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平静之下(3/3)
山货皮毛,价格比镇上的铺子公道些。
“哥,后山那片林子里,前几天不是看到有野兔新打的洞吗?还有去年晒的那些干蘑菇…”雪柠的眼睛亮亮的,带着期待,“要是能换点钱,或者换点盐巴也好啊。
”
古星河看着妹妹眼中闪烁的微光,沉默地点了点头。
家里确实需要补充些盐和灯油了。
第二天,古星河带着自制的简陋陷阱和绳索进了后山。
虽然功力尽失,但那些潜伏、观察、利用地形环境的技巧早已融入本能。
黄昏时,他带回来两只肥硕的野兔和一小捆新鲜的菌子。
隔天便是镇上的集市。
古星河背着猎物和干蘑菇,雪柠挎着小篮子,里面装着攒下的几十朵绢花,兄妹俩一同去了镇上。
集市比平日热闹许多。
在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他们找到了那个姓金的货郎。
货郎约莫五十多岁,精瘦干练,皮肤黝黑,一双眼睛却异常灵活,透着商贾特有的精明。
他穿着一件半旧的对襟褂子,货担收拾得井井有条。
看到古星河背上的野兔,老金眼睛一亮,热情地招呼:“哟,好肥的兔子!这位兄弟好本事!”他熟练地翻看猎物,检查皮毛和肉质,又掂量了一下干蘑菇的成色,报出了一个比镇上铺子确实高出一截的价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雪柠也鼓起勇气,拿出自己的绢花。
老金拿起一朵仔细看了看,啧啧称赞:“小姑娘这手艺,真是绝了!这花瓣叠的,跟真花似的!这样,这些绢花,我按最高的工钱收,再加两文!怎么样?”
雪柠惊喜地看向哥哥。
古星河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点了点头。
交易很顺利。
老金爽快地数了铜钱,还额外包了一小包粗盐和一小盒劣质但香气扑鼻的蛤蜊油,塞给雪柠:“拿着,小姑娘家,手巧更要爱惜。
”
雪柠连声道谢。
就在古星河接过铜钱准备离开时,老金的目光似是无意地扫过古星河垂在身侧、指节处带着细微旧茧的右手,又飞快地掠过他沉静得近乎死寂的眉眼。
老金脸上的笑容依旧热情,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捉摸的探究,快得如同错觉。
“兄弟看着…不像本地人?”老金一边收拾货担,一边状似随意地搭话,“听口音,倒有点…京畿那边的味道?”
古星河的动作微微一顿,抬眼看向老金。
那目光平静,却让老金心头莫名一跳。
“山里人,四处漂泊过。
”古星河的声音毫无波澜,说完,便带着雪柠转身汇入了熙攘的人群。
老金站在原地,看着兄妹俩消失在人群中,脸上的笑容慢慢敛去。
他摩挲着下巴,眼神变得深沉起来,低声自语,声音低得只有自己能听见:“京畿…鬼谷…呵,这冀州的小水洼里,掉的鱼可不太一般呐…”他弯腰收拾货担,动作麻利,货担底层一个不起眼的暗格里,似乎隐约露出半截用油布包裹着的、形状狭长的物件。
古星河和雪柠带着换来的铜钱和物品往回走。
雪柠开心地数着铜板,计划着买点糙米,再给哥哥买点补身子的东西。
古星河沉默地走着,集市的热闹仿佛与他无关。
他脑海中回放着周巡检审视的目光,还有刚才货郎老金那看似随意却暗藏机锋的试探。
这小小的村庄,看似平静的日常,水面之下,各色人等的影子,已悄然浮现。
大周的官吏,神秘的货郎,还有那隐在暗处、如同幽灵般笼罩着这片土地的“大周余孽”……他握紧了手中装着盐巴的小布袋,粗糙的触感硌着掌心。
雪柠哼着不成调的小曲,阳光落在她发间那根磨得光滑的木簪上,折射出一点微光。
古星河侧头看了一眼妹妹无忧无虑的侧脸,眼底深处那潭死水,似乎被这点微光搅动了一下,泛起一丝涟漪。
他抬起头,望向村口的方向。
老槐树下,周巡检带来的那几个差役,正与杨力说着什么,杨力点头哈腰,一脸谄媚。
远处,货郎老金挑着货担,摇着拨浪鼓,身影在尘土飞扬的土路上渐行渐远,那悠长的吆喝声隐隐传来:
“针头线脑——胭脂水粉——收山货皮毛喽——”
这声音,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小村看似安稳的日常里,漾开了一圈圈不易察觉的涟漪。
“我们该离开了。
”
喜欢饮马醉山河请大家收藏:()饮马醉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