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2/3)
未束发,昨夜一动不动坐在那看了大半夜的折子,清晨起来又接着看。
“拿着,替我办件事。
”宋允执打断他,把手里写好的一本呈文交于他,“六年前,钱家大爷钱闵成去东都时路过的驿站,遇上的人,名单都在这里面,你去把人找出来,逐个录下口供,另...”他顿了顿,“去一趟江宁王府,把平昌王的家眷绑了,问出六年前,平昌王跑路之事。
”
沈澈一怔。
他这话里的信息太多,沈澈分不出是宋兄让他去绑人的行为更震惊,还是这个消息更惊人,瞠目问道:“平昌王没有守城?”
宋允执点头。
那一夜她与他坦白之事,他从未怀疑过,无论是钱家的公道还是功劳,他都会一分不少地还给她。
他想告诉她,走正道不一定见不到光。
这件事他谁也不放心,只能交给沈澈,“朝廷的人来之前,我要定平昌王的罪。
”
——
朝廷的人没来,沈澈走后不久,定国公府的人来了,来的人是小公爷裴晏琮。
王兆匆匆进来禀报,“世子,小公爷来了。
”
此时能来扬州的还有哪个小公爷,唯有宋允昭的未婚夫裴晏琮,宋允执有些诧异,又有些厌烦。
在京都时,裴晏琮便频频出现在永安侯府,昭姐儿走哪儿他跟哪儿,这回还跟到扬州来了,未免盯得太紧。
王兆看出了他眉目间的不满,笑着解释道:“听闻小郡主一人来了扬州,小公爷不放心,放下手头上的事立马追了过来,人刚到府上,去找小郡主了...”
都午后了,宋世子还未用食,且今日一早起来后,连发冠都忘记了梳,可见昨夜是与钱家娘子吵狠了,还没缓过来。
对待感情,最忌讳的便是一头钻进死胡同,容易出不来。
眼下国公府的小公爷来了也好,先让世子转移一下心思,学学钱娘子去茶楼里转转,听人一通恭维,心花怒放,哪里还记得这些糟心事。
五日后便是大婚了,有什么事不能解决,又何必怄着了自己,王兆道:“下官去备宴,等世子收拾。
”
——
宋允昭也听说了兄长与嫂嫂吵架之事,她想出去找嫂嫂,可刚刚经历了一场劫难,兄长不让她出去,她自己也不敢去,只能待在屋里来回渡步,干着急。
她大抵猜出了是什么原因。
兄长想为她报仇,一举剿灭山寨,但段公子是嫂嫂的人,嫂嫂不让。
她一边希望山匪能得到应有的惩罚,一边又不想段公子出事,正两头为难,听到身边的婢女欢喜的跑进来禀报,“宋娘子,小公爷来了。
”
小公爷?
宋允昭一愣,问道:“裴小公爷?”
不待婢女回答她,一道年轻男子的嗓音传了进来,“阿若。
”
能唤她小字的人,没几个。
宋允昭忙走去门外,只见一名相貌俊朗的锦衣公子,从对面的长廊走来,匆匆下了穿堂,腰间的一杯羊脂玉随步伐轻荡,千里跋涉,他面上染着风霜,一副行色匆匆的模样,眉眼间却又怀着一抹兴奋与期望。
当见到门槛处立着的小娘子时,面上的那份担忧便陡然散去,展唇一笑,露出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