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她不行,那我呢………(1/3)
九月十二,上京城万人空巷。
皇城司着人在盘楼左右扎了两盏十丈高的鳌山灯,将原先琳宫合抱的盘楼衬得越发恢宏壮丽,檐角铜铃系上三丈长的绛纱宫绦,层层灯笼铺下来,若在夜间点燃,必如星河灯瀑,一定分外壮观。
城中百姓天一亮便纷纷涌向盘楼周遭酒家客栈,争相抢占临窗雅座,白日可赏昭台歌舞,夜里可观赏花车巡游。
时值九月,秋色澄亮,长街车马络绎,人流如织,合着满城张灯结彩,很有一番煌煌盛世气象。
每每这等时节,盘楼附近的商肆便可大赚一笔,掌柜的将最好的席位早早拿出来拍卖,价高者得。
不是所有官宦子弟均能受邀前往盘楼吃席,诸多少爷小姐也绞尽脑汁拍得好位置,以期能近睹盘楼盛景。
羽林卫自卯时起便将正阳门至盘楼之间的正街肃清,为宫中贵人辟出一条通道,所有赴宴的官宦均需将马车驶入正阳门前的横街,方能自“御道”进入盘楼。
七公主往北定侯府接了明怡和青禾后,宫车便绕道正阳门前,缓缓朝盘楼进发,明怡上一回来盘楼尚是除夕那日,听得两侧人声鼎沸,稍稍掀开车帘望了一眼,不望则已,一望吓了一跳,只见盘楼周遭几处街道人潮汹涌,好似浪潮一般,一浪叠着一浪,看得人心惊肉跳。
“往年万寿节也有如此多人吗?”
七公主凭窗瞥了一眼,不以为异,“可不是?白日有比武表演,夜间还有各布政使司敬献的花车巡游,天朗气清,不寒不燥,最宜出行,老老少少摩肩接踵,竟是比除夕还要热闹。
”
明怡却有些忧心忡忡,恐人流过旺而生踩踏之祸,少顷,宫车拐入盘楼侧门处,宫人掀帘迎着三人下车,明怡下来一眼看到值守的长孙陵,信步迈过去,朝长孙陵招了招手。
长孙陵随她避至路旁说话,“师父有何吩咐?”
明怡往前方街道汹涌的人流一指,“今日须加派人手巡防,定要设法分散人流,万寿节之日,可不能出人命。
”
一旦出人命,犯了皇帝忌讳,当值的武将必受惩处。
长孙陵因平叛有功,已擢升虎贲卫中郎将,今日负责宿卫整座盘楼,肩上责任越重,“您放心,今日当值侍卫比除夕那夜还多了一倍,我这就去各处街口重新布防,尽量切割人流。
”
“好。
”
明怡这才放心,转身随七公主登楼。
甫一进门,明怡再度被楼内盛况给惊到,盘楼果不负“龙盘虎踞”之名,目光所及之处均是金窗玉槛,彩绣辉煌,处处飞檐相接,回廊环抱,每一处廊庑均覆上一层新绿的彩漆,挂上各色琉璃风灯,撩眼一望,长廊状若游龙,其势奔腾盘桓而上,最后汇向主楼,将正中的主楼拱卫成蓬莱仙宫。
白日尚且如此壮观,到夜里燃灯之时,可以想象该是何等惊世骇俗。
宫人领着三人穿过一处繁花掩映的庭院,登上游廊,最后来到西面裙楼三楼第一席。
盘楼共有七楼,不过今日楼上四层均不设宴,将所有席位全安置在底下三层,何故,只因圣上将于昭台为公主遴选驸马,已下旨命四品以上禁卫子弟登台比武,文官子弟亦可展示才艺,若得公主青眼,便可选为驸马。
既然要给女儿掌眼,离远了瞧不清,皇帝便将御座设在三楼,四品以上文武百官随驾坐于主楼,女眷则分席两侧裙楼,文臣府邸居左,武将府邸列右,北定侯府之席,正在右侧裙楼三层第一席。
两席之间以彩屏相隔,每席搁着一案一己一桌,锦凳若干,笔墨纸砚,香熏茶盏酒壶一应俱全。
已近午时,明怡等人抵达之际,左右裙楼早已座无虚席。
明怡方落座,七公主的宫人便为二人细致布上杯盏香炉、时果清茗,明怡从不带侍女,昔日在裴家一切用度皆由裴家姐妹打理,如今则由七公主或谢茹韵代为张罗。
“姐姐,你且先坐着歇息片刻,我去主楼向父皇请安,之后再回来陪你。
”言罢,她笑吟吟望向明怡,娇声拉住她袖口,“你要不要随我一同去见爹爹?”
