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袁军夜袭(2/3)
,若不趁着机会扼杀,让他逃出生天,以后要想再抓着他,只怕难上加难。
”
袁绍听着手下谋士的争吵,只觉得耳中发疼。
他手下不缺能人。
正因为这一点,当身负王佐之才的沮授引来他的猜忌,当聪颖正直的田丰得罪于他,袁绍想也未想,就将两人关进偏室,留在后方的城内。
如今,最烦人的两个幕僚不在身边,袁绍反而因为眼前的场景而念起了他们的好。
倘使沮授和田丰在,一定不像这些人,进言中夹着私心,为了排除异己而说着违心之语。
袁绍想着沮授与田丰,又短暂地想起一去不回的祢衡,最终将目光落在营帐最角落的荀谌身上。
荀谌仍然一语不发,一如既往。
习以为常的画面落入袁绍眼中,更久远的回忆翻江倒海地上涌,让他止住思绪。
不……或许并不能算是一如既往。
在荀谌刚刚追随他的时候,荀谌也曾积极进言,为他出谋划策。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荀谌逐渐沉默,仿佛营帐中的隐形人,不再为他建言?
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让袁绍浮躁喧哗的心态,获得短暂的警醒。
袁绍已经许多年不曾主动询问荀谌的见解,却在眼下这个特殊的时刻,轻缓客气地,用着与初见时别无二致的语气,诚心询问:
“友若可有别的看法?”
荀谌正在出神,冷不丁地被点名,意外地抬眸。
袁绍眼中的精诚与郑重似曾相识,竟让他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他很快便从这奇异的感触中回神,神色凝然,郑重答道:
“稳妥起见,当知会附近的黑山军,共同出击。
”
审配为人刚愎,最听不得与自己相左的意见。
即便此刻说话的是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从不与人红脸的荀谌,他也依旧毫不犹豫地呛声。
“向黑山贼寻求帮助,无异于与虎谋皮。
若黑山贼临阵倒戈,或趁机放走了曹操,又当如何?”
被审配当头毫不留情地冷喝,荀谌却并未动怒,只是冷淡而平静地陈述:
“若黑山军想如此行动,又何必在淇水击溃曹军?”
审配回道:“贼首受利益驱使,哪一处有利益,他们便向着哪一处。
对于黑山贼而言,最好的局面就是我们与曹军相持,或者我们与曹军两败俱伤。
先前曹操势强,他们便攻击曹军,力挫之。
如今局势逆转,黑山贼会如何行动,那可不好说。
”
审配这话说得极有道理。
原本因为荀谌的进言而有所动摇的袁绍,此刻又被审配的话说服。
荀谌道:“局势尚未安稳,即使黑山贼要反戈,也远不是现在。
”
袁绍帐中的谋士皆是善谋之人,可他们的谋略并不仅仅是为了袁绍的大业,更多的是为了他们自身的权益。
于是,更多的人反驳荀谌的话,用各自的三寸不烂之舌,陈述黑山贼的无常。
“主公,机不可失,兵贵神速。
”
当逢纪的最后一句话落下,袁绍已被疾攻的这一方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