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颍川枣祗(1/3)
顾至顿了顿,没有立刻出声。
案前的戏志才仍然盯着竹简,似乎并未察觉到他的到来。
莫非,戏志才并不是在看竹简,而是单纯的发愣?
顾至喊了声:“阿兄?”
瘦削的指节合上竹简,如梦初醒。
戏志才垂首,推开茵席上的玉镇:“阿漻来了?坐。
”
顾至依言坐在茵席的另一侧。
他没有询问这卷空白竹简,反倒是戏志才主动打开话匣,将手中的竹简递了过来。
“此竹简……是你过去托嘱于我,让我妥善贮放的书卷。
”
顾至接过竹简,全部展开。
每一片竹牍都干干净净,没有一星半点的墨迹。
“全白之卷?”
“我不知。
”戏志才低声道,“以往,我将它收在木匣之中,未曾看过。
今日收理旧物,木匣翻落在地,简牍散落,我才察觉到此卷的异常。
”
顾至重新翻看这只竹简,除了竹牍本身保存得极好,没有任何霉点与刮痕,看不出任何特殊的地方。
“即便是被水浸湿,散了墨迹,也不该这么干净。
”
顾至捏着竹片的厚度,摸了一圈,每一块都均匀等薄。
这种厚度,也不像是有夹层的样子。
顾至断定这就是一卷再平凡不过的竹简,将它收拢。
如果这个竹简真的有什么秘密。
顾至将竹简装入布袋,拉上系绳。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上面的墨水使用了特殊材料,需要通过酸碱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才能显现文字。
一想到这,顾至便对这卷竹简失去了兴趣。
化学反应千千万,他没那个功夫去尝试。
何况,就算他能解开,搞出这么复杂的手段,上面记载的多半不是什么好东西。
顾至毫不犹豫地将装着竹简的布囊推了过去:
“一事不劳二主,还请阿兄继续收着。
”
这副避之不及的模样让戏志才目露无奈:“这倒无妨。
”
他将布囊收入木匣,睫毛在眼睑下侧投落了一片浅淡的阴影,
“你带回来的那个细作,我已审问过。
”
顾至缓了片刻,才意识到戏志才口中的细作指的是谁。
他前脚才从陈宫那儿把人带来,就来回一趟,外加开个会的功夫,戏志才就把人审过了?
在他走之前,戏志才不是还在做左慈的针灸套餐吗?
不等顾至为这超高效率而惊讶,戏志才已接着开口。
“他是陶谦派来的细作,又与笮融有着莫大的关联。
此事我会妥善处理,还望阿漻耐心等待。
”
关于细作的身份,顾至早已猜的八九不离十。
他原想着通过戏志才的审讯本领,套出更多的讯息,却没料到,戏志才竟只说了这一句,其他细节,竟是一字未提。
顾至生出了几分不解,端详着眼前的侧颜。
戏志才看起来风淡云轻,与往日并无不同,可他竟隐隐嗅到了一些风雨前的沉抑。
顾至心中有了计较,敛衽起身。
“那便交给阿兄了。
这是左仙长所需的药草,还请阿兄代为送予。
”
他只是贪图省事,并不代表他没有审讯之能。
从戏志才这问不出,总能在细作本人的口中撬出来。
顾至缓步离开,留下戏志才一人独自坐在案前。
他的左手扶着木案的栅足,几乎要将乌木折断。
……
第二日清晨,顾至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