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看人识人(3/3)
在才两年时间,他们也能做主考官了。
吃了午食后回到吏部,宋长叙先去小床上小睡一阵,下午处理公务时,丁敏德高兴的进来见礼,“宋大人你立下大功了。
”
宋长叙一愣,“我立下什么大功了,我怎么不知道?”
丁敏德说道:“是今天八百里加急,子东县的赵县令挡下了哗变的士兵,不然通过子东县就能进入平原地区,到时候这些士兵到了平原就变得肆无忌惮了,陛下看了奏折大动肝火,同时对赵大人赞不绝口。
”
丁敏德观察宋长叙的神色,他小心翼翼的说道:“赵大人就是宋大人您推荐到子东县做县令的。
”
宋长叙想起来,赵江他在翰林院有点接触,所以看见他的履历干净就推荐去子东县做官。
子东县不是一个繁华的地方,相反有些偏僻,赵江来领官印和文书时,宋长叙当时是吏部主事还跟他见过。
他心里不知为何突然感到满足,“原来是他,当时是我推荐他去做县令的,但是是因为他自己足够优秀,我才推荐的。
”
丁敏德闻言得劲了,“宋大人怎么这么谦虚,若不是宋大人发现了赵大人,赵大人根本没有机会去子东县做县令。
说实话我听见这件事都为赵大人捏了一把汗,那可是哗变的士兵,赵大人一个文弱书生竟然挡住了。
”
宋长叙不禁感叹,“我也没想到,看来他是一个人才。
”
若是宋长叙处在赵江的位置,他不能保证比赵江做的更好。
随即他认真中带着警告说道:“这件事以后不要当着人说,不要炫耀,若是有人知道缘故问起来,你就说是赵大人自己的本事。
”
丁敏德闻言收敛下来,他回道:“我知道了,宋大人。
”
丁敏德把文书放在宋长叙的桌子上,然后恭敬的退出去。
他心想他还比宋大人年长几岁,比他先进入官场,这次就有些忘乎所以了,宋大人这么年轻就身居高位,还这么沉的住气。
果真是比不得,丁敏德心中对宋长叙更有信心,宋大人的路一定不止于此。
他回到吏员房后,有吏员上前来问道:“怎么样,告诉宋大人了?”
丁敏德说道:“已经告诉宋大人了,但宋大人说都是赵大人自己的本事,他只是尽了自己的职责,赵大人本来就很厉害。
”
“……宋大人真这么说的?”宋长叙才二十三岁,在从五品实权官员中是相当的年轻。
吏员们没有上升的途径,他们大多是举人之类,只想跟着一个好官员,以后就能沾光。
丁敏德点点头,突然感叹说:“宋大人本来就是这样一个人。
”
他们比许多吏部的官员在吏部还要长,他们在官场上见过太多的人。
不管是为通阳宇跟上官顶撞,还是最后升官后带着丁敏德一块都太难得,包括这次赵大人的事。
有吏员说道:“霁月光风,不萦于怀。
”
吏员们都有些羡慕丁敏德,跟着宋大人有前途。
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不是一句空话。
在官场上做事,最讲人情世故,还有高低之分。
丁敏德没有再说话了,不过他心里美滋滋的。
另一边宋长叙处理完公务下值就离开了,有一辆马车跟在他身后一并出了皇宫。
宋长叙回家要经过萧府,他掀开车帘看了一眼就放下车帘,让马夫停车买了两碗羊肉汤回去。
在他身后的一辆马车停到了萧府的后门,一个哥儿从马车里钻出来,有人恭敬的扶着他。
另外的宫人拿着几个盒子跟在他身后。
萧玉容只是来看萧将军一眼,他是避了风头,等了几个月才过来的。
萧将军一个人在下棋,见了他来忙不迭起身见礼。
“父亲不必如此,你们把东西放下都退下吧。
”
“这是一些珍贵药材,父亲要保重身体。
以后就在府里好好过日子吧。
大哥给我写信说,等过年他会带着二哥三哥一起回来过年,我向陛下请示了,陛下也是同意的。
”
萧将军看着萧玉容有些后悔,“玉容,我真是悔不当初。
”
“现在已经这样了,只要能保住性命就好。
我不能在这里多留,免得有人做文章,这次求陛下来府邸,已经是陛下看在肚子里的孩子份上才让我过来的。
”
萧玉容没有停留多久说完话就带着人走了,等萧管家把萧玉容最喜欢的糕点拿过来,已经没有看见小少爷的影子了。
“老爷,千岁这么快就走了?”
萧将军看着面前的一盘棋局,叹息一声说道:“走了,都走了,也是为难他了。
”
萧管家放下糕点,把盒子打开,其中有三盒是珍贵药材,还有一盒打开里面银票还有一点碎银子。
萧管家一愣,“老爷,您看……”
萧将军心中更悔。
作者有话说:
小宋:有成就感[摸头]
小许:带孩子,相公最在行[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