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1/3)
HN省CS市,CSWB大厦,16层,魏红集团董事长办公室。
此时的W总,正站在窗边沉思着,正所谓‘遥岑远目,献愁供恨;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在SH市旁听完宁致远的开庭后,W总就马不停蹄的坐飞机回到CS市集团总部,到达时已经是深夜了,一夜无眠。
然后一大早就来到董事长办公室,打算向姐夫汇报宁致远开庭的情况。
可是,早晨到了之后,才听集团娄秘书说,今天上午姐夫要参加由资本方牵头进行的临时董事会议,至于议题,董事会那边没有明确,娄秘书也不得而知。
这样想来,旁听宁致远开庭的,肯定也有资本方的人了。
资本的嗅觉是灵敏的,做事也是干净利落的,当然,更是嗜血的的、自私自利的,这是姐夫一直跟自己讲的。
当然,对应到自己这里的理解,无非也就是拔屌无情的、喜新厌旧的,没什么高大上的。
无非是目的更丑陋、面目更狰狞、吃相更难看罢了。
W总想起了自己昨天晚上,一夜无眠,因为旁听宁致远开庭整个过程下来,他的怒气值一路飙升,这件事确实不是什么好事,心烦意乱让他难以平静。
女人无奈,停止了反抗,之前的嗯嗯啊啊声也不见了,随之而来的是面无表情的侧着头,泪流满面。
W总无意在一具死尸一样的女人身上浪费自己的精力,他起身抽出了钱包里所有的现金,扔在了床上,然后去浴室里,想冲个澡让自己冷静一些。
没过一会,开门的声音传来,然后,门又被轻轻的关上了。
W总无法平息自己的心情,在法庭上,他听着宁致远把集团,仿佛此时的集团在宁致远那里就是个玩物一样,就像刚刚自己把玩的女人一样,自己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宁致远慢慢的、一脸淫荡的把集团的衣服一层层扒掉,直到赤身裸体,然后歇斯底里的蹂躏。
光是这样也就算了,W总仿佛感到宁致远在对着集团的赤身裸体哈哈大笑,还叫来了无数的淫荡的男人一起观赏、一起蹂躏,对此,他怒不可遏,他在窗边来回踱步,看到姐夫桌上有几盒哈瓦那雪茄,就顺手打开,拿了一根点燃,深吸了一大口。
此时的娄秘书在整理文件,一身标准的职业装,她身体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那样的完美无瑕,性感的穿着更是给她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一如既往的妖娆多姿。
只是当下,他已然没有像往常一样的观赏的心情了。
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虽然心里有预期,宁致远肯定不会乖乖就范,但是,他能头头是道的把集团扒的这么干净,而且还把他自己放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看着旁边的很多人,由刚开始的讥笑嘲讽和不屑一顾,到后来慢慢的变成同情他、甚至理解他,这是当初绝对没有预料到的。
在当时的庭审状态下,在宁致远的强劲‘攻势’下,如果采用至今二百多年以来被世界很多国家效仿的、当时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设计的宪法的第三条第二款的规定:美国司法采用陪审团制度、宁致远最终是被他身后的‘陪审团’进行裁决的话,真的是有无罪释放的可能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也是在宁致远开庭之前,在跟姐夫聊天的过程中无意间聊到的,说美国的陪审团制度是从英国继承而来的,历史也不短了,但可能在普通人看来,这个制度实在是古怪至极。
首先,中文的所谓‘陪审团’其实是一个误导人的翻译,英文原词没有‘陪’的意思,原意大约是‘临时裁决委员会’,在被告人是否有罪这个问题上,陪审团是负责裁决的主角;而法官只是陪衬,只能做做解释法律、引导庭审、剔除非法证据、维持法庭秩序之类的‘服务’工作。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里面的成员组成简直让人们难以理解,因为作为美国陪审团的成员,都是普通老百姓,法庭对他们的学历水平、法律知识几乎没有任何要求,一个小学学历、没学过法律的人,也有权决定嫌疑人是不是有罪。
所以,在美国,一个亿万富翁该不该破产,他的命运可能就掌握在一个不爱读书、不爱思考,只喜欢喝喝啤酒、看看脱衣舞的蓝领工人身上,W总当时就对这种制度嗤之以鼻,这不是乱弹琴嘛!
