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雪崩(3/3)
有些不舍,但他们说的也对。
梁素:“等年后我们再走,亲家公过年就到我们家来过个团圆年。
”
许孙正应下来,不然过年的时候他一个人在家也不成样子。
京城里拿过来的都是好东西,许孙正留下过年备的礼,随即自己就把东西放进屋子堆起来。
“亲家公,你一个人在家,晌午跟晚上就在我们家吃算了,反正就是多双筷子的事。
”梁素说道。
许孙正摆手不好意思,“这哪成,我还是自己随便对付一顿就好了。
”
宋业拍他的肩膀,“都是一家人客气什么,你一个人做饭能吃什么,还是跟我们俩一块吃。
”
梁素跟曹琴一并去京城,宋业跟许孙正的感情好起来,被这么一劝,许孙正答应下来,打算等宋家没有柴火自己就去砍柴,他总不能在别人家里白吃白喝,这样他自己也受不了。
把事情说清楚后,梁素跟宋业就离开了。
许孙正把饭吃完,他去屋子里点了点家里的银子。
知辞跟知昼出嫁后,他们家的田又是挂在宋长叙身上不必交税,又买了新地所以他们还是有点积蓄。
“田地是要租给老实人家,宁愿少收点租金也要把田地伺候好。
”
他们家的地都是上等的好地,他最近一个人在家,是有些想念曹琴还有两个儿子了。
家里的牲畜就卖了,还能落的一个轻松。
他也想去京城看看,享享福。
.
冬天是冷了,有几处就发生了雪崩,平景帝看过底下的人,他想了想,“宋爱卿,这次你就跑一趟吧。
”
要过年的还是不能太折腾老人家,再说宋长叙年轻也是他信任的人,把这件事交给他,平景帝放心。
宋长叙:“多谢陛下赏识。
”
宋长叙领旨后,刘忘生有几分意动,他本来想推荐沈良去的,没想到陛下就直接指定了宋长叙。
看来陛下对宋长叙还是记在心里。
萧家已经倒下去了,幽州太守别玉却没有被平景帝撤职,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谁不知道别玉是平景帝年少时第一个点的状元,结果就投奔了萧家。
下了早朝,平景帝回到盘龙殿有几分疲倦。
来福给平景帝换了一盏新的人参茶。
“陛下。
”
平景帝应了一声拿着人参茶喝了一口,“幽州那边有消息了么?”
来福说道:“听说幽州雪崩的厉害,但别大人还是稳住的,虽向朝廷求助,但态度并不强烈。
”
“朕不可否认他是一个能臣,若是他安安分分在地方做好太守,以后朕就给他一个善终,他这辈子都不会做京官。
”
来福:“陛下仁慈。
”
平景帝摆手,“不是朕仁慈,是朕手上能用的人太少了。
”
平景帝擅长物尽其用。
另一边宋长叙回到吏部又被人恭维,宋长叙打了几个马虎眼。
他自己亲自跑了一趟户部查看赈灾的物品,户部的人看他过来还是不敢以次充好。
跟他交接的还是李主事。
“宋大人,你可以看看单子,再清点一下。
”
宋长叙不矫情,他认真比对后,然后才点头,“跟单子上的对得上。
”
李主事也松了一口气,他笑道:“我就喜欢跟宋大人这样的人打交道,不然赈灾物品到了地方,出了问题偏偏又要把事怪在户部身上。
”
宋长叙:“只要物品没问题,我这里就没问题。
”
他向来实事求是,不会故意找茬,也不会有意包庇。
宋长叙下值后就把事情告诉许知昼,许知昼应了一声,“那你过年的时候记得吃饺子。
”
宋长叙奇怪:“你就不想我,我不能陪你过年了?”
许知昼笑吟吟的说:“前程重要,再说你不陪我过年,有大哥跟澄哥儿在,还有娘在。
你明年八月份陪着我就好了。
这样算下来也是政绩。
”
看来许知昼还是算了一番才得出这个结论。
“对了,我想给工人们制棉衣,以后每年冬天都送他们一套棉衣如何,相当于也是送他们过年,府邸的侍从也是一样的。
”
宋长叙心中柔软,“你做的很对。
”
许知昼拉着宋长叙的手,说道:“我们家是村里的大户,在冬天是不缺棉衣的,但有的棉衣穿久了就不暖和,变成了一团,又干又硬。
我去制糖坊的时候瞧见他们穿的棉衣不好,就想给他们做一件。
加上府邸的人拢共也没有多少人。
”
宋长叙:“你说的是。
”
许知昼这次就没有给宋长叙收拾包袱,冬日带的衣服厚重,收拾了两个大包袱。
“陛下就派你去赈灾,你就是发粮的。
”许知昼伸出脚踩了一下宋长叙的脚。
“还要修缮房屋,最关键的还是发粮。
在赈灾上不少人从中捞油水,也不怕噎着自己。
”
作者有话说:
小宋:攒点政绩。
小许:冬日就是要窝在家里[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