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二更,兄长我回来了……(2/3)
“你这个比方一点都不中听。
”
梁鹤与碰了一鼻子灰。
长孙陵笑得腰身发颤,“你们俩都闭嘴。
”
车厢内,明怡见谢茹韵还气鼓鼓的,先递上一块帕子,谢茹韵吸了吸鼻子没接,又斟了一盏茶,谢茹韵更没心思喝,最后干脆夹住一块点心递到她嘴边,“姑奶奶,别难过了,今日不是去告别么,往后他与你便不相干了。
”
谢茹韵小口咬下那块莲花糕,一边嚼,一边问明怡,“你跟这个沈燕也熟?”
“不熟。
”明怡果断摇头,“我与青禾常年待在莲花门,军营我不常去的。
”
“你也不喜欢她?”
“那是自然。
”
谢茹韵抬袖拭泪,“你比你哥哥好,你们兄妹换过来就好了。
”
明怡急了,“你别咒我,我还好好活着呢。
”
谢茹韵顿觉失言,“我不是这个意思,哎呀呀,李蔺昭那个沾花惹草的混蛋,他活该没了命,我们仪仪是好姑娘,一定要好好的。
”
明怡:“你也别这么骂我哥。
”
一路往西北行了大约五十里,午时正至皇陵山下,每年的今日,均有皇亲国戚来祭奠李蔺昭,负责看守皇陵的内侍早早预备着,在广场将他们迎下来。
先往享殿侧面一排厢房指了指,“主子们,午膳备着了,吃些再上山?”
沈燕道,“先吃吧。
”
梁鹤与看向谢茹韵,长孙陵看向明怡,明怡下车后刻意离沈燕远远的,立在最边上,她也等谢茹韵拿主意。
谢茹韵没心思用膳,不过念着沈燕远道而来,还是客气道,“既然沈姑娘饿了,那咱们先填填肚子。
”
谢茹韵等人先往前,明怡刻意落后两步,剜了长孙陵一眼,“你把她捎来作甚?”
长孙陵也很苦恼,摊手道,“她清晨便在我府门口候着,说叫我领她来祭拜,我好说歹说没劝住……”
“下次有她的地儿,事先知会我一声。
”
毕竟是肃州城的旧人,她得防着些,即便容貌有变,也难保不被认出来。
长孙陵道,“放心,你以为谁都是我。
”
“就我还孝敬您,呐,又给你捎了一壶酒。
”长孙陵从披风下递过来一壶烧刀子。
明怡二话不说接过酒壶揣兜里。
梁鹤与走了几步没见长孙陵跟来,扭头撞见他与明怡说悄悄话,生怕长孙陵动歪心思,连忙折回来拽着长孙陵往前走。
明怡:“……”
内侍给每人准备了一张小小的食案,明怡落在最后,便坐于末尾,可巧斜对面是沈燕,沈燕先前没太注意她,这才发现多了一人,盯了明怡一会,似有相识之感,
“这位姑娘,咱们是不是在哪见过?好似很是面熟?”
梁鹤与和谢茹韵同时看过去,谢茹韵担心沈燕认出明怡,而梁鹤与则觉得奇怪,沈燕出身肃州,李明怡来自潭州,这两人八竿子打不着,怎么可能见过。
别看梁鹤与是个纨绔,不学无术,实则心思细敏得很。
明怡漫不经心答,“我一路进京很多人都这般说,都说我这张脸生得像剧目里那玉面书生。
”
沈燕被她一句话逗笑了,“还别说,你眉眼英气,是挺像书……们肃州城那戏馆里的书生,全是身姿高挑的俊俏姑娘扮的呢。
”
明怡接话,“我在潭州,便被不少东家看上,要绑着我去唱戏文。
”
沈燕觉得明怡很有趣,“我与你投缘,你是哪家府上的姑娘,等回头我去串……
谢茹韵生怕沈燕祸害完李蔺昭又祸害李蔺仪,斥道,“食不言寝不语,这里是皇陵,还请沈姑娘守礼知节。
”
沈燕哼哼两声,悻悻闭了嘴。
膳后,谢茹韵为免沈燕再生事,暗示长孙陵二人带着沈燕先上山,梁鹤与踟蹰不前,被谢茹韵瞪了一眼,也乖乖跟上。
待长孙陵和沈燕身影消失不见,明怡和谢茹韵方迈步,前方梁鹤与一步三回头,明怡瞧见调侃道,“我看他还挺服你管教的。
”
谢茹韵轻哼一声不以为意,“男人嘛,没得到那是朝思暮想,一旦得手,又不知珍惜,眼下他越好,我便担心他是否能从一而终,心里头顾虑就越多,还不如寻个门当户对的,成了婚慢慢经营地好,至少没有期望也不会失望,就如你跟裴越这般。
”
明怡在男女一途上也不甚有经验,不好劝她,“你说的也是一番道理。
”
越往上去,山路越崎岖,这一带山体甚是宏伟气魄,密密麻麻的树林遮天蔽日,走在林荫下,只觉松风阵阵寒凉刺骨,谢茹韵紧了紧身上的披风,问她,“对了,你跟裴越打算怎么办,你就真这么在裴家待着?”
明怡闻言驻足,前方山岚如障,窸窸窣窣的日芒洒下,照不透这半山腰的雾气,她信手拨开面前的横枝,回道,“走一步看一步,再说。
”
“你可千万别对他动心,你所行之事与他背道而驰,裴家几百年的家族规训不会因你而改变,裴越更是裴家家史上最年轻的家主,堪称天纵之才,没有手腕,心肠不够硬,可做不来裴家家主,你是聪明人,回头别作茧自缚。
”
明怡没放在心上,“你过于杞人忧天了,眼下裴越待我好,只因我是他上族谱的妻,是丈夫责任罢了,至于我,你更不用担心,孰轻孰重,我心底有数。
”
谢茹韵看出明怡是干脆利落之人,在情事上当不会拖泥带水。
“不过,你借裴越之手,推萧镇下水,这一招不可谓不漂亮,蔺仪,你下一步该如何?”
明怡负手往前,没回这话,反是问道,“巢正群何时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