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需不需要我旁敲侧击地……(2/3)
两个孩子,男人死了后公婆也不怎么往这边来了,一个人要顾着家里三个人的地,这中午饭都是让六岁的大女儿做的。
这个时节乡下人也没什么太好的吃食,叶宁他们到的时候,夏婶子正和两个女儿一人捧着一根玉米啃呢。
如今这十里八村的,就没有人不认识叶宁,夏婶子不知道这样顶顶金贵的人怎么会来自己这个破破烂烂的家,只能一脸慌乱地放下手里啃了一半的玉米,一脸窘迫地给他们俩搬凳子坐。
夏婶子很想问两人有没有吃午饭,但是想到自己灶上剩下的只有一锅煮了玉米的水,这客套话怎么都说不出口了。
就在夏婶子犹豫着要不要去隔壁借几个鸡蛋回来给两人煮茶水的时候,顾骁一眼就看出了她心里的不自在,当即解释道:“是这样的夏婶子,叶小姐想找人帮她照看茶园,我推荐了你,我们今天过来,是想问问你愿不愿做这份工。
”
夏婶子闻言表情空白了一瞬,磕磕巴巴道:“照、照看茶园?我、我不行吧?”
叶宁看着夏婶子那两个黑瘦的女儿,心里说不上是个什么滋味,只能柔声解释道:“这活不难的,平常就是除除草,修枝施肥这些,都是婶子你们平常做惯了的事情,我一个月给你开三十五块钱的工资,只需要平常有活的时候你去茶园干,没活的时候你隔三岔五地上去看一下就行了。
”
夏春花本来心里还有些犹豫,但是听叶宁说完每个月的工钱后,她顿时就半点顾虑都没有了:“要只是做这些事情的话,我可以!”
一个月三十五块,一天一块多,别说夏春花本来就还种了地,就算不种,一天一块钱,也足够她们娘仨日常的吃喝拉撒了。
自从男人得病去世后,夏春花第一次觉得日子又有了盼头。
细问之下,这夏婶子今年也刚二十六岁,对着只比自己大一两岁的人,叶宁可叫不出“婶子”,当即改口道:“那春花姐你再收拾两天,两天后就去茶园上工,等两天我会运一批油枯来,到时候你帮我上一遍肥就行了。
”
夏春花忙不迭点头道:“好,这两天我会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的。
”
话还没有说完,夏春花的声音就有些哽咽了:“谢谢你叶小姐,还有小顾,这么好的活计还能想着我。
”
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后,夏春花连忙扭头调整情绪,末了又不好意思地从屋檐下面拎了一篮子嫩玉米过来:“我也没什么好东西能给你们,上午刚从地里掰的晚玉米,你们带几根回去吃吧。
”
看着夏春花的两个女儿眼巴巴地盯着她手里的篮子,叶宁虽然也挺喜欢吃嫩玉米的,但是这半篮子玉米或许是春花姐母女三人的晚餐,她说什么都不能要:“不用了,我家里也有呢,太多了也吃不完,我们就是过来和你说一声,等会儿还有事情呢。
”
夏春花也没多想,实在给不出去,她只能把手里的篮子递给一旁的大女儿让她放好,然后亦步亦趋地跟在叶宁他们身后把两人送出了院子。
离开夏家有段距离后,叶宁才忍不住问顾骁:“春花姐家里是怎么回事?我看她家的那两个孩子,比我刚认识小灵的时候还要瘦弱。
”
说起这个,顾骁也忍不住叹气:“她男人我喊二叔,家里兄弟姐妹四个,他排第二,上面有哥哥,下面还有一对龙凤胎弟妹,就他夹在中间不受重视。
好不容易结了婚,也只生了两个女儿,后来肝上得了病,市里的医院说是肝硬化,家里没钱治,兄弟们又闹腾,就分了出来,熬了两年人也走了,留下孤儿寡母受苦。
”
“今年好一些,前两年男人刚走的时候,夏婶子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连糊口都成问题。
和我们家里一样,年年问队上借钱,不过他们家成分比我们好一点,婆家人偶尔也会接济一点粮食,这日子也能勉强过下来。
”
叶宁有些唏嘘:“之前倒是没注意,那村里这样的人家多吗?”
叶宁想的是自己守着那么大个茶园和养鸡场,以后用工的时候肯定少不了,她可以把村里的贫困户记下来,以后有工作机会了率先考虑他们。
顾骁一五一十地把村里条件差的几户人家挨个给叶宁说了一遍:“其实现在的日子已经好过很多了,国家给大家都分了地,只要人勤快,糊口还是没有问题的。
”
现代都直到二零年才全面脱贫,这边才八零年,要按照叶宁的标准来说,那村里就没有几家人日子算好,不过现在大家能吃饱穿暖就觉得很满足了,对生存还没有那么多的要求。
顾骁这会儿告诉叶宁的人,要不是家里孩子多,就是家里有人生病了得长期吃药,那日子确实是过得紧巴巴的。
以后大家的工资还没有着落,但是现在叶宁就给了大家一个能赚点小钱的机会,当天下午,顾家开始收爬叉皮的消息就传了出来。
这价格说是也和镇上的收购价一样,以前这人人都没当回事儿的小玩意,现在大人们下地看到了,都要顺手放头发上挂着带回家。
不过周顺弟虽然答应了叶宁要帮她收爬叉皮,但是却说什么都不要她的工钱。
当时叶宁本来还想多劝两句的,结果老太太直接板着脸道:“什么都提钱那不生分了吗,你要真觉得过意不去,平常要是得了闲,就多来陪我这个老婆子聊聊天。
”
别看周顺弟平常看着慈眉善目的,但是她要冷下脸来,那还是有两分吓人的,叶宁实在说服不了她,只能答应了对方以后会多来家里玩。
叶宁是骑着摩托车下来的,要回去也只能让顾骁再把她送下山。
横竖叶宁下午也没有别的安排,也就不急着回去,安心地坐在葡萄架下陪着周顺弟聊起了天,周顺弟怕她热,还把自己手里的蒲扇递给了她。
叶宁端起一旁的搪瓷茶缸喝了一口薄荷水:“这次我在深市买了一台大彩电回来,回头等镇上的房子装修好了,您也过去住几天。
”
村里连用得起收音机的人都没有,电视那就更是想都别想了,现在村里人唯一能看到电影的机会,就是电影院的放映员下乡放电影的时候了。
一旦有这样的机会,那真是不管什么时间,十里八乡的村民就是打着火把都要去凑一凑这个热闹。
前几年放《地道战》,这两年放《南征北战》,都是老百姓们极其爱看的电影。
周顺弟裹了小脚,以前放映员下乡的时候,因为自家不受待见,以及行动不便等原因,她都是鲜少去凑这个热闹的,不过现在就没有人不喜欢看电影和电视,闻言她乐呵呵地点头道:“好啊,回头等我家阿骁在镇上的房子建好后,我让他也给你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