力绝对比空着还要大。
“真是没人才愁,有人才也愁。
”汤书记忍不住跟瞿明理感慨,“以前你都是怎么处理的?”
瞿明理当然是不看年龄资历,只看贡献,但当时情况又不一样,“我那时不是还没往县里报吗?”
主要是没来得及,他就调到县里来了,严雪跟祁放也一起调了过来。
而两个年轻人脚步从未停歇过,一直在往前走,一直在为局里立功,谁也不知道还能创造出什么。
“要不就都报上去?”瞿明理笑着提了个建议,“说不定市里明年还得用他们,都给了。
”
那可不一定,谁知道种这么多木耳,能不能全卖出去,万一明年市场饱和了呢?万一明年省里终于给拨款了呢?
汤书记正要说什么,办公室电话响了,他一接就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