明怡听到“爹爹”二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我的爹爹是你舅父,永不更改。
”又道,“今个是给你选驸马,你就坐在圣上身侧,不必过来了。
”
七公主满面不情愿,“我不管,我偏要来。
”
自知明怡是她嫡亲的姐姐,七公主便情不自禁向她撒娇,唯有在她面前,方能流露几分小女儿的娇憨情态。
七公主留下一名宫人伺候明怡,带着另一人离开席间,沿着相衔的飞廊往主楼去。
明怡拿她也没法子,只得由她去了。
皇城司给各府的名额是有限的,只是各府每年总要托些门路多带些子女进楼,是以席位并不那么宽裕,谢家便是如此,谢茹韵遥遥望见北定侯府席间宽敞,仅有明怡主仆二人,便索性提着瓜果食盒,悄悄来这边凑热闹。
是以正宴未开,明怡案前已堆满各色瓜果小食,谢茹韵落座,将碟盘一样一样给摆出,“呐,青禾,这是给你准备的辣椒鹅掌、一盘烤野鸭、茭白鲊,还有酥黄独,你尝尝,若合你口味,下回让厨子做了,送去北定侯府。
”
青禾喜不自胜,洗了一把手,拾起筷子大快朵颐,明怡望着满桌佳肴,又瞥了瞥手中清茶,不无失望道,“你就没给我捎些什么来?”
“你呀,趁早歇了这心思。
”谢茹韵轻嗔她一眼,“太子殿下早已放话,谁敢为你带酒,便要唤去东宫问话。
”
明怡脸都绿了,紧声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半月前,长孙陵不是偷偷捎了一壶酒去探军司么,你喝得昏天暗地,被太子发觉,将长孙陵召去东宫,狠狠斥了一顿,长孙陵被骂得灰头土脸还不算,听说出宫时,偏又撞见裴大人,又吃了一番挂落,恹恹的,几日没出门呢。
”
明怡扶额,一时无言以对,“难怪那小子最近不敢来寻我。
”
言罢瞥见青禾那丫头正悄悄抿嘴偷笑,明怡一把伸出手揪住她小脸蛋,咬牙切齿道,“是不是你告的状?”
青禾素来不敢忤逆师父,任她将自己的脸蛋捏成苦瓜,委屈道:“不怪我,是殿下将我传至东宫,定要追问您的近况,在他连连逼问下,我才勉强吐露几句实情。
”
明怡嘴皮一抽,气得松开她,暗中把太子骂了一道。
提到长孙陵,不免想起梁鹤与,她转向谢茹韵问道:“对了,梁鹤与近来如何?”
谢茹韵眸色微微一暗,“他如今在府中为父母守孝,已数月未曾出门。
”
原来梁夫人那夜听闻丈夫与怀王谋反,绝望之际自刎于府前,留下一封绝笔,称一生未曾吃苦,离了梁缙中不知该如何度日,亦不愿拖累梁鹤与,故而追随丈夫而去。
一夜之间,梁鹤与成了孤家寡人。
梁缙中毕竟是明怡杀父仇人,她实难生出同情,之所以提梁鹤与,全因谢茹韵,“你当真要嫁他?”
谢茹韵毫不犹疑,“没错,我欣赏他之血性,我欣赏顶天立地的男儿,对了明怡,”谢茹韵拉住她手腕,愧疚道,“望你不要计较我嫁给梁鹤与,我实难弃他于不顾。
”
明怡失笑,“冤有头债有主,我不会牵连梁鹤与。
”
谢茹韵既已做出选择,明怡也不便多言。
明怡近来忙于筹备探军司,已许久未在人前露面,今日难得赴宴,沈燕、柔雅公主、裴萱等人皆前来探望,末了裴家几位姑娘也来凑趣,原本空旷的敞间竟一时熙熙攘攘,座无虚席。
裴家几位姑娘依旧嫂子嫂子地唤她,裴萱也还拿她当弟妹,得了个间隙,悄悄拉着她衣角问,“你跟东亭打算如何?不瞒你说,自你们和离,裴家日日有人来说媒,族中长老也频频催他,皆被母亲回绝,长此以往终不是事,仪仪,你可还能重回裴家?”
明怡总不能告诉她,她夜里仍宿在裴府,只莞尔一笑,“我与东亭之事,你不必担心,倒是你,与姐夫如何了?”
