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3/3)
儒们编写新书以作汇总,仅仅记录天下土地山河的《地至录》便有百余册,甚至连各地县志也积年保存。
两扇沉重铁门大大敞开,书籍独有的味道溢散在空气中。
石头精高高仰头,惊叹地看这一眼仿佛望不到边的书山文海,下意识就想逃。
“你只需认得字便行。
”白玉山拦住他:“我知你过目不忘,文字并没有很多,你很快能学会。
”
“识字我便学会道理了吗?”石头精问。
“识字,再懂字,”白玉山说:“之后才懂理,不用急。
”
石头精不急,就是看不到头的浩瀚书海让他有些腿软。
若是每本书都代表着一条道理,他不知自己十年能不能粗粗看完,一百年能不能学完。
人类真是莫名其妙的很,一辈子长寿不过百年,却一代代累积出这么多道理来,也不知世人一辈子能用的上几个。
便是有人用上了这些道理,就能立刻得道飞升了么?
还不是拖着一副臭皮囊,活的同前人同后人没甚两样。
石头精吸着气,深深地叹了出来。
他默默站了好一会,奇异地发现自己没有生出排斥心来,许是因为:“山兄,我若是看完这些书,是不是就能知道该拿你们怎么办了?”
这话问的颇有意味,白玉山看他站在铁门前的小小身影,听他“看完这些书”的雄言壮语,回道:
“那我可不知。
”
又好奇:“你为何会这样想?”
“我是有许多事不太明白。
”
石头精认真道:
“我本是一颗天生地养的石头,却被天上掉下来的一葫芦灵酒砸开了灵智,似乎我欠了他恩情。
可是我当真欠了葫芦酒的主人吗?没有的,是他硬要做好人。
他害我欠他因果,我却要还他的恩。
这种不是我想要,但被强塞来的恩情,我必须要认下,是何道理呢?我不懂。
”
“沈杞心底对我有怨,一面忍不住想要照顾我,一面却总是要刻薄我,他说因为我是他祖宗。
便是我就是他祖宗又如何呢,我前生自尽而亡,说明我的前生,也不曾将他这些活人放在心上。
怎么死过了,重新投了胎,还要把他放在心上,受他照顾和刻薄了?
这是什么道理,我也不懂。
”
“还有我的两位父亲。
”
石头精说:“我想我前生必然是个很好的孩子,所以才让他们不舍得放下我去投胎。
我虽没见过他们,听沈杞说来,也觉得亲切的很。
我想他们留在地府,只是为了看我这一生过的如何,让他们自己放心,并不因为我欠他们交代。
这也许便是人类口中的情分,也是我们父子三人的情分,想来与旁人无干。
然沈杞说来,却仿佛我做了天大的错事,对不起他们了,又是什么道理呢?我还是不懂。
”
“还有你。
”
石头精第一次一口气说这么多话,却不急不燥,条理分明。
似乎静谧连风声都无有的藏书楼,故纸旧墨的空气,是一个倾吐的好地方。
“从前我为石,生来以为自己合该有一个山兄照顾我,虽不懂为何会有这样天大幸运,心底却愿意接受。
沈杞来后,说了前因后果,我便不觉得幸运,因为你是我前生性命所换。
此生我是顽石,没有心也不懂那些喜怒哀乐。
我有时会想,我前生用一条性命和无数功德,才换来无悲无喜的这一生,为何偏要不被成全呢?先有灵酒使我开智,后又沈杞使我得知前生纠葛,往后还会有什么?
我若总被迫改变,拥有又失去,那我眼前这一生和自尽的前一生有什么区别呢?
我还是不懂。
”
他一个接一个“不懂”,是无情无心的顽石冷眼观世后的疑惑,洞彻又纯粹,却仿佛一张张蒙住口鼻的纸,层层叠叠地覆盖,又湿又重,使人无法呼吸。
白玉山早知有这一天,却不知这一天来的这样快,这样猝不及防。
眼前的小妖精三岁稚儿模样,不曾长成少年,还不曾让他看一看,沈珏青葱玉树的少年时期是个什么样子,他前生也不曾见过,想要看一看。
白玉山不知该如何开口,半天才缓缓地问:“那你想让我如何做呢?”
石头精凝望着他,脖子扬起,显得下颌尖尖,眼睛愈发大了。
“你不用做什么,这是我自己的事。
”
他冷静的过分,因而近乎残忍:
“只有我自己方能找到道理,与你无关。
”