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2/3)
伤势如何了?”
他还有闲心关心自己,沈澈拉上了后背的衣衫,笑道:“宋兄受了六十鞭都还生龙活虎,又是成亲,又是洞房,我不过受了四十鞭,躺了两日什么都没干,能如何...”
如此说,心头却想到了那位钱家的婢女。
若非看到了自己,那夜她不会那么快收刀。
愧疚也好,赔罪也好,四十鞭就当是他沈澈上给扶茵的一炷香吧。
穿好衣衫,沈澈才与他道:“宋兄,姑母来了信,明日我便要回东都了。
”扬州的事情已经了结,朴怀朗一死,曾经的四大家,便再也不复存在,盐场也回归到朝廷手中,他们最初前来的任务便完成了,他该回去复命了。
宋兄刚成亲,一时半会儿应该走不了,沈澈道:“宋兄有什么话要稍回陛下,我先替你传?”
药上好了,宋允执也拉上了衣衫。
沈澈见他半晌没出声,本以为他无话可托,正打算临走前与他说说平昌王的案子,便听他道:“扬州之事,没有人比你更清楚,若是朝中有了不实的流言,劳烦你纠正,我没那么快回去。
”近日胡人猖狂,海寇频出,若是朴家的海峡线被攻破,扬州便会陷入另一场劫难。
他已经写信给陛下,禀明了情况。
沈澈理解。
他与钱娘子的婚事一旦传入京都,必会引起一片哗然,堂堂世子娶了一个商户之女,脑子单纯的会说他是被美色所诱,心思深沉的难免会生出小人之心,道他永安侯府与商勾结,得了好处。
这点他放心,沈澈道:“有我在,谁敢说你宋兄的坏话。
”
宋允执大抵知道他没听明白,便直言道:“我是说,你与陛下谈话时,多替她美言几句。
”
沈澈一愣,在宋允执翻白眼之前,终于明白过来了,“宋兄放心,我一定将她夸成天仙,且钱娘子用得着我夸吗,人家是干实事的人,心系百姓,行侠仗义,脑子聪慧心思善良,人又貌美如花...宋兄娶了她,乃八辈子积来了福...”
宋允执平静地看着他。
沈澈便收了玩笑,说起正事,“平昌王我先押回京都,交给陛下,钱家大爷的案子我会亲自盯着,还钱家大爷一个公道。
”
那夜扶茵死后,平昌王原本想跑,被他擒了回来,没送去知州府,直接关在了军营里,彻底断了他跑路的希望。
那日他回来原本是要仔细禀报这事,可后来发生了那么一件事,每个人自顾不暇,便一直没有机会说,只将呈文给了宋允执,他道:“此次我能成功擒住平昌王府的家眷,问出当年的情况,有一人功不可没,我虽在给宋兄的呈文上已经写了,但还是想亲口与宋兄说,蓝翊之是个人才,这回我会向陛下求情,酌情对蓝家的处罚。
”
呈文宋允执看了,对此没有异议,
“对了,平昌王府的人我都已抓获,唯独剩了个小郡主不知去了哪儿,宋兄在扬州若是有了消息,便传信与我。
”
“好。
”
——
沈澈离开钱家,去了知州府。
冯渊和王兆昨晚一夜没睡,连夜把这回土匪进城的案子整理了出来。
小公爷...已经不是小公爷了,暂且称他为土匪之子,毕竟私生子一说,实在有损国公府的颜面。
在征求国公爷同意之后,冯渊在第二日上午便张榜,将土匪之子的作案过程张贴到了皇榜上。
算是还了段元槿和钱娘子一个清白。
段元槿也不能叫段元槿了。
既然是国公爷的亲儿子,便当称一声裴公子。
知道沈澈要启程回京,冯渊便把那个烫手山芋国公夫人托付给了他,“押一个也是押,押两个也是押,有沈公子在,咱们都放心。
”
沈澈没了好气,“你们倒是放心,这不是叫我为难吗,我到底是把她当国公夫人,还是当罪犯?”疑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