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思念(2/3)
连寻找天子,便想挑动是非,借刀杀人。
”
至于“歪打正着,捅破刘协的真正去向”,那只是个巧合。
“可审问过了?”
冷不丁听到这么一句话,郭嘉不确定地往顾至的所在瞄了一眼,旋即,错愕地瞠目:
“你不会真的……和掌刑的酷吏学过一手吧?”
难道顾至曾经在他面前施展过的“正骨术”,真的是刑罚手段?
没有得到顾至的回复,但郭嘉已有了答案:
“惹了你,还真是倒霉。
”
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些作乱者是怎么招惹顾至的。
也许,是因为耽搁了回返的行程?
目送顾至远去的背影,郭嘉收起了盛水的酒杯,晃晃悠悠地往屋内走。
“鱼水之思,人之常情。
”
哼着不知名的歌,房间的大门被缓缓关上。
……
宛城作为南阳郡的治所,衙署宽阔而宏伟。
曹操在前堂坐了一夜,熬得眼眶青黑。
在亲信与谋臣轮流休息的时候,只有他这个主公睁着铜铃大的眼,处置叛徒,平定动乱,审问细作。
那些往日里恣意兼并土地、以权谋私的豪强,借着盐铁经营,暗中兴起战火。
往日里眼高于顶,从不俯瞰苦难一眼的他们,现今一个个落了网,倒也跟个普通人一样,知道挥洒眼泪,表达自己的畏怯。
曹操收起面上的讥讽,看向长子曹昂:
“豪族之祸,你可见着了?”
一夜没睡,曹昂即使年轻力盛,此时也难掩疲惫:
“世祖昔日颁布‘度田令’,大抵如此。
”
当初汉光武帝刘秀为了遏制豪强的势力,用“度田令”打击世家。
只可惜……度田令并没有真正地接触世家大族的隐患。
“南阳,毕竟是世祖起家之处。
”
曹操如此说道,平静的话语竟有些意外深长。
早在一百多年前,光武帝刘秀还在世的时候,“颍川可问,南阳不可问[1]”这个事实几乎人尽皆知。
即使这一百多年来,南阳世家在政治斗争中失势,又被党锢之祸牵连,可南阳豪族的盘根错节,就像水面下鱼群,即使打捞再多次,也难以肃清。
“宜徐徐图之。
”
曹操正想去堂屋隔壁的卧房歇一会儿,忽然听到侍从的汇报,说顾至正在门外等候,想要见他一面。
“这可是稀客。
”
曹操不由打起精神,说了句玩笑话。
见曹昂倦意深重,他难得对长子生出几分愧疚,
“子脩先去睡吧。
”
即使得了父亲的体谅,曹昂也没有就此离开。
“心中的事还未落定,哪怕躺在榻上也睡不着,不如与阿父一起。
”
曹操不知曹昂为何留下,只当他因为今晚的变故而忧虑难解。
他不再多言,让人将顾至请进屋。
顾至一进入堂中,就察觉两道视线从上首传来。
他看向偏左的那一侧,正对上曹昂蕴藏关切的目光。
“大公子今夜遇了刺?”
曹操原本正笑着,听闻此言,笑容微敛:
“明远从何而知?”
“猜的。
”
顾至确实是猜的。
曹昂作为“宛城之战”事件的受害者,按照剧情惯性,在特定的情况下,他应当会和孙坚一样,遇见一些类似剧情杀的“意外”。
旁人看不出曹操是什么想法,只能听见他半真半假的叹气声:
“孤时常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