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重返伦敦29(3/3)
没有,从来没有,至少我自己没敢做过。
”她遗憾道:“我应该算是一直按部就班走在稳妥的那条路上吧。
”上着不出彩但稳妥的学校,兼职攒钱稳妥的活着,如果不是那个巨大的意外,或许现在也找到了一份无趣但稳妥的工作。
她说完又突然发现可能会产生歧义,忙看他:“嫁到法国不是逃离,只是…只是…”海瑟尔解释不了,只能尴尬的问:“你怎么又不说话了?”
兰开斯特不是不想说话,只是现在特别想说的话好像都不是很绅士得体,恐怕会吓到她。
他现在最想做的是赶快和她分开,然后写信给她。
还是写信比较容易。
“说话啊。
”她小声催促,像一只恼怒的小猫,原来兰开斯特小姐在家的时候就养过这种小猫,他只觉得麻烦。
他只好挑了句礼貌一点的:“你喜欢什么样的男士?”好像也不是特别礼貌,因为她又瞪圆了眼睛,应该是不想回答。
“好吧,今天来找我是为什么?”
海瑟尔耳朵都红了,不知道是气还是尴尬。
她站起来就想像刚刚的女人一样转身跑掉,不过又担心这样太过无理取闹,硬邦邦的预告一句:“现在我要回家睡觉了。
”然后沿着刚刚的路往回走。
兰开斯特没有拦,摸了摸鼻子,默默的跟在她身后。
海瑟尔高估了自己的认路能力,刚刚明明没走多远,现在却越走越陌生,怎么也找不到那堵墙。
偏偏身后的人还任她乱走,选什么方向都不阻止,只安静的跟着。
她终于认命,负气停下来,用眼神谴责他:“到底怎么走?”
兰开斯特想了想:“第一个岔路口就错了。
”
海瑟尔觉得他在耍人,真要生气了:“那你怎么不说话!”
“因为…我想多和你呆一会儿。
”
她的耳朵又红了,比刚刚还红。
兰开斯特回忆了一些刚刚的路线,重新规划了回去的方案,这次变成了他走在前面,海瑟尔跟在后面。
“为什么不回答我的问题?不想回答吗?”他在前面问。
海瑟尔心惊胆战,生怕他再重复一次,抢先选了好回答的那个:“今天碰见了原来在我姐姐家见过的一个侍女,她在一家纺织厂做工人,我去找她的时候在门口看了看里面的情况,那里的工作环境实在太恶劣了,长期下来肯定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
不知不觉他们已经变成并排往前走。
“本来是想问问你应该怎么办,不过现在我自己有了点思路,我打算自己试试。
”
兰开斯特瞧着她在黑暗中莫名自信的样子,无声勾唇笑了:“需要我做什么吗?”
“现在不需要。
如果以后需要,我会找你的。
”
他们后半程没怎么说话,只是安静的走在一起,隔着若即若离的距离,有时候控制不好会擦过对方的衣袖,随即默默拉远距离,不过很快又会不约而同靠近。
找到墙之后就很快了,不到十分钟海瑟尔就坐上了马车。
兰开斯特敲了敲玻璃窗,海瑟尔把它打开。
兰开斯特看着她乖巧的等待的样子,张了张嘴,最后还是干巴巴的说道:“晚安。
”
海瑟尔点点头,想了想说:“我不知道。
”
“什么?”
“不知道喜欢什么样的人,因为我之前从来没有喜欢过任何人。
”
她唰的一下关上窗户,敲了敲前面的木板,车夫会意,很快就催动了马匹。
海瑟尔不敢侧头看一眼,哪怕她余光瞥见了他还站在那里做了什么手势。
啊啊啊。
马车启动了,她把头埋进围巾里,无声呐喊。
兰开斯特看着驶远的马车,久久不愿挪动脚步。
第二天是周日,工厂一般都会在上午放半天假。
海瑟尔把露西叫过来,问她之前住在哪。
“我是和以前从朗伯恩嫁出去的一个远房表姐一起来伦敦的,她前段时间回家探亲,我就向她打听怎么在伦敦找活儿。
她丈夫因为事故去世了,那工厂给她安排一个活计养家,她让我住到她家里,只用出5先令一周。
”
海瑟尔便问:“她也在纺织厂工作吗?”
露西回答道:“没错,不过她在印染车间,那里的工资比我那更高。
不过我不想去,我看到她的手好几处都溃烂了,有点害怕。
”
海瑟尔心想,那恐怕是酸性染料、漂白剂等化学物质释放的有毒气体导致的。
“所以你们都住在工厂附近?”
露西点头:“是的,夫人。
大概就是原来卢卡斯爵士家到我们那的距离,叫做煤灰巷。
”
海瑟尔突然想到之前去过的那条街:“露西,你知道鱼贩道吗?”
露西很惊讶劳伦斯夫人居然知道这个名字:“知道,我们那片工厂的工人都住在相邻几个巷道,鱼贩道、红砖巷、船坞巷等等。
我去鱼贩道买过鱼,不过那里绝大多数人并不是鱼贩子,我认识的一个纺织厂的姑娘就住那里。
”
海瑟尔:“鱼贩道的人好相处吗?他们是不是特别排外?”
露西摇摇头:“不会呀,他们都很好相处。
因为公园在西区,鱼贩道正好在西区和东区的交界,我每次逛完公园回家都要穿过那里,有个老爷爷特别好心,还给过我一包鱼碎,用来配煤灰烤的土豆特别好吃。
”
海瑟尔估计那天正好是运气不好,碰巧遇到了乱子。
“露西,你能带我去你住的那条街看看吗?”
露西答应了:“正好我下午上工之前可以先回家一趟。
”
蕾娜听见她这样说,眼巴巴的看着海瑟尔。
海瑟尔说道:“我在伦敦经营了一间植物沙龙,蕾娜应该告诉过你了吧。
今天就回家收拾一下,过几天就跟着沙龙里的员工培训,以后就在我那里工作吧,我一样给你开工钱。
”
露西没有清高的资本,能换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是她这半个月来梦寐以求的事,她心知这是看在蕾娜的面子上得来的:“夫人,我一定会好好工作的,我会永远记住您和蕾娜的恩情的。
”
蕾娜拉着她的手:“太好了,我们以后可以天天说话了!”
这是她回英国后遇到的最合拍的同龄好友,在乡间的那段日子,主人家管得宽松,她们干完活就手拉手在田间奔跑,躲在草垛后八卦经过的每个人。
露西之前从未离开过朗博恩,但她从回来探亲的太太小姐的女仆口中知道不少伦敦的事,可以说,蕾娜在阔别十几年后对伦敦的最初印象很多都来自于她。
海瑟尔也乐意见到两个颠沛流离的小女孩快活的聚在一起,底层人民的命运很容易淹没在时代的洪流里,能再见面本身就是一种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