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暗夜微光(1/3)
与此同时,另外几组人马也在高速运转中。
通过秘密摸排、点对点跟踪,结合与四川警方联系后掌握的情报,再与海量大数据进行反复碰撞、研判、分析后,-个以杨世林、周代宇、徐光辉等四人为核心,蒋大庆、周前卫等十几人为成员的跨川渝两地的制贩毒团伙渐渐浮出水面。
紧接着,更加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从四月中旬开始,周代宇与杨世林、徐光辉等人接触频繁,几天后,蒋大庆开着渝A字头尾数为1L的“金被”车从四川拉回几大包神秘的货品,但回永川后一直没有下货。
虽然暂时未知车上装着什么货品,但一切迹象都在表明,这个制贩毒团伙成员很可能要开始“生产”了!
2022年4月15日,由市公安局牵头,从禁毒、法制、刑侦、特警等多警种多部门抽调的精干警力组成了合成作战团队。
这是要集中优势兵力整“大业务”了!
从一月获悉线索到3月开始外围排查,到4月进山发现窝点,再到山中侦查、蹲守,从隆冬到晚春整整3个多月,民警们不知跑了多少路熬了多少夜,而今目标即将现身,成败在此一举,全体参战民警既激动又紧张,唯恐一个不慎前功尽弃。
由于前段时间周代宇未回永川,要么待在主城,要么与杨世林、徐光辉等人在成渝两地吃喝玩乐,专案组为稳妥起见始终未在周家大湾打探其住址,只是派人默默跟踪、观察。
到5月上旬,民警终于摸清了周代宇在周家大湾的住家:鱼塘附近一栋有二层楼的农家小院。
把观察点放在哪里呢?周家房屋前后都是一马平川,田畴、鱼塘一目了然,四周低山、丘陵也上去查看过,要么角度不对无法观察,要么植被稀疏难以隐蔽。
符俊林等人几经踏查,最后把观察点定在玉龙山隧道出口前约200米处的高速路护栏外。
这里离周家的直线距离只有几十米,拿望远镜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且一人多高的野草丛非常利于隐藏。
但此处也存在弊端:观察位紧挨着高速公路,每天背后车辆不断,疾驶的车子轰鸣而过、车轮不时卷起路上的飞石,这些都严重威胁着民警的生命安全,但的确没有更合适的观察位了。
每天,两名民警隐身在护栏外的草丛中,举起望远镜秘密观察,用微型摄像机远距离取证。
山城的气候就是任性,老天说晴就晴说雨就雨,春夏秋冬切换自如。
明明上午还骄阳似火,到下午瓢泼大雨就不期而至。
高速路上飞驰的车辆刮起阵阵强风,加上降雨带来的气温骤降,令人恍惚又回到了初冬时节。
这天是小波和佳怡值守,他俩套上雨衣、拉起雨帽,牢牢“钉”在自己的哨位上。
为保护取证设备不被雨淋,他俩将微型摄像机装进一只剪去瓶颈的空矿泉水瓶里,将瓶子卡在护栏上,镜头对准周家院子的方向。
山上山下紧密联动,一张大网正在悄悄织成。
但时间一天天过去,周代宇等人还是没有开工的迹象。
他们是在等待最佳时机,还是嗅出了什么异常?是5月的天气热不利于制毒,还是最近上山采笋的人多,他们担心开工容易败露?
