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叶阿姨,我小姑叫你……(2/3)
让人送了八挂鞭炮过来。
加上叶宁担心开业当天门庭冷落自己买的两挂,十几鞭炮在店门口接上铺开后真是好大一片。
叶宁这个老板用手里的长香点燃鞭炮后,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足足响了大半个小时。
为了讨个好彩头,叶宁还提前去商店买了一大筐糖果,等鞭炮燃尽后,她先给市场管理处的人送了几大把过去,说自己新店开业,门口的鞭炮纸有点多,希望他们能通融一下。
山市的批发市场没有深市的人流量那么好,工作人员对市场里的商户态度也挺好的,加上拿人手短,他们一人得了一大把糖,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等叶宁离开后,一个刚上班的小姑娘才忍不住小声惊叹道:“大白兔奶糖,这么贵的糖果就这么随便送人吃,这个老板也太大方了吧!”
有了解叶宁情况的工作人员一边把糖往兜里揣,一边解释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位和市场里的其他人可不一样,据说是华侨,自己还开着服装厂,就A7和A8两间铺子,就是她租的。
”
小姑娘这下总算是明白了:“哦,那两间铺子啊,难怪!”
其实对于叶宁的这两间店,不止市场的工作人员好奇,就连市场里的其他老板心里也是直犯嘀咕的。
现在大家做生意,不管卖什么,大概装修粉刷一下也就开业了,就叶宁不一样,她这铺子从最开始装修到现在,足足花了一个多月,中间那建材是一批一批的往里面运,那个阵仗大得哟,大家私底下都在议论,说这老板也不知道是想装修个什么皇宫出来。
等到今天人家铺子一开业,这鞭炮还没放完呢,批发市场的店主们就在叶宁店外围了一圈,对着“研色”的招牌好奇道:
“这字是怎么弄的?看着是塑料的,这里面还安了电电灯?这么小的灯泡可不好买。
”
“听说这老板是从国外回来的华侨,难怪这么会折腾。
”
“里面只卖衣裳?那衣裳不是款式好看新潮就行了吗?用得着在装修上花这么多的钱吗?”
同样的情景马玉书可是经历过好几次的,也不拦着大家交头接耳,反而装了一篮子糖,叶宁笑着打招呼:“各位老板早,今天我们新店开业,欢迎大家进来逛逛,开业前三天,所有衣服都打九五折!”
马玉书这话一出,有人高兴,也有人觉得她小气,这么大个铺子,开业的前三天,竟然只打九五折。
不过不管大家怎么想,店里的衣裳款式是没得挑的。
虽然现在已经是初秋了,但是山市秋天并不怎么冷,
叶宁她们陈列橱窗的时候,就是一半夏装,一半秋装。
夏装就不用多说了,之前在深市卖得就很好,就在大家犹豫着要不要进去逛一逛的时候,人群里挤出来个胖婶。
马玉书之前就在这边盯了好几天装修,知道这是隔壁卖鞋子的王大姐,当即就笑着招呼道:“王姐,快进来看一看。
”
王姐脚步不停,但又怕马玉书见她是邻居就宰自己,嘴里还不忘嘀咕道:“我这个个子在外面可买不到合适的衣裳,是我闺女昨天说想买件新大衣,我是给她看的。
”
王姐外号就叫胖婶,不过在马玉书看来,她也算不上胖,目测就是一米六的身高,一百二三的体重,这要在现代,最多最多也就是个微胖了。
但这是在人均体重不过百的八十年代,像胖婶这样的身材,想穿新衣裳,就只能自己买布料来做了。
不过那是其他成衣厂家,叶宁的厂里可是有四个尺码的,xs、s、m、l,就王姐的这个身材,穿他们的大码是完全没有问题。
毕竟叶宁可不像现代那些无良厂家那样,把服装的尺码特意做小了,她的l码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能穿到一百四十斤的大码。
在王姐进门的时候,顾骁已经把门口的收音机打开了,宝岛的新晋天后歌手那甜美的歌声响起来的时候,多多少少也吸引了不少路人。
加上小吴她们穿着厂里的夏装,站在门口揽客,一下子就把场子给热了起来。
因为今天开业的第一天,所以叶宁也没给小吴她们四个排班,四个人都在店里,店里的人手是足的,每一个进店的客人都得到了极为周到的服务。
要说小吴她们接待客人还有些生疏,那马玉书就称得上老油条,她再给王姐选衣裳的时候,完完全全地展现了自己的专业水准:“王姐你皮肤白,穿这卡其棕色是最显白了,这种茧型大衣又不挑身材,你试一试,肯定好看。
”
王姐不知道马玉书哪来这么多的话术,这脑子都还没转过弯来,就已经把大衣给穿到身上了。
马玉书的眼光确实好,这大衣一上身,王姐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简直都快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我还能这么高挑呢?”
说完王姐还不敢置信地在镜子面前转了两圈。
马玉书笑道:“你个子本来也不矮啊。
”
叶宁厂里生产出来的款式那都是她精挑细选过的,不说别的,光是那剪裁就不是普通的成衣能比的。
女人都爱美,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原本只打算给女儿买衣裳的王姐不由得开口问道:“这大衣确实不错,多少钱一件?”
现在的成衣连个标着价格的标签都没有马玉书这段时间忙着铺子的装修,哪有时间记叶宁这些衣裳的价格啊,她只能把正在接待客人的小吴给喊过来。
小吴过来后只扫了一眼,就报出了价格:“一百四十九。
”
这些大衣的定价是叶宁决定的,这零卖的价格最贵,同样的衣裳,批发商要能批发五百件衣裳,那就能在原有的价格上打八折,一千件七折。
像尤利民这样的老客户、大客户,就能享受六五折的超低折扣。
叶宁的定价都是仔细考虑过的,把原材料、人工,机器的损耗,买地、建厂房什么的支出都考虑进去,她这些衣裳的成本价大概在四点五折,剩下的都是赚的。
这个价格一出,饶是王姐平常做生意也没少挣钱,这会也有些咂舌:“这、这也太贵了!”
“哎呦老姐姐,咱们看东西可不能只看价格,你摸摸我们这羊毛呢的布料,这可不是那种便宜的粗羊毛呢,是加了不少羊绒的雪花呢子,这样的布料你要自己去百货大楼买,怎么着都得二十来块钱一米了,我们这可是成衣。
”
“说句不客气的,就我们这大衣的建材和样式,你就是自己买了布料去请裁缝来做,也难做出这么挺括的版型。
”
王姐也知道马玉书说得在理,但是要让她花一百五买一件大衣,这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舍不得的。
不过马玉书也很能拿捏客人的想法,知道王姐是喜欢这衣裳的,只是觉得价格贵了,她当即就凑到她的耳边压低生意道:“这邻里邻居的,只要王姐你喜欢,我给你按八折的批发价算。
”
王姐一听这行啊,八折下来,直接就省了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