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1/3)
难道我就要这么认输了?
我就只能被别人当成棋子利用了?
自己就像是尿壶,之前用得到的时候,就拿来舒舒服服的撒尿,现在用不上了,连呆在集团都嫌臭?
逄经理不是说了嘛,兔死狗烹。
自己不过是被用来斩首祭旗的罢了。
斩首祭旗是古代一种迷信的做法,军队的首领在出征之前,杀死某活物,以该活物的生命祭祀所神灵,以求得上神灵的庇佑。
这个很古老就有了,斩首祭旗一般都应用于后来的军事之中,春秋、礼记、史记中都有记载。
在很古老的战争中就有,具体时间不可考了。
当然,斩首祭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鼓舞士气。
也就是起到杀一儆百之效果。
宁致远分析到这里,好像自己根本就没有反抗的必要了,也没有反抗的实力。
可是,他又心有不甘,此刻的他,只能从自己一直在看的红色报纸上寻找精神力量。
他想到了毛主席的长征,那么的豪言壮语。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的路程,虽然面临着无数艰难险阻,但是,毛主席从来都没有悲观过,相反,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我们不由自主的要去看长征时面临的境地,如果我们当下所面临的状况比当时他老人家不得不进行长征时面临的状况还要好,那我们有什么资格放弃抵抗呢?
在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之后,为了表达自己内心战斗胜利的喜悦,他老人家还专门写下了这首着名的《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既然自己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那怎么能够轻易的放弃呢?最起码,自己当下已经对于集团老总背后的阴谋有了一丝丝的窥探,不管对与不对,都要针锋相对的、当面锣对面鼓的说清楚。
有时候,以卵击石并不是不自量力,而是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是哪怕‘千锤万凿出深山’,哪怕‘烈火焚烧若等闲’,也要‘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铁骨!
但是,以卵击石也不是盲目的去牺牲,而是找到敌人的弱点,不管能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都要让敌人明白,无论是任何事,只要你的出发点是不正的,想要阴谋得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就这样,宁致远坚定了信心,要尽最大可能得去针锋相对的斗争。
自身的尊严靠乞求是没法得来的,只能靠坚持不懈的斗争。
当然了,处于弱势状况下的斗争,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成功的,必须准备花费长久的时间;也不是一点点的力量就可以成功的,必须积聚雄厚的力量。
这是正确的估计。
但实事求是的说,这也只是一方面的估计。
因为时间的选择权并不在自己手中。
想要取得卓有成效的发展,必须学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斗争的这条路上,总是布满荆棘的,总是曲折难走的,不是笔直的康庄大道。
自己要不断的分析事情当中蕴含的线索,像过去那样性急是不行的,要戒骄戒躁,心态平和才能发现蛛丝马迹,火急火燎只能是被其他人推着走。
要想好一个很好的斗争策略,像过去那样老在狭小的圈子里打转,也是干不出大事情来的。
既然是针锋相对,那就要勇猛的去干,时间上的紧迫性不容许自己有一分钟的懈怠。
所以,这也是正确的估计,这是又一方面的估计。
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很少,针锋相对去斗争的力量很小,这也是事实。
想到这里,宁致远的心又不禁一沉,因为他看到了哥哥来信中的‘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典故,大概率都是表明,自己之前想要哥哥在外面联系其它客户,来帮忙将有些资金往来发生的事实讲清楚的想法,泡汤了。
之前宁致远想的是,虽然自己肯定没法希望所有的客户都能将与自己资金往来的具体情况讲清楚,但是,说实话,客户跟集团之间的统一战线也不是那么固若金汤。
自己的想法是,让哥哥在外面去联系一下平时跟自己关系还算好的客户,看他们有没有可能站出来为自己说上几句话。
毕竟只要是事情在活动,在发展,那就有可能有希望。
客户跟集团的统一战线可能会发生变动,就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可能变动一样,在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有些客户可能会因为受了自己苦口婆心的劝说的影响从而退出跟集团统一战线的事情,是有可能发生的;当然了,有些客户,可能会因为看到自己身处绝境从而有机会趁机趁火打劫,这样的事情,也是有发生的可能的。
但是,只要事情是在不断发展的,只要自己是去尝试各种可能性的,就算是最后不能改变什么,但也不能说就直接不要斗争了。
自己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自己要学会善处自己,集团可以用纵横捭阖的手段对付自己,反过来,自己肯定也能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来应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集团可以用金钱、用资源、用关系、用威逼利诱,歪曲或者隐藏事实,能左右和拉拢客户群体中的本来就极坏的客户心甘情愿的站在他的一方,自己当然也能够利用一些手段,出自于情感上的也好,出自于关系上的也好,甚至是出自于道德上的愧疚和不安的也好,将对于自己有利的客户左右和拉拢过来。
一边想,宁致远一边在心里燃起了熊熊的战斗之火。
不知道为什么,在经历了一件事一件事的迷惘和打击之后,宁致远的心好像变得越来越坚硬了,他甚至都不知道这一点是怎么样在自己的内心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