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中间商(3/3)
看到有一些小吃,宋长叙买了点一起吃。
看着这里的县城,许知昼去看护城河,在河边都有灯笼挂着。
宋长叙对这些司空见惯,他只是随意的看一看,许知昼看这些眼睛亮晶晶的。
晚上出来的人都是成群结队的,有年轻夫妻,有一家三口,也有两个好友一同来。
宋长叙吃了一块炸豆腐,然后被人拍了一下肩膀。
他抬起头。
“宋兄,果然是你。
”程茂学笑起来,他旁边还有谢风和罗双,这三个人总是形影不离。
许知昼去买了一个小木雕过来,木雕是一个小兔子很可爱,他走过来就看见宋长叙跟三个书生正在说话。
宋长叙看见他,拉着他过来:“这是我夫郎,许知昼。
这是我在县学的朋友,程茂学,谢风,罗双。
”
双方各自打过招呼,除了谢风外,程茂学和罗双不知道宋长叙已经成亲了,不过照着这个年纪娶亲也很正常。
宁兴朝的男人十七八岁就能娶妻生子,哥儿跟女子是十六岁可以嫁人。
谢风他们还未成亲,毕竟还年轻,家里也是想着等科考完后再选一个家世好的人家,到时候待价而沽。
宋长叙跟许知昼两个人都长的好,倒是很相配。
逛了一阵他们就各自回去。
许知昼用手肘撞了撞宋长叙问他:“你这么快就交上朋友了。
”
宋长叙点头。
回到家里,宋长叙说:“要不要做了推车,这样出摊跟摆摊都容易很多?”
许知昼泡着脚,歪头好奇:“什么推车?”
宋长叙想了想画了一个草图,许知昼看见底下的四个轮子眼睛一亮。
“我觉得可以。
”
到时候就去找木匠打一个推车,这样两个木桶就可以放进去,轻轻松松推着走。
宋长叙想了想又画了一幅图:“在这下面留点空隙,把桌子放在下面,碗筷也可以放进去。
”
许知昼点点头。
“相公,你太厉害了。
”
对上许知昼崇拜的眼神,宋长叙心中暗爽,他谦虚的说:“都是小事。
”
等到白天许知昼先是接着摆摊,然后等晌午过后,客人少了,他就先把摊子交给江琢,然后拿着宋长叙画的图去找木匠。
木匠点头:“这个可以做,不过需要五日的时间。
”
许知昼高兴的点头,先给木匠付了定金。
他回到小摊上干活的动力更足了。
他发现宋长叙读书后脑瓜子聪明着。
他现在看街边的这些牌匾也能认出几个字,晚上跟着学几个字,认一认,现在有成效了。
他照着牌匾念字,有不认识的字就跳过,念起来很有成就感。
他再多学几个字就是一个有学问的哥儿了。
.
县学放假的五天转瞬即逝,宋长叙去县学了。
周夫子马上就来给他们上课了,放假时的松弛又没有,宋长叙抓着笔开始记笔记,很快就记了许多。
他写的笔记很抽象,只有他自己看的明白。
夫子说话很快,宋长叙是简写的,只有几个关键字眼。
谢风除了在县学读书,家里还为他请了私塾先生,私塾先生负责他回到家里后,若是他有学问上的疑惑可以召他来问。
下课后他基本没什么问题,宋长叙会问几个问题,冯信鸥也会问。
来到县学有一个月了,冯信鸥的压力有点大,他看着宋长叙认真的模样,心中却有几分郁闷。
他说道:“宋兄,你为何能泰然的融入他们?”
宋长叙闻言知道冯信鸥可能心态上出了点问题,他说:“冯兄,我们要跟他们相处一年左右的时间,不能说是融入,只是跟他们有接触,若是性格合适就可以建立新的关系,这样能认识更多的人。
”
“冯兄也可以认识更多的人。
”
冯信鸥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我明白宋兄的意思了。
”
说通后,冯信鸥待周围的同窗更友善了,有些话题也会参与进去,不像之前那样在学堂里格格不入。
书生骨子里有一种天真浪漫,再加上他们都是秀才,在金河县也算是读书读的好,谁知道认识的人这次乡试会不会考上举人,总之多结交人脉是好事。
下午又是马术课。
宋长叙看着分到自己面前的高马翻身上去,慢悠悠的走着。
除了宋长叙和冯信鸥外,还有几个书生也不喜欢马术课,他们都是意思意思就成了。
“骑马有什么乐趣,以后我们都是坐马车。
”
“是啊,我不骑马。
”几个书生纷纷附和。
宋长叙还是坚持骑了一阵马,万一可以用的上呢。
他们在县城的日子渐入佳境,另一边齐山村内,自打宋长叙跟许知昼走后,宋家安静了好些日子,连平时活泼的徐澄都有些神色恹恹。
他以前有点怕舅舅,现在舅舅跟新舅娘走了,他还多了几分想念。
作者有话说:
小宋:多赚钱开店。
小许:做个有文化的哥儿[摸头]
ps:今天没有啦,明天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