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楔子(1/3)
2022年1月,重庆最寒冷的季节。
西南山城的冷,不似北方冷得那样旗帜鲜明、大张旗鼓,而是一种能暗暗侵人骨髓直至透心的潮冷。
凌晨两点多,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辰,整个世界都蜷在被窝里沉入了冬眠。
而在一个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安置小区里,四楼的一户人家还亮着昏黄的灯。
屋里四个男人面色沉郁,但从表情能分辨出四人呈一比三的对峙态势。
很明显,除中间光头之外的三人掌握了现场的绝对控制权。
在三双眼睛的逼视下,光头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苟儿啊,我有个大哥点儿瘾了,你能不能弄点儿来先对付一下.…哎呀,兄弟你还不信四哥吗?嗯,现在要,人家货款都在我这里呢!”
挂掉电话,光头颓然:“唉,老子脸丢完了.今后道上没法儿混了.……"
“你干这行还要脸啊?”一个身材精瘦、眼神冷厉的年轻男子似笑非笑地盯着光头。
“唉,想当年四哥我也是好人一个,错就错在一脚踩虚摔了筋斗,眼下也算戴罪立功吧,警察叔叔你莫送我进去嘛。
”光头状极可怜。
“哪个是你叔叔,也不看下你那张老脸。
”年轻男子正色道。
“睿哥…”旁边小伙“扑哧”一声笑了,但笑容立即被睿哥眼里的寒冰给“冻”住了。
楼道里响起似有似无的脚步声,紧接着有人轻轻敲门。
睿哥盯着光头:“知道该怎么做吗?”光头苦着脸点头,然后趿着拖鞋踢踢踏踏走向门口。
屋里的两个青年男子跟到门边分立于两侧。
门开了,一个猴精样的小个子男人刚一脚跨进门,就被门口的二人一把拖进屋,干脆利落地掀翻在地。
睿哥上前关上房门,从“猴精”身上搜出一小包毒品,看样子大约有五六克。
光头不停地唠叨:“兄弟,你莫怪哥哥哈,哥哥哪里搞得赢这帮警察嘛…”
苟儿盯着墙壁,半晌才咬牙切齿地骂出一句:“龟儿叛徒不讲江湖道义…”
小零包牵出大线索
“呼…”章睿猛嗦一口豌豆杂酱面,整个人似乎又满血复活了。
每次办案熬了夜,次日一早,单位门口这家小面馆便成为支队同事们必经的打卡点。
小面不小,作料异常齐全、浇头也是五花八门、可素面,可加杂酱、肥肠、煎蛋、鲜鱼w.当年,那热烈图烫中的麻辣鲜香,一下子迷住了酷爱各种面食的陕西人章春。
“我家乡的面食绝对杠杠的,重庆小面的味道同样无与伦比!“
用一碗小面,开启一天的美好光景。
十多年前,在入读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一所高等院校之后,章睿就爱上了重庆,也爱上了重庆的生活方式。
他打心眼里喜欢和亲近这座大山大水之城:它是千年恭州,是山城、雾都、桥都……它的跌宕地势与浩森江河,它的厚重历史与独特文化,重庆人集刚勇血气、乐观豁达与烟火柔情于一体的复杂气质,无不深深吸引着这位来自三秦大地的小伙子。
于是,在大学毕业后,章睿毫不犹豫地考入了重庆市公安局大渡口区分局。
那年,他25岁。
从有“重庆后花园”之称的青绿小城北碚,来到50多公里外的“十里钢城”大渡口,一切是崭新的也是陌生的。
大渡口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位于重庆市主城西南部,被中梁山和铜锣山所环绕,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有长长的30多公里江岸线。
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水文条件,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的次年,大渡口区成为中国重工业大西迁的终极目的地。
主要来自中国东部大城市的重工企业撑起了中华民族钢铁工业的脊梁,为抗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庆钢铁厂的前身。
虽然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生态环保需要,重钢于2011年实施了整体搬迁、之后的大渡口朝着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样板间、提升城市品质与智治精细化等方面不断转型与发展,但是先辈们不畏艰苦、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大渡口人在建设美好家园的路上勇往直前,昔日“十里钢城”的铮铮风骨与硬朗气质,永远是这片土地的灵魂。
在分局刑警队、派出所工作几年后,章睿调任了禁毒支队。
初到支队,章睿只是想着尽心尽力做好工作,但工作中遇到的一桩桩案件,不断刷新着这位年轻缉毒警察的认知底线:比如一对夫妇,丈夫为吸食毒品,不惜让妻子陪着毒贩“玩”;一个青年因吸毒过量产生幻觉,挥刀朝女友猛砍十几刀,刀刀深可见骨,险些身首异处;一个原本漂亮的女人染上毒品,一边吸毒一边贩毒,冲到她家中的民警被眼前情形惊呆了--母亲的吸毒工具以及分装毒品的容器随意搁在床头,旁边就是她10岁女儿的课本。
后来民警从学校了解得知,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女孩儿,每天穿着暴露,打扮妖娆,整日与一帮不良少年混在一起。
“这孩子算是完了…….”老师长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切,让章睿的内心发生了巨变,严打制贩毒犯罪的高度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在他心中如轰响的战鼓,哪怕有战友被吸毒的艾滋病人咬过,被叫嚣着“小心弄你老婆娃儿”威胁过,他和战友们也从来没有怂过,更没有想过退缩。
引用章睿的话,或许可以解释禁毒民警的内驱力所在:“禁毒这个岗位很神圣--‘神圣’这词,是不是很多人听了会发笑,觉得我又假又矫情?不!就是神圣,我拒绝用其他词汇来替代,因为一想到我们在维护社会安定、挽救了很多濒临破碎的家庭,我就有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
”
须臾间,一碗面快见底了,章睿鼻尖冒汗、满面红光。
抬头一看,副支队长卓越也是施然进来了。
70后的卓越是本地人,转业自北京某部队,入警已经20多年了。
从派出所案侦民警一路干到分管案侦的副所长,再到几年前调入分局禁毒支队,多年摸爬滚打已操练成了办案“老江湖”。
“老板,肥肠面三两,老规矩哈,提黄,多青,宽汤。
”卓越拖把塑料麻将凳子,一屁股坐在章睿对面,环顾四周无人,他压低声音道,“这个苟儿不简单,背后肯定有大东西。
”
卓越说的苟儿,正是前晚章睿、陈明灿和辅警小武在安置小区里通过四哥抓到的零包小毒贩苟正勤。
虽说苟正勤手里只抓到六克毒品,但他的毒品源在哪里?小毒贩背后必然有或大或小的上家,他们分析苟正勤的背后应该有一个不小的制贩毒团伙。
单亲家庭长大的苟正勤,自小游手好闲,既不正更不勤,初中毕业就辍学和一帮社会渣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