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照拂(2/3)
此不走心,这位温俭的君子总不至于真的信了吧?
见顾至迟迟未接,荀彧手中的水囊仍然向前递着,并没有收回。
顾至便道:“荀君莫非误解了什么?我现在无病无恙,并不需要旁人照拂。
”
“并非照拂。
”
荀彧神色平和而坦然,没有丝毫遮掩之意,
“纵然身子无恙,总免不了不适与疲乏。
”
虚靠着马背的后脊下意识地挺直,顾至紧盯着荀彧,一时之间,竟分不清对方只是随口一说,还是真的看出了什么。
片刻,他悠然一笑,接过那只水囊。
“多谢。
”
荀彧只道了一句“处士客气”,便折返回到荀氏部曲的聚集地,不再停留于此。
顾至打开囊袋,饮了一口黄芪水,淡淡的甜腥味涌上舌尖,很像他现代老家楼下那家老豆浆的味道,又掺了一些中草药材独有的异味。
他不喜欢中药的气味,皱了皱眉,有一口没一口地饮着。
戴椹,又名黄芪,常用于治疗气虚血弱、乏力脱力等症,对疲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他刚才的孱弱确实是装的,恰到好处地把曹操那些招揽之语全部堵了回去。
但……最开始的那一晃,其实是真的。
死而复生的躯体,本就气血不足,容易疲乏。
接连两天的赶路与高强度的对战,对身体的消耗极大,方才那一瞬间,他的确有眩晕之感。
但他凭着强大的意志力稳定身形,并在曹操面前表演了一把顺势滑落、原地碰瓷的把戏。
方才的那一场,演技极差,却又演技极好。
所有人都没发现他的异常……除了荀彧。
顾至看向远处那一片黛色衣影,只觉得手上的水囊忽然变得无比烫手。
抱着水囊走了会儿神,再抬头的时候,便看到荀彧那边的侍从提了一个结实的布袋,交给曹昂,说了一些话。
对话声被夜风吹散,只有模糊的只言片语传入耳中。
“主家……贮藏的伤药……士兵们……刀伤……”
几个关键词,足够拼凑整句话的含义。
荀彧将荀家车队带来的伤药都拿了出来,要曹昂分发给受伤的士兵。
而在温县,曹军那些打了西凉军一个措手不及的箭矢,也是荀彧无偿提供的。
荀家车队携带的箭矢毕竟有限,在这一场战役中几乎耗损一空。
曹操只来得及让士兵捡回一些,耗损的资源并不能完全复原。
这一次,荀彧将这些伤药送出,让曹操、曹昂以曹家的名义发放,安抚军心,收买人心,半点不替自己揽功。
顾至想不明白。
史书也好,小说也罢,荀彧对曹操而言都是雪中送炭、扭转乾坤的功臣,为什么最后……得不到一个好结局。
狡兔死走狗烹,当真就是世间亘古不变的定理吗?
“小顾将军。
”一个略有几分玩世不恭的声音突然在他肘下出现,紧接着便是“嗷”的一声痛呼。
郭嘉捂着被撞红的鼻子,眼底冒出生理性的泪水:
“你这一个见面礼……未免太过别致。
”
“谁能想到,郭六还有蹲在别人脚边的癖好。
”
顾至表示他刚才真的只是手滑,若不是没感受到半点杀气,早在郭嘉靠近的时候,他腰间的剑就已经出鞘了。
“没事吧,六子。
”
顾至单膝蹲下,左手支着膝,与郭嘉正面相对,
“鼻骨撞断了没?”
“你这究竟是关心呢,还是在咒人。
”
郭嘉松手一看,还好,没流血,就是鼻梁发麻,
“小将军不如叫我奉孝……另外,我一直叫你将军,也怪生分的,不知你家长辈是否提前为你取了表字?”
顾至已经习惯了郭嘉的自来熟。
虽然疲乏的时候不太想说话,倒也礼节性地简短回应。
“未曾。
”
“那就唤你顾郎吧。
”
郭嘉效率极高地做好了决定。
眼角余光瞅见荀彧的书僮捧着一个药瓶缓缓走来,当即起身。
“炳烛是来替我送药的?多谢好意,不过你这好似是刀口药,能治跌打损伤?”
炳烛是书僮的名字,出自本朝刘向的《说苑》,有炳烛之明、皓首穷经之意。
顾至也随之起身,回首时,正巧看见炳烛露出怪异的神色。
荀彧与郭嘉是旧交,他的书僮也与郭嘉颇为熟稔。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