但姐夫当时说,其实这个制度在美国人看来,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在原则上,能尽量让每个案件的裁断都符合大众的道德观。
这能避免法律人士凭着专业优势玩弄法律条文,避免法官由于个人好恶左右案情,也能用来对抗失去民心的恶法。
虽然陪审团的民意也可能被律师引导,但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这至少比法官一个人说了算好多了,毕竟在美国那种自由的精神和民主的呼声的加持下,是不可能有像朝鲜那样的‘一言堂’的情况出现的。
W总忽然间感觉,命运的天平正在慢慢向宁致远的方向倾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W总一会在沙发上坐下,一会又起来走到窗边看着,一会又在房间里来回的踱步,就这样百无聊赖的等了三个多小时,哈瓦那雪茄都抽掉一盒了,快到中午的时候,才看到姐夫像往常一样平静的走进办公室。
D董事长一进办公室,就被里面浓浓的雪茄味道呛的轻咳了几声,W总见状赶紧掐灭了手上的雪茄,着急的说道:“姐夫,你可算是来了”。
“你呀,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先要把心定下来,我之前是怎么教你的,来,跟我说说”,D董事长平静的说道。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W总认真的回答道。
“看来你还是知道的嘛,我以为你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你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知道做不到就等于不知道,知行合一是很难,尤其是对于你们年轻人,但是,没办法,你要克服,要锻炼,集团这么大的摊子,肯定会碰上大风大浪。
人的一生,惊涛骇浪在所难免,尤其又是在商业和资本的战场上,但你作为集团额主心骨,不能乱,要有定力。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明白吗?”
D董事长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刚刚娄秘书放在桌子上的文件。
“好的,我知道了,姐夫,是我错了,我还需要磨炼”,W总惭愧的说道。
“这次董事会的议题,想必你肯定也猜到了,咱们集团目前上市已经满三年了,大股东的高位减持已经没有了法律法规上的客观限制,资本都是逐利的,也是注重效率的。
关键是,资本也是很精明的,很有远见的,我们这个民族,最缺乏的就是远见,这一点,我倒是要跟这些国外来的资本方好好学学。
当代着名作家和编剧刘震云,有一次在北大演讲,对北大所有的毕业生说,临别时对你们有一些嘱托,那就是等你们毕业以后,有两句话千万不能相信。
第一句是说‘这个世界是不能投机的’,千万不要相信,因为这个世界是可以投机的。
第二句是说‘这个世界上是没有近路可走的’,这句话也是不成立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是有近路可走的。
投机分子走近路,成功的人起码在80%以上,主要的区别是,他们得到的利益只是对于他们自己。
这在现实中,说的就是像注资咱们集团的各个资本方,当然,外资为主。
刘震云说大家最需要知道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个民族最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不缺人,也不缺钱,全世界都知道咱们国家的人最有钱。
那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最缺乏的就是远见。
远见,对于我们这个民族而言,如同大旱之望云霓,如同雾霾之望大风。
我们的马路头一年修,第二年就要掀起来再看一看,我们的大桥寿命不会超过三十年,一下雨,我们的城市就淹了。
一个民族的知识分子,除了要如何考虑这个民族的过去当下,最重要的考虑的是这个民族的未来。
每个知识分子的眼睛都应该像探照灯一样,众多知识分子的眼睛,像无数个探照灯一样,照亮这个民族的未来。
如果这些探照灯全部都熄灭了,那么,这个民族的前方就是黑暗的,用国父孙中先生的一句话来说,这个民族会跌入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古人修万里长城、修京杭大运河、修都江堰,惠及当代,这些远见好像都被我们弄丢了,我们当代人,应当要重新拾起历史担当,凡事,在做之前,都要考虑子孙万代......”
D董事长放下手上的文件,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