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溺(3/3)
曦亭陪你回去。
”
“要是他们想在燕城长住,也可以让曦亭安排。
”
孟秋不用问也知道他们不会来。
爸爸妈妈传统。
他们觉得霁水才是他们的根。
赵曦亭后来告诉孟秋,他母亲曾在南方住过一段时间,挺想念那里的生活,才有此一问。
苏萦淮原先想劝赵曦亭换一个。
在圈子里挑是最稳妥最靠谱的方式,知根知底。
倒不是她瞧不上普通人家的姑娘。
谁都年轻过。
当没了爱情回归生活,家境不同的弊端就会出来,无论对谁都没好处。
但见到孟秋之后,苏萦淮发现她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
挺自信坚韧一女孩儿,不卑不亢,能上得了场面,领出去不丢人。
这个女孩儿的底气不是家里给的,是她努力认真去自给自足给的。
某种意义来说,她配得上。
认知和眼界可以慢慢培养,心气儿和性格不行。
孟秋算得上难得一见的璞玉。
苏萦淮和孟秋见面之前,就给她选了块布料,说认识一个国手裁缝。
他们出席许多场合不好穿有牌子的衣服,所以定制居多,问她喜欢什么样式。
孟秋拿不准主意,温温和和地吐字,“您帮我选吧,我相信您。
”
苏萦淮顿了一顿,看着她温婉的眉眼,笑说:“你这性子能降得住他也是稀奇。
”
“私底下他该霸道还是霸道吧?”
“是不是欺负你?”
孟秋红了脸,轻声说:“还好。
”
孟秋也是后来才知道赵秉君和赵曦亭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赵语堂和苏萦淮年少时就已经是恋人了。
订婚前苏萦淮临时反悔,要出国读书,说她有鸿鹄之志,志在八方,不是困在家里生儿育女的。
赵语堂多少有些大男子主义,当时也放了狠话,“那你再别回来了,我们就到此为止。
”
苏萦淮真走了,一走就是好几年。
赵语堂等她了三年,三年末给她写过一封信,问她还回不回来。
然而这封信没有寄到苏萦淮手里。
赵语堂填的是她搬家前的地址。
赵语堂迟迟没等到她的回音,以为她已经将他放下,就没再纠缠,同意了家里联姻的要求。
荒唐的是——
洞房花烛夜,对方和他坦白自己已经怀孕,她不敢让父母知道,才想出这个歪招,只要能让她生下这个孩子,她做什么都可以。
赵语堂当场就气炸了,这甚至都称不上被戴绿帽子,简直被人当猴耍。
那会儿没像现在这么开放,为了掩盖这桩家族丑事。
他咬牙认下。
没想到这一认,赵语堂和苏萦淮又错过五年。
赵秉君母亲本就对赵家有所亏欠,孕期抑郁,生下赵秉君没几天就病逝了。
至于赵秉君生父,她始终没有说是谁。
赵秉君长大之后,赵语堂和他聊过这桩事,问他想不想找亲生父亲。
如果他有血缘宗亲的执念,可以帮他找。
赵秉君郑重道:“爸,我不打算找。
从小您对我比对曦亭都好,您就是我亲生父亲。
”
—
赵曦亭和孟秋的新房买在二环内。
买之前特地请了大师给他们生辰八字合了一遍,说买在哪里有利于夫妻和谐,地理位置对后代的发展好不好,大概的朝向应该朝哪儿。
要不是孟秋亲身经历了,还不知道里面有这么多门道。
新房装修花了六个多月,整体框架由专门的设计师负责,细节上的问题会拿来和孟秋沟通。
结婚用的戒指需要买一对新的。
孟秋手上这颗钻就已经挺大了,送来的样图里还有更大的。
有一天他们在去看家具的路上。
赵曦亭随意翻着几本家具图册,大概都不太满意,翻得不太有耐心。
孟秋凑过去,赵曦亭顺势把她揽过来,册子摊在腿上,“喜欢什么样的?一起瞧瞧?”
孟秋想问的不是这个,她一只手压在册子上,身子往前倾,半跪半坐。
“赵曦亭,你求婚那天是临时起意么?”
赵曦亭唇角弯了弯,侧过脸,垂眸看着她的唇,自然地啄了一下。
“是。
”
他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发,“但我认为,那个时候是最好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