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劝说(2/3)
却简洁易懂。
他与曹操都是不惧世俗、不拘小节之人,他知道用怎样的话,用怎样的用词,既能达到目的,又能抚平曹操的心结。
果然,在荀彧与郭嘉一前一后的帮衬下,曹操心中那一分不豫缓缓消散,神情恢复清平。
“公孙度此举悖天逆道,不值效仿。
”
如此一来,便算盖棺定论。
顾至早知道曹操会动怒,可他就是故意挑破此事,不让曹操有任何侥幸的可能。
底线只会一次次变得更低,一旦曹操起了“以杀止乱”的头,哪怕他今日只杀了一人,将来也注定会一步步地沦陷,走向屠城的道路。
所以,哪怕明知道曹操会因此动气,顾至也还是毫无避忌地表达了反对,甚至直白地用“不得善终”这四个字戳他的心窝子,往痛脚上踩。
眼见曹操将话题轻轻揭过,真正地转向了招抚的策略,顾至拂去旁边一直在逮他衣角、暗示他退让的那只手,重新坐好。
来自好友的连环“弹窗”太过显眼,他再不“退”,曹操都能看见郭嘉那疑似帕金森发作的手了。
既然目的已经达成,他也不是不能违心一次,拿几句好话哄哄老板。
“昔日,我在颍川各地,都听到夸奖主公令行禁止、不畏强权。
”
顾至尽量让自己的神色展现出十足的真诚,
“主公秉公任直,一以贯之。
豪强中若有明事理者,自当向若而叹,自觉拜倒在辕门之下。
”
除了基本客套,从来没有说过几句好话的人突然嘴巴抹了蜜;往日里总是搞事,飘忽不定的人突然主动喊了主公。
曹操明知道这是对方的权宜之计,却还是禁不住生出几分愉悦,连最后一丝恼意也彻底消散。
“顾郎年少,却有胆有识,常人远不及也。
”
曹操依照惯例进行了商业互吹,彻底揭过此事。
见顾至终于“开了窍”,郭嘉暗暗舒了口气,停下了那仿佛被电击了数回的手。
荀彧已猜到顾至此次忽然冒进的原因。
因为笃定顾至并非不懂进退、不知分寸之人,荀彧除了最初的帮衬之语,再没有其他举措。
可即便对顾至抱着十足的信任,他心中仍吊着少许担忧,直到此时,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
等到会议结束,顾至等人离开前院,来到僻静无人之处,忍耐了许久的郭嘉突然发难。
他伸手想要捏住顾至的脸,被早有防备的顾至侧身躲开。
“顾小郎,可真长能耐了。
”
郭嘉不知道顾至为什么突然出头,从未探测过未来的人,很难猜到曹操会在多年后做出怎样的选择。
“即便主公为公孙度的战果心动,他也不会真的昏了头,把东郡的士族屠戮一空。
”
虽然有些遗憾没有掐到脸,但郭嘉没有忘记正事,肃了神色。
如今的政治本领大多掌握在世家手里,若是把世家都杀了个精光,或结成死仇,在曹操本就缺少人手的当下,东郡的政治系统只会迅速陷入瘫痪。
顾至其实猜到了这一点,但他的那段话,用意并非郭嘉所想的那般。
关于“未来”的窥测,终究不好与人言明。
曹操大概率会像史书与小说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