这个季节,山里的气候更加复杂:放晴时,山地散热缓慢,地气升腾,林子里闷热得像蒸笼;一旦下雨又冷得人缩成一团,恨不能抱着火炉子烤火………
长时间“猫”在山里,对于民警的身心承受力、耐性、韧性都是极大考验。
“抓毒必须‘打在手上,不能打在地上',我们只有一条路:熬!”熬过无数时辰,等待一个机会--制毒从开始到出“成品”,大约需要12个小时,必须卡准嫌疑人进场制作到毒品结晶的档口实施抓捕。
这个时机太难把握,稍纵即逝,如果动手过早,毒品尚未凝固还处于液态,很容易被嫌疑人销毁,直接导致证据灭失。
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等,静静地等,心无旁骛地等。
这天深夜,章睿估摸着装在楠竹里的微型摄像机该换电池了,便盲人摸象般地摸到竹子取出摄像机,不料手上一滑,摄像机掉落不知滚到哪里去了。
“妈的。
”听他在地上摸摸索索,符俊林、卓越也摸过来帮着找。
三个人谁也看不见谁,一会儿你的脑袋碰了我鼻子,一会他的手摸着了我的脚,摸来摸去始终没摸到那火柴盒大小的摄像机。
“唉,等天亮再找吧……东西千万不能掉在这里。
”符俊林忽然看见不远处的地上有东西在发光。
“什么东西?”他瞥惕地盯着那团暗扣大小的光,那光时而红时而蓝,一下一下有规律地闪着,在漆黑的夜里像幽灵在诡异地眨眼。
他赶紧摸过去,扒开浮土找到了光源--一枚小小的测绘器,还带着一个类似接收器的物件,凭经验应是地质测绘、油气勘探人员安装的专业探测设备。
借着闪烁的幽光,三个人默契地对视了一眼,随后符俊林麻利地抓一把泥土,将光源埋得严严实实。
卓越一本正经念念有词:“对不起噢,你太显眼了,怕惊动了坏人就麻烦喽。
”大家不放心,又围着四周逡巡了一圈,果然在另一侧地面又发现了一枚,当然,这枚发光物也“人土为安”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刀兵暗伏
5月天,本是万木并秀、繁花似锦的季节,但近期山里降雨较少,作为浅根系植物的灌木喝不到水,于是成建制地渴死掉了,民警埋伏的地点除了又高又直躯干光滑的楠竹,再无可供隐身的遮挡物,必须去寻找新的蹲守点。
符俊林、卓越等人悄悄绕着酒厂四周搜索,最终把蹲守点确定在附近的一处斑竹林里。
斑竹矮小但枝叶较密,人蹲在里面不容易被发现。
5月11日,晴。
山下传来情报:杨世林、徐光辉一伙人从四川进入重庆境内,与周代宇在主城会合后一起前往永川、还通知在外面跑大货车的周前卫随后与之会合。
高速路边的小波和佳恰传来消息:周家院子里来了两辆川牌车辆,杨世林、徐光辉等人下车进了周家。
此时,由市局一名副局长、分局两名局领导分别担任现场总指挥、副总指挥,各参战警种负责人组成的临时指挥部已经驻扎在三教镇上一家不起眼的小旅馆里。
专案组各小组正按照指令分头行动。
以“酒厂”为圆心,山上山下方圆数公里区域为半径,各方力量正在静默中酝酿、筹谋、观望,随时准备出手。
山间晴热,空气湿闷。
不时有一两声鸟鸣,更衬出山野的空旷、寂寥。
看似平静的空气中,有刀兵之气在隐隐流动。
当晚,大约10点,一束近光灯鬼鬼祟祟闪烁着,蜗牛样沿山道往上面爬来。
“注意隐蔽,注意隐蔽,目标出现,目标出现!"“金杯”车无声地进人了符俊林、卓越、章睿等人的视线。
黑暗中,几个人按捺着剧烈的心跳,眼睛一眨不眨盯着那一束鬼魅般的灯光。
铁门打开,“金杯”车驶入“酒厂”的院子。
借着昏暗的车灯,民警数着下车的人:周代宇、徐光辉、蒋大庆、周前卫,一共四个。
这四张脸,对专案民警来说太熟悉了:那是被反复提取、定格、凝视、分析的影像,那是几个月来他们一直心心念念甚至在梦中都不曾忘记的追踪目标。
“哐当---”,金杯车的后备箱被打开,来不及看见里面的东西,铁门便迅速关闭,将车灯的微光也截断在黑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