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洛克之地:江南小刀王(2/3)
了究竟几代已经没有概念了,起码朱元璋造反那个年代,他的祖上就已经在为军队打造兵器了,距今少说也有五六百年了。
当然,若要老头儿拿个直接证据出来,那肯定是没有的,铁匠属于底层劳动人民,哪有家谱?不过,若说间接证据,民国初年的《申报》上曾有过报道。
当然不是报道苏铁匠,但苏铁匠与此多少有些关系。
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从海外回国,首站抵达上海,受到沪上各界的热烈欢迎。
商界名流在张园设宴,席间向孙中山奉上的四件礼品中有一把宝刀,就是由被誉为“江南刀王”的苏望鑫的老爸苏遥祥打造的。
报道中有老苏家爷儿俩的姓名,当时还是小苏的苏望鑫作为老爸的助手,参与了这把宝刀的打造。
苏望鑫那年才二十岁出头,有了这个跟“孙中山”关联的新闻,想不出名也难。
三年后,老爸病殁,但“江南刀王”还在,就是小苏了.坊间称其为“江南小刀王”。
有好事之辈前来找小苏定制宝刀,作为礼物奉送达官贵人,黄兴、陈其美、袁世凯、黄金荣、卢永祥等大佬都收到过出自“江南小刀王”之手的宝刀。
因此,张伯仁、丁金刚两人认为,找苏望鑫打听,十有八九能够获得关于这种黑色匕首的情况。
苏望鑫住在南市大境阁,两人合骑一辆摩托车前往。
到得那里,老苏家宅子大门紧闭,两个黄铜门环上扣着一把老式元宝大锁。
一打听,邻居说苏老头儿家住这边不假,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不在家,听说是住院了。
张、丁两个原本担心苏望鑫出了远门,这下反倒松了口气,住院好办,买些水果糕点之类的去看望一下就是了。
还没来得及开口问是哪家医院,邻居接着说出来的话让两个侦查员愣住了。
这句话是:“听说老苏住在提篮桥里面的医院。
”
提篮桥原是上海虹口的一座木桥,公共租界工部局在那里造了一座监狱,坊间唤其“提篮监狱”。
而那座木桥早已拆除,连河流也填没了提篮桥监狱又被称为“远东第一监狱”,其规模、设施在当时国内的监狱里是一流的,甚至还有一座专供在押人犯治病的西医院。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租界,提篮桥监狱亦被接管。
从此,这所医院接收的病人不再限于本监狱,也包括其他监狱送来的病犯。
既然苏望鑫住进了提篮桥的医院,那肯定是出事了。
张、丁二位也不再向邻居打听出了什么事,去监狱问问就知道了。
苏望鑫确实在提篮桥监狱医院里待着。
监狱办公室接待警员老周告诉两位侦查员,苏望鑫是被上海市第一看守所作为病犯于一个月前送来的,患的是急性黄疸肝炎,属于中期,病情不算严重,但这种病有传染性,不便羁押在看守所,就将其送至提篮桥监狱,住进了隔离病房。
这种毛病当时也没啥特效药,靠的就是“营养+休养”。
监狱医院给苏望鑫开了病号饭,还允许他的亲友送些补品、营养品,三天前的化验显示,其身体各项指标已接近正常。
那么,苏望鑫是犯了啥事儿被关进第一看守所的呢?这个,监狱方面就不清楚了。
根据规定,苏望鑫从上海市第一看守所移解提篮桥监狱之举属于“住院治病”,相当于寄押,作为寄押点的提篮桥监狱是无权了解其案情的。
张伯仁、丁金刚商量片刻,决定暂缓跟苏望鑫接触,先向办案单位了解一下其案由再说。
那时候关押在第一看守所的人犯,多半是政保部门送来的。
这就方便了,向市局政保处打听,也不必再开公函。
他们把电话打到政保处办公室,接听电话的内勤姑娘小姬翻阅登记册,告知这个人犯被拘捕的原因是涉嫌参与“一贯道”阴谋暴动案,具体案情小姬不清楚,不过,小姬说那是特侦二科办的案子,签发拘捕证的是科长卢禄定,也就是政保处的卢副处长。
丁金刚感叹:“折腾一圈,原来最知根知底的是咱裴组长的老爸,咱们的顶头上司。
”
往下,就是给专班卢主任打电话了。
和刚才往市局政保处办公室打电话一样,老张自忖系留用旧警身份,不便出面打这个电话,还是丁金刚打更合适。
老卢这类老资格政保干部,对于政策和规定的原则性、灵活性的掌握和运用都是颇有心得的,当下告诉他们,这是特侦二科侦破的最后一个案件--“9·07”案。
北方潜逃来江南的几个“一贯道”骨干分子,勾结长三角地区的“一贯道”漏网残余,与台湾特务机关取得联系,受命策划组织反革命暴动。
特侦二科获悉相关情报,将其一网打尽。
至于那个姓苏的老头儿,并非直接参与敌特活动,而是被人检举跟其中的“一贯道”分子系江湖旧友,向对方提供资金。
据落网的“一贯道”分子交代,已经决定拉拢其人伙,利用其手艺维修武器、制作刀具。
接受讯问时,苏望鑫承认曾给过暴动团伙成员一些钞票,但那是还债,有六年前的借据,还有证人。
苏辩称他的确知道对方系“一贯道”分子,但并不知对方组织策划反革命暴动之事,更没有协助对方制作或维修武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调查下来,上述情况基本属实。
其间特侦二科还收到军方转来的一位团级军官的信件,信件上盖了军方公章,证明苏老头儿在抗战前期曾掩护过我新四军赴沪开展情报工作的“第082小组”,使该小组三名情报员摆脱日伪特务的追捕,安全返回根据地。
特侦二科解散前,是准备将苏取保候审的,这时他患上了急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