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3/3)
玩了一圈,汤婵跟小于氏回到相国寺等着用斋饭。
二人在给女眷专用的厢房歇息,小于氏见汤婵神采奕奕,气色极佳,不由好奇。
“小婶婶,您……真的想和离吗?”
“你听说啦?”汤婵正在倒茶,“也对,到底在一个府里,你听说也不奇怪。
”
小于氏有些不好意思,议论长辈,照理说是不应该的,“小婶婶您别恼……”
“没事
,事情定下来之前不要外传就可以。
”汤婵笑着给小于氏递了杯茶,“没错,我是要跟你小叔叔和离来着。
”
“真的?”小于氏低呼一声,实在忍不住问,“为什么?”
汤婵笑眯眯地反问,“为什么不?”
小于氏欲言又止,“小叔叔待您很好……”
她隐下后半句,对那位前妻许氏,也不像是自家夫君对待姐姐一般旧情难忘……
汤婵吸溜了一口茶,“我是为了自己活,又不是为了他活。
”
小于氏怔愣,若有所思,许久未语。
说话间,斋菜送到了。
相国寺的素斋名不虚传,汤婵吃得肚皮溜圆,满足地舒了口气。
用完膳,二人准备离开。
向外走的时候,却见迎面过来一个二三十岁、长相很是眼熟的妇人。
汤婵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她是不是见过这个人?
妇人瞪大眼睛,显然认出了汤婵,“是你!?”
果然是见过……汤婵想了半天,总算从记忆的犄角旮旯里扒拉出这是谁了。
“哦,”汤婵眯起眼睛,“周大奶奶。
”
原先的汤大小姐有个未婚夫,后来未婚夫悔婚另娶,妻子便是这位周氏了。
汤婵刚穿过来不久,还遇上周氏上门拜访,想要下聘将她纳进府里做妾的事。
后来汤婵跟着汤母进京,就把这号人忘在了脑后,没想到今日还能遇见。
比起六年前的盛气凌人,周氏看起来老了不少,也没了以往的趾高气昂,汤婵差点认不出来。
汤婵差点忘了周氏,周氏却把汤婵记得清清楚楚。
这几年周氏的日子不太好过。
她娘家叔叔曾在当初的大皇子、如今的安王手下做官,也是因着这个靠山,祝家才会放弃同汤家的婚事,转而与周家结了亲家。
因为娘家强势,周氏行事张扬,成亲之后也没有收敛。
得知周氏为难汤大小姐,甚至将汤家母女逼得上京投亲,丈夫祝文杰很是不满,但因着周家,祝文杰只得忍气吞声。
直到五年前大皇子遭难,周家也跟着倒了霉,以往有过节的人家开始报复,周氏在祝家的地位一落千丈。
她不得不收起以往的脾气,小心顺意伺候婆婆和夫君,这几年不知吃了多少闲气。
好在祝文杰倒也有些文才,去年恩科,祝文杰考中了举人,周氏成了举人娘子,总算是熬出了头。
她陪同丈夫一同进京参加会试,今日到相国寺,便是来上香祈愿夫君学业顺利。
没想到遇见了早年的仇家……周氏打量着汤婵,只见汤婵穿着一件大红狐皮鹤氅,眉眼带笑,通身贵气,身上的首饰虽然不多,却无一不是精品,甚至有些周氏都认不出来历。
和六年前相比,汤婵就像是璞玉被打磨出光彩,显然这些年养尊处优,过得极好。
周氏心中惊疑不定,难道汤婵是嫁进了什么高门不成?
还没等周氏想好说什么,与她同行之人先惊喜道:“周妹妹,你竟与解二夫人有旧?”
汤婵意义不明地笑了笑,“以前有些小过节而已。
”
原先的汤大小姐自尽,跟周氏可脱不开关系。
对方脸色微变,当即同周氏拉开距离,向汤婵迎了上去。
“没想到能在这儿遇见您,您身体可还好?”
周氏目瞪口呆地看着同伴殷勤地跟汤婵说话。
和她同行的这位夫人姓马,丈夫在国子监任职,周氏废了好大的劲才巴结上,没想到她费劲攀附的人,居然会这般讨好汤婵!
汤婵只是说了一句话,就让她前功尽弃……周氏暗自咬牙,汤婵如今究竟是什么身份?
汤婵余光掠过乍青乍白的周氏,对面前的夫人笑道:“我还有事,就不多聊了,日后有空再请夫人说话。
”
马夫人连连应是,“那感情好,夫人慢走。
”
等汤婵离开,马夫人对周氏敷衍笑道:“周妹妹,我突然想起来家中有事,就先告辞了。
”
周氏毫无办法,又不敢撕破脸皮,只得陪笑送走了马夫人。
马夫人走后,周氏瞬间沉下脸色。
她转头吩咐丫鬟,“回去之后,让人仔细打听打听姓汤的嫁的是什么人!”
解瑨在京里官宦圈子里是个名人,汤婵虽然深居简出,消息也不少。
周氏很快就打听出来了关于汤婵的种种,心里又嫉又妒。
汤婵居然有这样大的造化,丈夫竟然是二品尚书、内阁重臣!
最让周氏不平的是,这位解尚书才刚刚三十出头!
凭什么?
直到听到“解大人前妻回京,解二夫人搬到别院”,周氏才眼前一亮,慢慢扯出笑意。
看来这二品的诰命也不好消受,汤婵夫妻二人的关系很可能出了问题……
周氏沉吟片刻,叫来心腹妈妈,如此这般低声吩咐了一般。
妈妈一惊,有些犹豫,“您确定?若是被那汤氏发现……”
“所以要你小心谨慎。
”周氏目光幽沉,“我与汤氏有仇在先,她撞了大运,攀上了一个位高权重的丈夫,她吹吹枕头风,咱们就要遭难,倒不如先下手为强。
”
她冷笑一声,“等那汤氏名声尽毁,可就顾不上咱们了。
”
妈妈一想,“您说的是,我这就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