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启蒙(1/3)
宋长叙把羊肉推到许知昼的桌子上,低声说:“你不是喜欢这里的羊肉么,多吃点。
”
藩王给平景帝见礼后就到一旁坐着,来的大大小小有六个藩王,还有几个离的太远,平景帝便没有让他们回家。
宫宴中这次大皇子坐在萧玉容的旁边,算是在群臣面前亮相。
底下的朝臣喝酒看歌舞,好不快活,心里打的算盘不得人知。
宋长叙拿着酒杯跟相熟的友人喝了一杯,余下就不再喝酒说话。
在这样的场景少说话,多听多看才是要紧的。
许知昼更是深谙此道,他只顾着吃。
秦王饮了一杯酒说道:“臣离开京城时,陛下刚大婚,现在陛下都有皇子了。
”
秦王是先帝第三子,向来对皇位有觊觎之心,曾经还想跟萧家结亲,内部分化萧家,让平景帝的后方失火。
先帝走的突然,还未立下遗旨,作为太子的平景帝登基是理所当然的。
萧太后掌控朝局后,她把几个有威胁的皇子以皇帝还小,亲王辅政的话堵住朝臣的嘴,把他们留在京城。
秦王想到那段日子不禁心惊胆战,心里对太后和平景帝满怀怨恨。
他们关在京城里就跟关的狗一样,战战兢兢,生怕哪天就大难临头了。
他的十弟那么小,就因母族显赫生生被吓死。
秦王看见大皇子有几分恶意,到时候皇子多,争夺起来,不知道这小孩能不能赢。
平景帝笑道:“秦王记性好。
”
他是没有接太多的话,看着秦王身边的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他脸上的笑意更甚,“哪位是秦王世子,朕记得前几年才上折子立下的。
”
秦王世子不卑不亢的上前,“臣楚和拜见陛下。
”
“看上去是个好孩子,世子选的好。
”
秦王把世子拨到一边,“好什么好,若不是他有个嫡出的身份,臣才不想把世子之位让他,把我们楚家的脸都丢尽了!”
秦王世子退到一旁,羞愧的低下头。
平景帝说道:“不过是喜欢上一个平民而已,秦王何必大动肝火。
”
秦王:“可他……”
秦王突然后背发凉,皇帝怎么知道和儿喜欢上了一个平民,他们的封地距离京城这么远,消息传的这么快,还是早就派人监视他们。
他掩饰自己的表情,还是从中闪过一丝恐惧。
平景帝见状,没有再跟秦王说话,他开始心情愉悦的看歌舞。
楚明谨在宫宴上露一回脸,萧玉容就让宫人带他回宫去,如今已是离开了。
萧玉容见底下的朝臣都带了家眷来,这样的场合只有正室才能进来。
“陛下,臣看宋大人的夫郎着实顺眼,宋大人又为陛下出谋划策,趁着是个好日子,陛下何不赏赐些什么?”萧玉容笑吟吟的说。
朝臣们看似在喝酒,实则还是注意上面的声音,听见萧玉容的话,刘忘生都有几分惊讶。
在宋长叙刚入宫的时候就给他献了好几个主意,但有些主意得罪人,再加上资历不够就压着,现在玉容说的有道理。
“凤君说的不错,那朕就赐他一个五品诰命。
”
许知昼忙不迭上前谢恩领旨。
朝臣们现在是看见宋长叙的圣眷正浓,连着夫郎也入了千岁的眼,当真是叫人嫉妒。
席面上有的夫郎就嫉妒的紧,先不说宋长叙是状元,又年轻俊美,像是他们家里安排的成亲,哪能找到宋长叙这样。
许知昼还是一个乡野村夫,这样的殊荣落在他身上真是糟蹋了。
嫁人后,相公的官职跟地位就是他们在社交圈子里的地位和影响,谁不想嫁个好夫婿。
许知昼还不知道诰命有什么用,他回到宋长叙身边还是迷迷糊糊的。
“千岁跟陛下真是个好人。
”许知昼肯定的说。
宋长叙喝了一口酒,“他们是好人,我也是好人。
”
许知昼:“跟你有什么关系,少跟陛下和千岁套近乎。
”
宋长叙:“……”
宋长叙忍气吞声。
等宫宴结束后,他们回到家里,许知昼得知诰命是有品级的,他瞬间瞪大了眼睛。
“我五品诰命是不是比县令高?”
宋长叙刚盥洗出来,擦了擦头发,无奈的说:“县令七品。
”
许知昼欣喜若狂,“我比县令的官还要大,我是什么厉害的人物。
”
原来刚才没有激动是因为不懂。
许知昼飞着去盥洗,晚上也变得热情起来,宋长叙有些吃不消。
“这就是你感激的方式,不是说我没功劳么。
”宋长叙调侃道。
许知昼眼眸迷离,他说道:“你没功劳也有苦劳啊。
”
宋长叙捏了一下他的脸。
宫宴过后,藩王们在京城逗留几日就回去了,平景帝在城墙上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有几分遗憾。
他并非不是容不下人,只是有的藩王不忠心,还有亲卫在,又有封地自主权,他终究还是不放心的。
幸好他亲政以后培养了一批人,现在把他们派到封地上去监督藩王。
宋长叙出的书放在户部引起了不少书生的购买,给户部增加了不少银子,刘忘生都还新得了一本,他翻看几页觉得有点意思。
刘忘生把简息调到了礼部,其实他内心是不愿意,但简息在吏部那么多年还是一个正三品侍郎,这次好不容易有机会做尚书,哪怕礼部的权势不比吏部,他还是想做尚书。
沈良在户部,吏部导致他没什么人在。
要是再强塞人进去,怕是会引起陛下的注意。
刘忘生先把这件事放下,皇子一般三四岁开始启蒙,到时候他可以争一争太傅的位置。
想到这里刘忘生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