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谋取东郡2(3/3)
夏侯衡不熟的模样。
夏侯衡并不理会。
他动作轻缓地将臭蜚放在手心,收起木匣,目不斜视地从营帐后走出。
他朝着顾至迎面走来,没有去看顾至的神情,在距离对方还有一丈远的地方,猛地将手中的臭蜚丢出。
顾至没有躲,拿着从曹操帐中顺来的竹简,伸了个懒腰。
竹筒恰巧打中飞来的臭蜚,仿佛拍棒球一般,将臭蜚原路打回。
夏侯衡正准备观察顾至的反应,就感觉眼前一花,有什么东西咻的一下飞来,轻轻撞到他的鼻梁上。
紧随而来的,是一股感人的“芬芳”。
夏侯衡:……
顾至好似一无所觉,晃晃悠悠地从他身边走过。
直到顾至的身影消失在视线的尽头,夏侯霸才捂着鼻子走近:
“好端端的,你惹他做什么?”
夏侯衡屏着气,一把将臭蜚捉住,塞回匣中,这才大口大口地吸气。
一吸,仍是那个味,他连忙捂住口鼻。
“……那些新兵所言,倒不尽是夸大之语。
”
太邪了。
不管刚才那一下是意外,还是刻意为之,此人确实如营中流传的那般——惹不得。
顾至不知道自己在曹营众多二代的心中已经成功地妖魔化,与还未加入的张辽一样,起到了小儿止蹄的效果。
他一路回到山脚,在徐质与贾信的身边坐下,继续吃吃喝喝。
……
冀州。
渤海太守袁绍回到屋中,摔了两只玉杯,将冀州牧韩馥骂了个底朝天。
语调之尖锐,用词之毒辣,让门内的众多宾客不敢出声,更不敢多劝一句。
等袁绍将韩馥拆成“卓”“韦”“香”“复”四部分来骂,从脚后跟骂到了头发丝——换着花样全部骂了一遍之后,袁绍终于渴了,厌倦地停了下来。
他一口喝了两碗井水,再次气恼地摔碗,
“蒙昧小儿,竟然如此欺吾!”
“主公息怒。
”荀谌听袁绍祖安也听得很厌烦,温声制止,
“韩馥好行小慧,却胆小如鼷。
他的一言一行,就像鼷鼠见到了猫,惊惧之下,除了吱吱乱叫,在猫的脚背上乱爬,又能有什么威胁?”
这话正说到袁绍心坎里,让他如饮醴泉,通身舒泰。
“友若说得对,韩文才此人,无德无能,窃踞州牧之位,不足为虑。
”
韩馥是他袁氏的门生,却跟董卓一样背恩负义。
早在讨伐董卓前,韩馥就用各种手段给他添堵,如今更是变本加厉。
只可惜曹孟德尚未起势,不然,他与曹孟德守望相助,岂容鼷鼠蹦跶!
一想到曹操,袁绍便想起曹操那封回信,被怒气冲昏的头脑渐渐恢复清明。
“我欲助曹孟德拿下东郡……乃至兖州,诸君以为如何?”
谋士许攸转了转眼,不说话。
他与曹操有一点旧交情,此时开口,有谋私之嫌,不如当个锯嘴葫芦。
谋士逢纪皱眉道:“主公与刘岱相交甚笃,若帮了曹操……”
袁绍冷笑道:“刘岱明面上与我交好,却又与公孙瓒明来暗往。
让他替我谋夺冀州,他倒好,一封书信直直送到韩馥面前,生怕韩馥不与我翻脸。
”
谋士郭图闷不吭声,只在心里嘀咕。
前面那个倒也罢了,后面这个……倒真的错怪了刘岱。
当初刘岱为了帮袁绍摇人,除掉韩馥,特地写了一封密信,直言“当复回师讨文节”,企图说服刘子惠,让他里应外合,配合他们除掉韩馥。
哪知这刘子惠是个憨的,不仅不答应,还转手把这封信交给了韩馥。
最终的结果是,刘岱很尴尬,袁绍被忌恨,而告密者刘子惠——被恼羞成怒的韩馥抓捕入狱,差点处死。
所有知情人都对刘子惠感到纳闷。
——你说说你,不答应就不答应呗,又没人逼着你去做,闭个嘴有那么难吗?只要烧了书信,当什么都没发生过,所有人都能欢欢喜喜的。
怎么偏要去“表达忠心”?韩馥捡漏成为冀州牧才多久,位置都没坐稳,帮他瞎忙活什么劲?以韩馥那性子,能念着你的好?
搞了这么一出,自己倒霉不说,连袁绍也对刘岱心生怨意。
谋士郭图正回忆着陈年旧事,突然听袁绍来了一句:
“黑山军骁勇难缠,我们可要派兵调粮,助孟德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