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你撒手?(二更)……(2/3)
昨夜确实有些不像话,闹了她两回。
明怡急着见青禾,摇头道,“不成,待会还要去上房拜见长辈。
”
裴越想起府上住满了贺客,恐有晚辈清晨来给他请安,他却赖在温柔乡算什么事,于是赶忙起榻收拾,早膳都没顾上用,便回了书房。
这个空档,明怡吩咐付嬷嬷摆膳,连忙叫人去请青禾。
青禾倒是早候着了,进来时,神情不善地看了明怡一眼,坐下陪她用膳。
明怡开门见山问道,“事情如何了?”
“妥。
”
又问了几处细节,青禾惜字如金。
明怡看出徒弟不大对劲,“生气了?”
青禾抱着一碗粥,小脸埋在碗里,闷声说道,“你昨晚背着我喝酒了?”
明怡问道,“你怎么知道?”
青禾道,“满屋子酒气,今晨都没散呢!”
“喝得还是西风烈!”青禾剜她,“每每趁我不在府上便胡作非为!”
明怡委实被她说得不太好意思。
什么解释都是多余,明怡揉了揉她脑袋瓜子,
“今夜捎你出去,习练双枪莲花?”今夜裴越夜值,不在府上。
青禾是武痴,一听明怡要教她习武,便没辙了。
明怡总能轻而易举捏住青禾软肋,
青禾气鼓鼓地瞪着她,“没人能奈何得了你,等救了老爷出来,我去告状。
”
“不,不对,老爷也纵着你,等七殿下解禁,叫他治你!”
明怡不以为然,“一个乳臭未干的臭小子想管我?”
此时此刻的恒王府,王府的幕僚也正提着同一人。
“别看七殿下年纪不大,本事倒是不小,不声不响上了一封请安折,轰动满朝,陛下虽嘴上没说什么,不过我听说,昨日送往坤宁宫的赏赐,明显丰厚了几成。
”
恒王坐在主位上神色难辨,自萧镇下狱,他便如同被火烧了屁股的猴子,没一日安生,“我问你们,银环的事到底如何料理,这玩意儿搁在手上可是个烫手的山芋。
”
其中一名六十上下的老幕僚,立即上前拱手,“殿下,依臣之见,咱当谨言慎行,一切求妥,眼下陛下为了双枪莲花满城搜捕,可谓是气白了头,咱不如将这宝贝献上去,只当是您暗中着人从北燕上手里夺回来的,如此既洗清了咱们偷银环的嫌疑,也解了陛下燃眉之急,能叫您重获圣心。
”
“胡扯!”
另一名年轻幕僚很快站出来反驳,
“殿下,万不可听邱老夫子的话,陛下可不是好糊弄的人,连锦衣卫都寻不到的宝贝,被您寻到了,您猜陛下怎么想?一定怀疑您是偷银环的主谋,眼下是见萧侯下狱,恐那把火烧到自己身上,断臂求生之计耳。
”
“您将银环献出去,便是自掘坟墓。
”
恒王拧着眉头问他,“那怎么办?”
“咱们不仅不能献出去,反而要想法子拿银环继续先前未尽之事宜。
比起陛下那点子怀疑,咱们眼下当务之急是除掉李襄这个隐患,只有李襄死了,七皇子的罪名彻底洗不脱,他便永远当不了太子,怀王殿下不足以与殿下争辉,届时太子之位便是殿下囊中物也。
”
恒王被他说得心念一动,坐直身道,“本王何尝不想拿此换李襄人头,可是怎么换?眼下四方馆戒严,咱们的人进不去,他们也出不来,不亲眼看着李襄死,本王不放心。
”
邱老幕僚闻言立即插上话,“殿下说的没错,您也瞧见了,现下锦衣卫遍布全城,但凡咱们有一点风吹草动,一定会被发觉,与其铤而走险,您还不如好好修复与陛下的关系,时常入宫给他老人家请安,贵妃娘娘那边也走动走动,请娘娘替您周全,眼下陛下还不曾怪罪您,您可千万别引火上身!”
“您少扯这些有的没的。
”那年轻幕僚干脆将老夫子给搀开,扔去一旁,上前贴近恒王,“殿下,臣之所以如此建言,自然是有准备的。
”
“什么意思?”
这位换做江城的幕僚,将一封密信摊开给他瞧,“昨夜,萧家密卫送了一份信予臣,原来萧侯在狱中也在替殿下谋划,意在促成此事,遂萧侯亲写了一封信,交予他,让他转交给臣,嘱托臣拿此信,与阿尔纳促成交换一事。
”
恒王接过那封朱砂书写的密信,一眼扫过,蹙眉道,“怎么用的李蔺昭的瘦锋体?”
江城指着那信一笑,“写得这个,就没错了,不用这瘦锋体,臣还不放心呢。
”
恒王蹙眉没说话。
江城道,“您忘了萧侯是做什么的,三年前是谁截获了北燕细作的密信,断出南靖王真正出兵之地乃肃州的?”
大晋麾下也有一个探听军情情报的衙门,名唤探军司,最开始这支情报队伍便隶属三千营,只因三千营前身乃大漠归降的几千骑兵队伍,这几千人与北燕人同宗同源,更通北燕当地的习俗,若是潜入北燕,不容易被发觉,当时负责军情的一位官员便提议在这些人中挑出精锐,悉心培养,送去北燕做细作,皇帝答应了。
后来这支队伍慢慢扩展成探军司,也成为三千营的下属衙门之一。
萧镇接管三千营后,自然也成了这一衙门的主官。
虽然探军司不归萧镇直接管辖,可若要塞进去一两心腹并不难,萧镇通过探军司知晓了许多北燕、北齐与大晋商户来往的秘密,譬如那位行商周晋便是其一,萧镇没少利用这些情报,挟持那些商户替自己谋利。
萧镇也是通过这个才晓得,北燕人很喜欢李蔺昭的字体,并用他的字体编成一套密码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