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颍川枣祗(3/3)
微绿的脸转成微紫,阿猊微赧地低下头,
“我哪算什么寨主啊,求先生以后别再提了。
”
顾至伸手,递到阿猊面前,“走吧。
”
望着闯入视线的手掌,阿猊一愣,犹犹豫豫地握住,借着力起身:“……多谢先生。
”
几人回到府衙,得知曹操等人已经前往城外迎接凯旋之师,改道赶赴城外。
顾至阔步而行,从容而敏捷;阿猊虽年幼腿短,两脚转动的频率不低,几乎跑出了残影。
被独自一人落在后方,气喘吁吁的郭嘉:……
这合理吗?
好在东城门距离府衙不算太远,只过了半刻钟的时间,他们就抵达了目的地。
在攒动的人群中,几人一眼就看到了最中央的槛车。
郭嘉还没把气喘匀,就翘首垫脚:“哟,还是老熟人。
”
原来,他们早就见过这个被抓的黑山军头目——正是他们在淇水附近遇见的那个“于帅”。
彼时,敌军被典韦所慑,不敢过河,“于帅”只能含恨退兵,带着部众离开。
没想到兜兜转转,他还是成了曹氏的俘虏。
“他就是于毒?”
顾至看向灰头土脸、早已不复猖狂之态的俘虏。
好惨一于毒,没被袁绍斩杀,被曹操擒拿了。
视线只在槛车上停留了片刻,就偏向了队伍的最前方。
一个披袍擐甲、器宇不凡的男子正和曹操说着话。
因角度的缘故,顾至看不到曹操的表情,只能看到曹操搭在男子肩上的手。
凭借一些亲厚的肢体动作,足以看出曹操对这位中年将领的重视。
“那是何人?”顾至询问,“阿猊可曾见过?”
阿猊踮起脚,看了半晌:
“那是枣祗,枣敬先。
数月前,他与曹子廉离开温县,出去募兵,与我们错开了。
他大约是听到了阿父成为东郡太守的消息,带着新招募的士兵赶来,倒是正好与凯旋而归的军队遇上。
”
顾至注意到,在听到枣祗这个名字时,郭嘉的神色变得有些古怪。
枣祗,曹魏屯田制度的提议者。
枣祗是颍川阳翟人,而郭嘉也来自颍川阳翟,两人是同乡,认识的可能性确实不小。
郭嘉话题的关注点却不在老乡枣祗身上,他笑着询问阿猊:
“曹子廉,曹洪?曹洪是你的从叔,你的长辈,你为何连名带姓地叫他?”
这个话题似乎引起了阿猊的不满,他没有回答,连带着对郭嘉也爱答不理。
“莫非曹洪惹了你……?”
郭嘉话音未落,衣袂被边上的手扯了两下。
“枣祗过来了,是不是来找你的?”
前一秒还在逗弄阿猊的郭嘉,下一秒收起了笑脸:
“我与这位名士可不相熟。
”
只一来一回说了两句话,枣祗便走到郭嘉身前。
“郭贤侄,许久未见。
”
枣祗带着满面春风,看着郭嘉的眼神里包含着全然不作伪的欣喜。
郭嘉满面冬风:“见了二十年,是该许久未见了。
”
可惜命运无常,又让他碰到了。
顾至在心中补充了一句,一边做着阅读理解,一边猜测这两人之间的恩怨。
可不等顾至脑补一个狗血淋漓、逻辑崩毁的故事,枣祗忽然转头,将目光挪向站在一旁的他。
“多年不见,世侄你竟这么大了。
”
顾至:……?
你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