裴萱面色微微一红,移开视线看向昭台,已有乐师在台上调试琴弦,她略带赧然,“也就那样,凑合着过罢。
”至少如今的齐俊良对她已是体贴入微、殷勤备至,日日变着花样从外头带回吃食予她,所有体己皆交她保管,可谓蜜里调油。
明怡从她神色看出,二人处的不错,含笑未再多问。
不多时,上方传来内侍尖细的高唱,“万岁爷驾到。
”
各府官眷并万千百姓纷纷山呼叩拜,整座盘楼前颂声震天,皇帝一声不高不低的“免礼”,众人方重新落座,内侍得令,开始传膳。
北定侯府为武将之首,菜上得最快,内侍察觉侯府这厢添了不少人,又增设一张八仙桌,席间诸人均围着八仙桌落座,依照份例传菜,到了明怡案前,不大不小的四方桌上竟罗列十八道御品。
当中那道海龙虾,足足有一个瓷盘那般大,五只大闸蟹个个硕大饱满,这样的珍馐素来是帝王独享。
大家纷纷吃了一惊。
明怡却将皇帝心思看得分明,并不言语,只摆手示意众人动筷。
不过侍膳的内侍却不敢埋没皇帝一番心意,上完菜后,满脸恭谨地向明怡躬身禀道,“蔺仪姑娘,您这桌席面与陛下御案上的菜式一样一样的,这份恩宠满京城独您一份,陛下的意思是望姑娘吃得尽兴。
”
明怡却是撩袖指着那壶茶,蹙眉道:“菜式倒是丰盛,怎么偏偏没有酒?”
老太监只能陪着笑脸,“姑娘恕罪,原每桌都赏了内廷新酿的东坡酒,怎奈太子殿下不许您饮酒,奴婢们不敢违逆。
”
明怡险些气笑,暗忖定要找机会教训朱成毓,竟管到她头上来了。
如此佳肴,无酒相配,实在可惜。
所幸这份遗憾并未持续太久,待内侍退下,裴承玄悄悄摸进雅间,将一壶酒塞进明怡怀中,明怡面露激色,稀罕道,“你偷酒给我喝,就不怕你兄长责你?”
裴承玄朝主楼方向一指,“是兄长命我送来的,否则我哪有这个狗胆!”
明怡讶声抬眸,只见一道修长身影倚栏而立,手执酒盏正凝望过来,两道视线隔空相望,无形拉出微妙的火花。
明怡自颊边绽开一笑,执壶遥遥朝他致意,眉眼被洒落进楼的秋阳映着,说不尽的风流韵致。
这弟弟要了何用,终究还是家主贴怀。
可惜她的家主却处境不太妙,很快被太子追过来质问。
“你竟偷偷给我二姐送酒?”朱成毓如今羽翼渐丰,不是什么事都能瞒住他,瞧见裴越立在一处廊柱,往斜对面裙楼张望,便锺迹而来。
裴越目光自明怡收回,转向太子,执袖一揖,“她嗜酒如命,让她看着别人喝酒比杀她还难受,臣可不愿她受这种委屈。
”
“她身子是何情形,你难道不知?”
“寥寥数口,过过嘴瘾罢了。
”
“青禾管着她,一年未曾饮酒,自遇上你,倒被你惯得无酒不欢。
”
原来是青禾告了状,裴越轻笑,“臣不惯她,谁惯她。
”
“……”
朱成毓迎着他理所当然的视线,轻蔑一笑,总算看明白了,“裴越,你分明是故意的,眼看孤禁她的酒,你便偏要讨她欢心,与孤争宠。
”
裴越指腹摩挲着酒盏,并未否认,而是反唇相讥,“殿下又何尝不是?明知臣与她两情相悦,却偏要为她张罗驸马。
”
朱成毓哼声一笑,总不能告诉他,此举意在敲他边鼓,唯恐裴越以为无人给二姐撑腰,便怠慢二姐。
“你们一日未婚,我二姐便有选择之余地。
”
这话狠狠往裴越心上插了一刀。
他眸色微沉,掠过一丝锐意,不疾不徐地反将一军,
“也无妨,回头臣便将殿下方才诸言一字不落告知你二姐。
”
朱成毓:“……”
离间他与二姐不是?
该死的枕边风,竟比什么风都强劲。
朱成毓回眸对上二姐时不时扔来的眼刀子,气得一时语塞。
“算你狠。
”
酒过三巡,昭台方向传来玉磬轻叩的清越之声,十二名乐童各执木槌,高低错落敲击钟磬,浑厚的磬音在半空荡开,连着树梢里的雀鸟也被震得簌簌扑离,紧接着,十二名红裳舞女翩跹登台,个个姿容曼妙,随乐起舞,二十名女乐师分坐昭台四角,或抱琵琶,或抚瑶琴,或击缶伴奏,群情演绎的正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清平乐》。
不少宫娥内侍捧着漆盘瓷盏,穿梭于朱漆食案间,皇室宗亲与文武官员依次上前给皇帝敬酒,琵琶弦上流泻的靡靡之音,竟也压不住席间鼎沸人声,整座盘楼鬓影衣香、细乐喧阗,笑语欢声不绝于耳。
康阁老过后,便轮到次辅裴越上前敬酒,这一回,皇帝发觉这位“前女婿”饮酒姿态十分从容,不再如以往那般拘谨生涩,不由好奇,“裴越,这是学会饮酒了?”
裴越不慌不忙回道,“陛下,臣的酒量也只是马马虎虎。
”
皇帝笑了,朝他招手,示意他近前来,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